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惜才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典型事件就是對關羽的愛惜。關羽過五關斬六將要回去尋劉備,剛離都,曹操帶著一眾人追趕關羽來送行,因此有了挑袍贈金的故事發生。曹操這麼喜愛關羽的原因是因為曹操想借著尊重忠義的人形象來樹立起忠義的榜樣,希望別人也都如此忠誠于他。可見曹操頗為看重忠義廉孝之士。也正因為如此,這也成為了曹操不喜歡自己的手下將領朱靈的原因!
朱靈可能大多數人并不熟悉,他在《三國演義》中的露面次數較少,但是他也是員大將之才,曾是袁紹屬下,后投奔曹操,按理說應該得到曹操器重才是,但是因為一件事情,讓曹操不僅不喜歡他,反而很厭惡他,朱靈在曹操手下不僅沒有得到發展反而被曹操派人繳了自己的兵權,成為了于禁的手下小跟班。
那究竟是件什麼樣的事情會讓曹操如此看輕朱靈呢?那就是朱靈在奉命攻打鄃城時,遇到的對手是公孫瓚,公孫瓚就計把當時還住在城里的朱靈母親和家人捉來,并綁在城樓上,想以此來威脅朱靈罷手。誰知道弄巧成拙,公孫瓚的算計不僅沒有得成,反而換來朱靈更加全力攻城。最后,雖然朱靈抓住了叛軍,攻下了城池,但是全家也被叛軍殺害。
這次事件后,雖然算是朱靈的勝利,但是在曹操眼里,朱靈竟然能罔顧自己母親和家人的性命不顧,雖勝無榮,并聲稱:不孝之人必為不忠之人。因此對朱靈相當鄙夷,朱靈也落得個小跟班的下場。一生落魄無名。
由此可見雖然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塑造成了奸雄的形象,挾天子以令諸侯,野心昭昭,但是他也被稱為治世能臣,打敗了呂布、袁氏兄弟、馬騰,一心想平定亂世,讓天下歸同。所以每個人都有多面性,評判一個人要全面而定。
雖然曹操有野心,但是也能稱得上是一代梟雄,連他的死對頭,劉備也很敬佩的一個人。反觀朱靈,雖然也有一腔抱負,以國家安危為重,但是對家人性命置之不理,這放在曹操嚴重就等同于未來會對君主不忠之臣,所以即使他作戰再功績顯赫,這樣的人對于曹操來說都是不能用的,沒有把他處置已經算不錯的了。又這麼能和義薄云天的忠義之士關羽來相提并論呢?所以朱靈跟了曹操落得個小跟班的命運也是一種必然的結果!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