都說在家里有孩子的情況下,很難讓生活做到自律。因為活潑好動、調皮搗蛋,本身就是孩子的天性。可事實上,孩子不自律并不是孩子的問題,大多數都是家長的問題。而對于一個自律的家庭來說,也一定會從小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
像本期帶來的這套案例,就是很多家庭的榜樣。即便家里有一個孩子,全屋還是做到井井有條。同時,溫馨舒適的氛圍,也從一進門開始,就讓人徹底得到了放松,真的太羨慕了。
本案坐標成都,面積126㎡,屋主一家三口,有一個可愛的女兒。也正因為這樣, 屋主十分重視空間的舒適性,以及每塊空間的松弛度。同時,還希望空間具有一定的互動屬性,從而更好的陪伴家人,讓生活畫面更加和諧。
原戶型為套四結構,整體也中規中矩,不過考慮到屋主用不到那麼多房間,所以在設計上,也對部分空間進行了調整。
結合屋主的需求,空間布局改造如下
1、玄關采用下沉式設計,讓入戶更有儀式感。
2、拆掉客廳旁邊的一間臥室,一部分面積納入主臥,一部分面積改成過道,提升客廳的使用率,以及松弛度。
3、南陽台融合辦公區,讓日常交流更加方便。
4、餐廳增加西廚區,滿足多元化烹飪需求。
原戶型進門就能看到室內全景,缺少回家的儀式感。因此,地面用微水泥做下沉式設計,一來可以降低水泥層的厚度,二來也形成了一塊完整的落塵區,繼而讓室內更加干凈。
為了讓微水泥與地磚材質過渡更加協調,內嵌一塊實木地板,也算是為空間增添了一抹溫潤與細膩的質感。
鞋柜以懸浮式的結構,設計在了入戶門一側,充分滿足了一家三口的收納需求。同時,旁邊的一塊木飾面處理,既與地面的實木地板形成了呼應,也起到了保護墻面的作用,規避在生活中,玄關墻面容易弄臟的尷尬。
玄關正對面就是廚房,作為入戶就能看到的一塊空間,整體以低飽和度的灰+白色為主,也算是營造出了干凈簡練的氣質。
為了充分利用空間,L型的櫥柜設計,再搭配上一組深度為30cm的邊柜,也有效補充了空間的收納。 而外面的生活陽台,則是作為家政區來使用的,繼而釋放了南陽台的面積。
進門右側就是餐廳,160cm長的實木餐桌,再搭配上亞克力材質的桌腿,不僅在視覺上營造出了飄浮感,也在現代與北歐間混搭出了自由舒適的居家氛圍感。
餐廳一側增加西廚區,對于喜愛烘焙的屋主來說,可以與孩子共同制作美食,繼而增加感情,讓生活更有趣味性。除此之外,內嵌式烤箱、蒸箱等設備的收納,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廚房的空間壓力。
在客廳為橫廳結構的情況下,為了創造出更多的功能變化,布局上也舍棄了常規的茶幾、電視柜,以節省下更多的活動面積。同時,模塊式的沙發選擇,也具有更多的形態變化,真正實現了自由與陪伴。
在客廳旁邊的房間取消之后,原有的陽台門洞,采用了一道矮墻隔斷,并在背面規劃出一塊辦公區。 這樣一來不會影響到空間的通透與互動性,二來也提升了辦公區的私密性。
轉角式的書桌設計,充分滿足了屋主的辦公需求,并可隨時與家人產生互動。而陽台的另一邊,則打造出了一個休閑植物角,為生活增添了樂趣。
主臥室在擴大之后,進門處增加了一個衣帽間區域。衣柜采用轉角設計,并做部分開放式處理,既方便了日常凈衣,又讓收納做到了整潔有序。
相較于客廳的明亮與通透,臥室則以低飽和度的灰色元素,烘托出了一個極為靜謐安寧的氛圍感,讓睡眠環境更加舒適、沉浸。
主衛以高級灰與黑色元素,與主臥室沉穩的空間氛圍形成了呼應,并且還彰顯出了高級的質感。空間布局這塊,則分別加入了浴缸和淋浴房,以應對不同的使用需求。
兒童房作為一塊可持續性的成長空間,通過藕粉色劃分空間比例,在保留下純真的同時,也不會顯得太過稚嫩。
本案就分享到這里,雖說空間設計上并沒有太多的改動,但卻巧妙呼應了松弛、舒適的空間主題。同時,也在整潔有序下,完全體現了屋主一家自律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