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如此「摳門」的人,為何在紐約會有著高檔公寓呢?
主人公叫Kate Hashimoto,在當地因其「吝嗇」已經被很多人熟知。然而,誰又能想到, 這位被視為吝嗇的女性,實際上卻是一位坐擁百萬年薪的高級白領,在紐約的富人區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
凱特在高中時成績優異,獲得了前往美國留學的機會。凱特學的是工商管理專業,畢業后,凱特為了尋找更大的發展空間,決定留在紐約工作。
然而,生活中總是充滿了不可預見的變數。凱特剛剛工作不久,美國爆發了一場金融危機,凱特所在的公司也未能幸免。失去工作的凱特,生活陷入了困境。
當時,凱特剛剛畢業不久,手頭并沒有多少積蓄。在紐約這個快節奏的都市中,衣食住行的開銷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盡管面臨困難,凱特并沒有放棄在美國尋求工作的機會。然而,金融危機導致很多公司經營陷入困境,凱特花費了很長時間都沒有找到滿意的工作。 眼看著積蓄逐漸減少,凱特越來越著急,每天省吃儉用。
為了應對生活的花銷,凱特將一日三餐減少為兩餐,甚至是一餐。除去房子的租金之外,凱特將自己每月的開銷限制在了一百美元之內。
也正是這段時間的經歷,讓凱特養成了「摳門」的習慣。凱特認為「能不花錢就不花錢」將摳門貫徹到底。
後來凱特終于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并且一路晉升。雖然凱特越賺越多,但是她依舊十分「吝嗇」。每個月將自己的額度提升到了200美元。
在凱特的努力下,僅僅用一年的時間就在紐約有了屬于自己的高檔公寓。
每天早上,凱特為了省錢,連一美元一位的公交都舍不得乘坐。
凱特總是早早地起床,步行上班。為了能限制自己的花銷,凱特不會隨身攜帶錢包。只是將在路邊撿來的硬幣放入自己的口袋中,以備不時之需。
每天早上,凱特都會在公司附近的商販那里搞定早餐 。僅僅一美元的肉串,凱特也要和老闆砍價還價。只有當價格符合凱特心中的預期后,凱特才會為自己買上一串。
凱特所在的公司為員工們配備了飲水設備,其他員工在用完一次性水杯后通常會將其丟棄。然而,凱特并不會這麼做,在凱特眼里,這些一次性水杯是可以循環使用的資源。
凱特喝完水后,會將自己用過的一次性水杯,放入自己的包中帶回家重復利用。
有時老闆會為大家買一些飲料,卡特喝完后會在公司將飲料瓶子刷洗干凈,然后接滿一瓶飲用水以供自己回家飲用。
下班后,凱特依舊是步行回家。每當遇到垃圾桶時, 凱特便會停下腳步在垃圾桶中翻找著對自己有用的東西。當看到有適合自己的衣服和鞋子時,凱特會毫不猶豫地將它們帶回家中。
起初,周圍的鄰居對凱特的行為感到好奇和不解。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開始逐漸理解并習慣了凱特的生活方式。
有時,鄰居們會把一些破舊的傢俱或物品放在凱特家門口,供凱特選擇。
許多人對凱特的生活態度表示疑惑:「既然你已經賺了很多錢,為什麼要對自己如此摳門呢?」
凱特只是微笑著回答:「許多事情并不需要花錢就可以解決,為什麼非要花錢呢?」
凱特的家里擺滿了她從垃圾堆里撿來的各種各樣的「寶貝」,掉了漆的椅子、坑坑洼洼的桌子,在桌子上擺滿了凱特從公司帶回來的飲料瓶子和一次性杯子。
凱特表示:「這些一次性杯子可以沖洗一下,供家里的客人重復使用。」
凱特的公寓坐落在紐約市的核心區域,這里原有的洗碗機、煤氣灶、洗衣機等日常設備一應俱全。然而,以「節約」為信條的凱特,如何愿意將每月的電費浪費在這些設施上呢?
洗碗機變成了凱特的收納柜,將撿來的鍋碗瓢盆都放在了里面。凱特停用了家中的煤氣,煤氣灶也就從此成為了一種擺設。
洗衣機凱特也從未使用過,凱特洗澡時會順便洗一下衣服。 凱特將待洗的衣服放入浴缸中,借著自己的洗澡水來清洗衣服。
「摳門」的凱特自然不會特意花錢去買洗衣液, 她的洗衣液都是廠家做活動時免費贈送的樣品。洗完衣服后,凱特手動將衣服擰干,然后用撿來的衣架掛在窗戶前自然風干。
當凱特被問到為什麼不用洗衣機洗衣服時,凱特回答:「衣機的用電量很大,同時它對衣物的損傷也很大。有些原本可以穿幾年的衣物,經過洗衣機洗滌后,可能只能再穿一兩年就會損壞。」
不僅如此,凱特在洗衣服前,會將一部分洗澡水倒入她撿來的桶內,然后用這個桶中的水來拖地。
在凱特的衛生間內,看不到紙抽和卷紙的蹤跡。 在馬桶上擺放著一張破爛不堪的棉質濕廁紙,還有一個拇指大小的肥皂和一個裝滿水的瓶子。這些就是凱特解決大小便所用到的工具。
凱特小便過后,會瓶子簡單地沖洗。大便后會先沖洗一下,然后再用肥皂清洗,最后用濕廁紙擦干,然后再將濕廁紙沖洗一下,供下次繼續使用。
凱特家里有兩個臥室,次臥中的「床」是凱特在公司附近的一所的垃圾箱中撿到的一個破舊的沙發,凱特用撿來的比較干凈的黑色塑料墊當做「床單」。這個床是招待客人用的。
凱特自己臥室中的「床」更為簡單,兩個瑜伽墊疊在地板上就成了一個「床」。當然,這兩個瑜伽墊也是凱特從垃圾箱里撿來的。
「我不理解那些人為什麼要花那麼多錢去購買傢俱,像我這樣做,完全可以省下很多錢啊!」
在凱特「床邊」的一個紙箱里擺滿了各種各樣「免費」的物品:牙刷、牙膏、剃須刀、衣架…
一些商家為了提高銷量,會在網上提供免費的商品。「摳門」的凱特怎麼能錯過這種機會,只要看到免費的商品,凱特就會下單郵寄到家中,不管自己是否需要,只要是免費的,凱特便來者不拒。
此外凱特還十分關注超市里的活動促銷,有的活動中會免費提供樣品。凱特便會搭乘超市的免費班車前去領樣品。
凱特也非常關注超市的促銷活動,有些活動會免費提供樣品。她會搭乘超市的免費班車去領取樣品。
就連她日常做飯所用的小功率電磁爐,也是她攢了好久的兌換券換來的。 凱特秉持著「能省則省」的原則,盡可能地節省生活中的每一分錢。
凱特家有衣柜有鞋架,這些也是凱特撿來的。但衣架里面卻沒有幾件衣服,鞋架上更是空空如也。
凱特為了「省錢」,已經二十多年沒有穿過內衣了。在家里穿的睡衣已經破爛不堪了,上面有很多孔洞。
凱特表示:「這件衣服我已經穿了十幾年了,只是破洞而已,還可以繼續穿!」
凱特的內褲還是九十年代從日本帶來的,已經變得十分寬松沒有了彈力。凱特用夾子夾住內褲才能勉強防止內褲掉下來。
「當年這條內褲花了我十幾美元呢!這條內褲只是寬松了,還沒有壞,我認為還可以穿很久,就一直沒有買過新的內褲。」
平日上班時凱特會穿的比較得體一些。衣服和裙子是凱特幾年前從二手市場里換來的。
凱特的鞋子和襪子則是在垃圾箱中翻到的。 白色的棉襪已經被凱特穿的泛黃脫絲,但是凱特依舊舍不得丟掉。
凱特從來沒買過化妝品,也從來沒用過化妝品。凱特認為: 「化妝又要浪費一筆錢,我為什麼要花錢買化妝品?」
凱特已經接近八年沒有買過新衣服了。在街上,遇到打折的服裝店鋪凱特也會去里面碰碰運氣。遇到好看的衣服,凱特會向老闆詢問價格然后對半砍價。
一件僅僅10美元的特價衣服,凱特也會砍價。然后在自己的包里翻找半天摳出幾枚硬幣,對老闆表示自己只有這些錢。老闆看到凱特的情況會將衣服直接拿走,然后將凱特趕出店內。
「五美元的衣服我已經覺得夠奢侈了,老闆竟然還不知足。」
從折扣店出來后,凱特便會來到二手交易市場,用自己從垃圾箱中撿來的用不到的東西來換取自己所需要的衣服和物品。
看到人們花錢去理發店剪頭,凱特很是不解:「自己也可以剪頭啊,為什麼要花錢去理發店呢?」
為了省錢,凱特自己撿了短髮,剪頭用的剪子還是凱特從公司里帶回來的。 凱特不在乎自己的外表,不想把錢浪費在「臭美」上。
在凱特的生活中,飲食占據了一個重要的部分。凱特的飲食習慣非常簡單,主要依賴于垃圾桶中的過期食品和快餐。
凱特的冰箱里擺滿了各種從垃圾桶中撿來的食品:過期的牛奶、面包、餅干等。雖然這些食品已經過期,但凱特依舊會吃掉這些食物。
「都說不能吃過期和變質的食品,但我已經吃了十幾年了,也沒出什麼意外。」
在家中來客人時,凱特會為晚餐準備得稍微「豐盛」一些。
她會特意前往美食街,但目的并非為了購買食物,而是在那里的垃圾桶中尋找「好東西」。 凱特會在一個又一個垃圾桶中翻找招待客人的食物。
運氣好的話,凱特會遇到剛剛過期,但是還沒有變質的包裝完好的食物。如果遇到別人只吃了一口的食物,凱特也會將其放入自己準備的包中。 在美食街的垃圾桶中,沒一會兒凱特便找到足夠的晚餐菜肴。
晚餐準備好了,飯后甜點和水果自然也不能少。凱特會來到蛋糕店和水果店門前,繼續翻找垃圾桶,尋找那些看起來相對完整的蛋糕和略微壞掉的水果。
回到家中,凱特便將收集來的晚餐一同放進鍋內,在小功率的電磁爐上加熱。然后將牙印部分切除。與客人共享。雖然客人們可能覺得難以下咽,但凱特卻大口地吃著。
凱特不會主動邀請別人吃飯,即便是AA凱特也不會去。當別人請客時,凱特會將吃剩的菜品全部打包帶回家。
在凱特心里認為「只有錢才能給凱特帶來足夠的安全感。」雖然凱特會遭受到異樣的眼光,但凱特卻毫不在意。
雖然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但因為省錢對自己如此刻薄真的值得嗎?大家對凱特的「扣」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