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一生都離不開女人。
事實上,他的身邊一直圍繞著那個年代最優秀的女人:舊日戀人林徽因、第二夫人陸小曼,還有紅顏知己凌淑華。
這三個女人原本沒有什麼交集,卻在徐志摩去世后,為了爭奪他的遺物鬧到老死不相往來。
這件遺物,便是裝有徐志摩日記文稿、以及情書的一只箱子,人稱「八寶箱」。
01
徐志摩的八寶箱,生前是寄存在凌淑華那里。這讓外界對他們的關系有了種種猜測。
凌淑華出生于北京的一個官宦世家,精通文學和繪畫。泰戈爾訪華時,凌叔華曾在私宅設家庭茶會歡迎泰戈爾。
正是在那段時間,凌淑華認識了已經富有名氣的詩人徐志摩。
凌淑華不僅有才,而且端莊優雅,令徐志摩一見傾心。他們認識短短半年,就互通了七八十封信,相當于兩天一封。
徐志摩一生中唯一一次為人作序,便是凌叔華的第一部小說《花之寺》。而他的第一本詩集《徐志摩的詩》出版扉頁上的題詞,也是出自凌叔華的手筆。
兩人關系如此密切,令外界猜測很大。作家劉紹唐甚至說:「僅有凌叔華本最有資格做徐志摩的妻子、徐家媳婦的。」
然而,他們誰都不承認戀人關系。
徐志摩曾在信中對凌淑華說:「我一輩子只想找一個有理想的通信員,最滿意最理想的出路是一個真能體會,真能容忍,而且真能融化的朋友。」
凌叔華後來也曾公開坦言:「說真話,我對徐志摩向來沒有動過感情,我的原因很簡單,我已計劃同陳西瀅結婚,陸小曼又是我的知己朋友。」
是的,當時陸小曼雖然已嫁為人婦,但凌淑華知道,陸小曼在偷偷和徐志摩發展「地下戀情」。
後來因為一件「拿錯信」的烏龍事件,這場地下戀情變得人盡皆知。
02
那一天,徐志摩同時收到凌淑華和陸小曼的來信。徐志摩的父親,以及陸小曼的丈夫王賡(也是徐志摩的好友),恰巧在那天來訪。
徐志摩知道父親很看好凌淑華,于是順手將她的信拿給父親看,一旁的王賡也好奇地湊過去看。
不一會兒,徐父的臉色越來越難看,王賡更是一臉鐵青。
徐志摩意識到不對勁,上前一看,突然大驚失色:糟糕!剛剛錯拿了陸小曼的信給父親看!
隨著這場地下戀情的曝光,徐志摩和陸小曼都背負了道德指責,一個奪友之妻,一個婚內出軌。
徐志摩為了躲避不堪的處境,決定去歐洲,臨行前特意將八寶箱交給最信任的朋友——凌叔華保管。
不久后,凌淑華要離開北平,便將箱子歸還。徐志摩將箱子放在了老家,但心里始終不放心。
等到凌淑華回到北平,徐志摩再次將八寶箱交給她保管。這次寄存時,箱子里多了幾樣東西。
首先,是陸小曼的兩本日記,寫于徐志摩去歐洲的那段期間,里面寫滿了陸小曼對徐志摩的綿綿愛意。
不過據凌淑華爆料,日記中有不少牽涉是非的地方,其中罵林徽因的最多。
眾所周知,徐志摩在康橋邂逅了林徽因,從此愛慕了她一生,林徽因卻不接受他。愛而不得,更是難忘。或許因為如此,才招來陸小曼的嫉恨。
此外,箱子里還新添了徐志摩寫于1925年和1926年間的兩本日記,以及他歐游期間寫給陸小曼的大量情書。
徐志摩在把這個八寶箱交給凌叔華時,曾玩笑說過:「如果我要是出現什麼意外,還請你用這些資料,給我寫本傳記。」
沒想到竟一語成讖。
03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因飛機失事而英年早逝,年僅34歲。
令人唏噓的是,就在徐志摩去世的前一天,陸小曼和他大吵了一架,憤怒中還打落了他的金絲眼鏡。徐志摩是摔門而去的。
當初,他們的底下戀情曝光后,任性的陸小曼干脆拿掉腹中骨肉,狠下心來跟王賡失婚。
徐志摩為了娶陸小曼,則不惜跟父母鬧翻,也得罪了不少好友。
他們付出了眾叛親離的代價,換回的婚姻卻沒有想象中那麼幸福。
風花雪月很快被現實的雞毛蒜皮掩蓋,他們不停爭吵,直到最后一次徐志摩摔門而去,第二天便生死兩隔。
噩耗傳來時,陸小曼悲痛欲絕。得知凌淑華將八寶箱交給了胡適,要為徐志摩作傳記,便寫信給胡適,殷切說道:
「他的信同日記我想由我編,還有他別的遺文等也盼你先給我看過再付印。我們的日記更盼不要隨便給人家看。千萬別忘。」
按理說,陸小曼是徐志摩的遺孀,要回八寶箱也在情理之中。然而她左等右等,始終等不來八寶箱,于是又給胡適寫信:
「叔華等因徐志摩的日記鬧得大家無趣,我因此很不放心我那一本。你為何老不帶回我,豈也有別種原因麼?」
陸小曼的擔心不無道理,因為在她之前,凌淑華和林徽因已經對八寶箱展開了一場爭奪。
04
林徽因也想得到八寶箱,主要是不想那本與自己有關的「康橋日記」公之于眾。
她給出的理由是:「有過一段不幸的曲折的舊歷史也沒有什麼可羞慚。我只是要讀讀那日記,給我是種滿足,好奇心滿足,回味這古怪的世事,紀念老朋友而已。」
為此,林徽因親自登門向凌淑華索取,卻吃了閉門羹。凌淑華借口說家里雜物太多,一時半會找不到她想要的日記。
林徽因不甘心,于是找了胡適幫忙。
凌淑華將八寶箱交給胡適的時候,囑咐他交給陸小曼,但胡適先給了林徽因。
但是,林徽因打開那本朝思暮想的「康橋日記」時,發現只有半本,而這半本日記正巧斷在徐志摩剛要遇到林徽因的前兩日。
向來溫文爾雅的林徽因,氣得失了風度,指責凌淑華:
「志摩常說:‘叔華這人小氣極了。’我總說:‘是麼?小心點吧,別得罪了她。’女人小氣雖常有事,像她這種有相當學問知名的人也該學點大方才好。」
同樣憤怒的還有陸小曼。作為徐志摩的遺孀,她是最有權力得到八寶箱的,但是她只得到了有關自己的兩本日記。
陸小曼在出版了一些信件之后,被人問及文稿的事情,她委屈地說道:
「其他日記倒還有幾本,可惜不在我處,別人不肯拿出來,我也沒有辦法,不然倒可以比這幾本精彩得多。」
陸小曼話里帶刺,她認為主要信件在林徽因和凌叔華那里,只是人家不愿意給她。
聽了這話,凌淑華也覺得委屈不已,她保存八寶箱,只是出于對好友的承諾,沒想到會鬧出這麼多事端,被林徽因指責,也被陸小曼埋怨。
凌淑華不想鬧出更多難堪的事,只能咽下委屈:「算了,只當我流年不利罷了!」
八寶箱牽扯的人物太多,凌叔華晚年回憶說,那些日記里有許多知名人物不可談及的往事,如果流露出去,對尚且還在世上的人影響不好。
至于那些「不能流露」的部分,究竟在誰手中,後來又去了哪里,成了文壇上的一個永遠的謎。
因為「八寶箱」事件,林徽因、陸小曼和凌淑華從此老死不相往來。
晚年的凌淑華,提起林徽因時這麼說:「可惜因為人長得漂亮又能說話,被男朋友們給寵得很難再進步。」
到了晚年還用略帶貶義的口吻評論林徽因,可見凌淑華對「八寶箱」事件終未釋懷。
徐志摩的八寶箱至今仍是一樁理不清的荒唐案子,3位當事人也沒少受輿論的壓力。
凌淑華的爭,是為了保護已故好友的遺物,于情于理;
陸小曼的爭,是捍衛自己作為遺孀的權力,同樣合情合理;
林徽因的爭,是不想自己和徐志摩的「康橋往事」曝光,合情但不合理,畢竟她是沒有什麼名分來爭奪遺物的。
話說回來,徐志摩生前與這3位才貌雙全的女子糾纏不清,沒想到去世后,仍能掀起她們之間的「戰爭」,也是世間一樁奇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