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0月8日,在新西蘭的一座小島上,發生了一起震驚世人的悲劇,天才詩人顧城在家門口的一棵大樹上自縊而亡,他的妻子謝燁則倒在了不遠處的一片血泊之中。
「顧城殺妻后上吊自盡」的報道,一時間鋪天蓋地,大家對此議論紛紛,這對曾經令無數人艷羨的神仙眷侶,為什麼會以如此悲劇的方式收場呢?
這個被譽為童話詩人,擁有孩子般純真心靈的顧城,到底在這座小島上經歷了什麼,讓他變成了一個殘暴的殺妻兇手呢?
我想畫下早晨
畫下露水
所能看見的微笑
畫下所有最年輕的
沒有痛苦的愛情
——顧城《我是一個人性的孩子》
-1-
顧城出生于一個詩人之家,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長大后顧城憑借著那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而一舉成名,成為了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
由于顧城的詩空靈純凈,意境優美,被稱為以一顆童心看世界的「童話詩人」,同時也被譽為當代「唯靈浪漫主義」詩人。
1979年,23歲的顧城在上海開往北京的列車上,邂逅了21歲的謝燁。謝燁青春靚麗,熱愛文學,當她得知眼前這個英俊的男青年,竟然是大名鼎鼎的詩人顧城時,心中滿是興奮和崇拜。
一路上,兩人有說有笑,一起暢談詩歌,憧憬人生,似乎有著說不完的話題。顧城對單純美麗,充滿靈性的謝燁一見傾心,認定了她就是自己所要追尋的靈魂伴侶。臨別前,顧城還主動提出交換兩人的住址。
從那天開始,顧城便用一封封熾熱的情書,不停地撩動著謝燁的心。
「我拿出畫畫的筆,畫了老人和孩子、一對夫婦、坐在我對面滿臉晦氣的化工廠青年。我畫了你身邊每一個人,但卻沒有畫你。我覺得你亮得耀眼,使我的目光無法停留。」
火車走著,進入早晨,太陽在海河上明晃晃升起來,我好象驚醒了,我站著,我知道此刻正在失去,再過一會兒你將成為永生的幻覺。
我手一觸到你的信就失去了控制,我被溫暖的霧的音響包圍,世界像大教堂一 樣在遠處發出回聲,你漂浮著,有些近了。
顧城唯美而熾熱的文字,足以打動任何一個不經世事,又愛好文學的少女,謝燁又如何能抵抗得住英俊詩人的浪漫情話呢,她很快淪陷了,與顧城墜入了愛河。
他們的戀情遭到了謝燁父母的強烈反對,在父母眼中,顧城沒有固定工作,為人不成熟,又十分情緒化,甚至有些神經質,根本沒辦法給女兒帶來幸福。
但此時的謝燁已經被愛情弄得耳聾眼迷,哪還聽得進父母的話,她寧愿與父母鬧掰,也堅持要跟顧城在一起。
在春天
你把手帕輕揮
是讓我遠去
還是馬上返回?
不,什麼都不是
什麼也不因為
就象水中的落花
就象花上的露水……
——顧城《別》
-2-
幾年后,兩人終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生活雖然有些清貧,但兩個人卻是有情飲水飽,每天過得如膠似漆,成為了令人艷羨的神仙眷侶。大家都笑他們倆像連體嬰一樣,每天都膩在一起。
謝燁主動包攬了所有的家務,做好顧城的賢內助,讓他可以安心搞創作。隨著顧城的名氣越來越大,兩個人的日子也逐漸好了起來,他們以為一輩子都可以這樣幸福下去。卻沒想到英兒的出現,徹底終結了他們的幸福生活。
婚后第三年,顧城受邀參加一個詩歌研討會,他帶著妻子謝燁一同前往,就在那里他認識了一個叫英兒的姑娘。英兒是北大中文系的學生,青春活潑,對詩歌充滿了熱愛。顧城在當時已經是遠近聞名的大才子,英兒第一次見到他,就被他出眾的才華所傾倒,無法自拔地愛上了他。
從那天以后,英兒經常出入顧城的家中,時間一長,其他朋友都看出了她對顧城不同尋常的感情。
後來,顧城要帶著妻子謝燁前往新西蘭大學任教。沒想到臨行前,英兒看著心上人即將遠去,她再也控制不了自己內心的想法,向顧城吐露了她深藏已久的愛慕之情。
顧城聽到后覺得十分震驚,甚至不知道該如何反應。妻子謝燁當時也在,但她只是坐在昏暗的燈光下,淡定自若地翻看著書。可能是她認為英兒的這番表白,不過是少女內心的崇拜罷了。何況他們即將去新西蘭,以后與英兒應該也不會有什麼交集。
-3-
顧城夫婦到了新西蘭沒多久,就發現了一座人跡罕至的小島,顧城便同謝燁商量,在小島上買塊地,過隱居的生活,這里將會是他們兩人的世外桃源。
謝燁同意了顧城的想法,兩人在小島上過起了隱居生活,顧城還給這個小島取名「激流島」,寄托著他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一切的開始,都是萬般美好,島上不同于大城市的喧囂,環境清幽,人跡罕至,生活得十分清凈,兩人也沉浸在打造世外桃源的美好之中。
他們在島上耕種、養雞、打獵,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但顧城不愿意學英文,也不喜歡干活,謝燁不但要負責與外界的聯系,還包攬了大部分的體力活。
在這里吃穿用度全要靠體力獲取,謝燁為了養家糊口,養了100多雞,靠著賣雞蛋、賣春卷的方式,維持兩個人的生活。這讓顧城在小島上徹底活成了一個除了創作,什麼也不會做的巨嬰。
盡管顧城享受著妻子對自己毫無保留的愛,和無微不至的照顧,但和愛慕自己的英兒一直保持著書信聯系,言語間充滿了曖昧的氣息,他還想把英兒接到激流島一起生活。
此時的謝燁,光是每天的勞作已經讓她疲憊不堪了,現在丈夫居然還想把別的女人接過來,有考慮她的感受嗎?于是兩人為此爆發了一次又一次的爭吵。
但謝燁太愛顧城了,因為不想失去他,最終也只能妥協,畢竟這些年來她一直把他當成了自己的整個世界,一直圍繞著他在轉。
顧城見妻子同意了,便自顧自地開心著,完全沒留意到謝燁的心正在不停地滴血。他還在為英兒的到來,感到歡欣雀躍,他女兒國的夢想終于要實現了。
就這樣顧城與妻子、情人在激流島上,開始過起了三人行的荒唐日子。顧城一邊感受著英兒對自己熱烈的崇拜和熾熱的愛情,一邊又享受著謝燁在生活上對自己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
後來,謝燁為顧城生下兒子小木耳,她以為顧城會像其他男人那樣,有了孩子以后就會慢慢成熟起來,擔負起自己的責任。結果顧城依舊是那個任性妄為的孩子,為了不讓小木耳影響自己女兒國的夢想,他不顧謝燁的感受,狠心地把小木耳送人了。
年輕的英兒在激流島沒過幾年,就厭倦了這里貧窮、枯燥的生活,她趁著顧城與謝燁外出,卷走了家中所有值錢的東西,嫁給一個外國老頭,去了美國。
我的心,
是一座城,
一座最小的城。
沒有雜亂的市場,
沒有眾多的居民,
冷冷清清,
冷冷清清。
只有一片落葉,
只有一簇花叢,
還偷偷掩藏著——
兒時的深情……
——顧城《我是一座小城》
-5-
英兒的逃走,讓顧城的「女兒國」夢碎,他變得暴躁起來,把這一切都歸咎在謝燁身上,還經常打罵她來發泄情緒。謝燁只能引導顧城將他與英兒的故事寫出來,把情緒宣泄出來就好。于是顧城就創作小說《英兒》。
謝燁在這個小說里,看到深愛的丈夫,竟然心里都是對英兒的愛和不舍,這讓她痛徹心扉,這次她徹底死心了,想離開這個讓她傷心夢碎的激流島,于是向顧城提出了失婚。
顧城聽說謝燁要離開自己,一時間不知所措。他一直以為謝燁和他是一體的,可以原諒他所有的過錯,包容他所有的不好,從來不曾想過,有一天,謝燁會離開自己。
他也終于意識到自己這幾年的行為有多荒唐,讓謝燁承受了多少委屈。他不要女兒國了,不要什麼英兒,他只想跟謝燁像當年在國內那樣過著如膠似漆的幸福生活。
他流著眼淚,不停地向謝燁認錯,但謝燁只說了句「一切都太晚了」!顧城這才意識到,自己真的永遠失去了她!
當顧城看著謝燁頭也不回的離開時,他徹底絕望了,拿著一把斧頭向她揮舞了過去,謝燁就這樣死在了她曾視為生命的丈夫手中。
顧城卻一直反復地念叨著:「死了,就不會走了」,他跌跌撞撞地回到房間寫下遺書后,就在家門口的大樹上上吊自盡了。
他在遺書中,留給兒子小木耳最后的一句話是:「三木,我只有死了。愿你別太像我。」 這句話,或許是他最后的醒悟。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顧城《一代人》
結語:
顧城與謝燁這對曾經人人稱羨的神仙眷侶,竟然以這樣一種「觸目驚心」的方式,與這個世界告別了。而英兒,卻把自己和顧城之間的荒唐故事,寫成了書,賺了不少錢。顧城這一場荒唐的「女兒國「夢想,最終只留下了一出曠世悲劇。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