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母親去世之時,風水先生指著一塊地說:「這是風水寶地,子孫多出貴人」,走出百步他又指一塊地說:「這塊是絕戶地,人葬此處,將斷子絕孫」。未料范仲淹說:「就選這絕戶地吧。」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雖然身為文學家,但是另一種身份的他卻也能做到清廉處事,切身處地的為老百姓所想,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他的母親的教誨。
范仲淹其實原本出生在一個富饒地主之家,只不過由于他父親英年早逝,年僅兩歲的范仲淹只得跟隨母親下嫁到朱文翰的家中。
自此,他也過上了節衣縮食的生活。小時候的范仲淹因為念不起書,讀書認字都只能跟著母親用木棍在土地上比劃學習。
但勤奮好學的范仲淹并未自怨自艾,反倒是很快就獲得了慧通大師的賞識,由其教誨。而后更是以23歲的年紀,中了進士。
當官后的范仲淹想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如何享受生活,沉迷于酒池肉林,反倒是首先將自己的生母接到了府上好生照顧起來,為其盡孝。可以說,在范仲淹母親晚年的那些日子里,簡直可以稱之為天底下最幸福的母親。
十年后,范仲淹的母親走到了臨終那一刻。
死前,她對著孩子說道:「兒啊,為娘這一生有你這個孩子,實在是大幸,如今也是死而無憾了。」說罷,她便合上了眼,范仲淹痛哭著喊了一聲,抱著母親的身體,回想起曾幾何時母親教自己讀書寫字的時光,心里就十分難過。
為了給母親尋一處好風水,他破天荒的花錢找來了一位風水大師。
只見這位風水大師仙氣飄飄,留著長髯,他帶著范仲淹來到了一處深山,指著兩塊地說道:「此處是風水寶地,子孫滿堂,各個非等閑之輩。」
范仲淹不解,問說:「另一處呢?」
「那處是絕戶地,斷子絕孫。」
隨行的人都以為范仲淹肯定會選擇風水寶地,但令世人都沒有想到的是,范仲淹卻做出了一個令人吃驚的決定,「那便將我母親葬在這絕戶地吧。」
「大人,這是為何?」身旁的下人們連忙攔住了范仲淹,頗為不解。
范仲淹哈哈大笑的向他們解釋說道:「這絕戶地如果吾不用,那是不是就要有貧苦的老百姓用來安葬親人,可若是好地都被這些達官貴人搶走了,那麼對于老百姓來說,是不是又太不公平了呢?」
范仲淹用自己的切實行動來證明了什麼為先天下之憂而憂,他的此舉也引來了所有人的景仰。
而後來,范仲淹也并未斷子絕孫,反倒是生出了四個兒子,不僅如此,他的二兒子更是當上了宰相,可謂是光宗耀祖。
而為官一生的范仲淹所做之事遠超于此,他想起自己兒時的經歷,于是便在當地修建了一所學校。
凡是入不敷出的窮苦百姓,均可將孩子送到這所學校里免費就讀,後來他的這所學校竟足足培養出400多個進士,80多位狀元,堪稱為北宋第一校。
而從中我們也可見范仲淹的一生是何等的光彩華麗。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