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做官要廉明正直,可是在糊涂污濁的年代,也會有奸臣當官卻暗中作惡。白天在衙門里批閱折子辦公,晚上卻變身為盜賊去采花大盜,真是令人難以置信。那麼林則徐又是如何識破這個奸官的真面目,將他繩之以法的呢?
當日福建漳州府龍溪縣,不知從何時開始,這個安寧的小縣城里開始頻繁發生盜竊事件。富戶失竊、平民被搶、婦女遭綁架,甚至還出現了兇殺案,讓原本祥和的小城瞬時沸騰,百姓們活在了惶恐不安中。
這日,巨富郭太史面色陰沉地來到了龍溪縣衙門,他有段時間家中被盜竊搶掠了好幾次,財物損失頗大,還有幾個丫鬟失蹤。更讓他火冒三丈的是,就在昨晚,那變態的采花大盜又來過,居然還碰了他家的丫鬟劉蕙。這已經超出了他的底線。
郭太史氣勢洶洶地踏入知縣蘇希東的廳堂,連寒暄都沒有就開門見山道:「蘇知縣,我家這些日子被盜搶了好幾次,你還不快點抓人!」
蘇希東面露難色,擺手讓郭太史坐下說話。他細細安撫郭太史的情緒,表示會全力以赴破案。
「您放心,我派了好幾批捕快在全縣范圍內挨家挨戶排查,這案子遲早破!」
郭太史哼了一聲,言語中充滿不屑:「你還說?我家被盜你知不知道?就你這破案效率,我看連雞毛蒜皮的小偷都抓不住!」
蘇希東面皮發熱,郭太史這話說的也不無道理。案發一個月有余,他派出的捕快還真沒有抓到什麼有用的線索。
郭太史見蘇希東支支吾吾,更是氣不打一處來。他重重拍了一下桌子,咆哮道:「蘇知縣,你還是人嗎?連本城發生的案子都辦不了,你還配當知縣嗎?別逼我上報巡撫啊!」
蘇希東連忙擺手哈腰,哄著郭太史離開了衙門。郭太史這老狐貍,他是知道惹不起的。只怪自己運氣不濟,才被這樁案子難住了。
其實,蘇希東本就是個務虛的人,平日里沉迷花柳,對公事不太上心。好在龍溪縣向來太平,他混日子過得也算逍遙。誰知這個月忽然如此多起搶掠案,攪得他日子不得安生。
為了破案,他派出了兩批捕快在全縣嚴查,但一個月過去了,連采花大盜的影子都沒見著,這讓他傻眼了。難不成龍溪縣真的出現妖怪作祟?
郭太史的怒火終于引起了上級官員的重視。福建漳州府巡撫張師誠得知此事后甚是惱火,他隨即向漳州知府李棟發出急令,命令其再次徹查此案,并在月內破案。
張巡撫向來以清正廉明著稱,百姓們對他都推崇備至。一聽巡撫親自出手,蘇希東暗自松了口氣,希望李知府能盡快破案,免得他被撤職查辦。
一個月后,蘇希東苦苦等待的結果卻并不盡如人意——李知府派出的捕快同樣毫無進展。
「這案子實在太詭異!我們已經把全縣都翻了個底朝天,連個疑點都沒有找著。」李知府的語氣中透著焦慮和疲憊。
蘇希東倒吸一口涼氣,心中暗叫不好。上頭的壓力越來越大,自己的官職恐怕也難保了。正愁眉不展之時,他忽然想起,巡撫張師誠可以求助!
兩人不僅是老友,而且張巡撫新收的幕僚林則徐,不是有神探之稱嗎?或許可以請他出出主意。
林則徐,一個才華橫溢的青年才俊。他十四歲高中秀才,十九歲入幕府,深得巡撫賞識。許多復雜難案都由他破解,頗有神通廣大之勢。更難得的是,他處理案件一貫秉公無私,從不結黨營私。正是這樣的新秀,給朝中敗壞的政治氣氛帶來一絲清流。
于是,在張巡撫的邀請下,蘇希東前去巡撫衙門訴說此案的紕漏百出。
「實不相瞞,屬下已命捕快翻查全縣,卻毫無收獲。」蘇希東面帶難色。
「此案當真令人困惑。」張巡撫輕撫胡須,皺眉思索。「則徐,你可有什麼高見?」
「屬下暫時還沒有頭緒。」林則徐老實地回答,「不知蘇知縣可否再次詳述案情?」蘇希東重述了案發經過和調查情況。林則徐聽得入神,時不時詢問幾個細節。「屬下初步推測,兇手極有可能就藏匿在官府之中。」林則徐眼光灼灼。「你的意思是,作案之人是我們自己人?」張巡撫和蘇希東都大吃一驚。
「正是。」林則徐繼續分析,「蘇知縣已經查遍全縣卻無果,若罪犯在外,怎會毫無蛛絲馬跡?唯一合理解釋就是罪犯就近藏匿,躲避檢查。而能做到這點,最有可能的就是官府內部人士。」
張巡撫和蘇希東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疑。一個白日在衙門辦公,晚上卻披掛猖獗的奸官,實在令人不敢想象。但細究來看,林則徐的推理也并非毫無道理。「既有了方向,我們就可以設法引蛇出洞了。」林則徐隨即提出了一個詳細的計策......
經過 layers 的討論,他們決定先放出假情報——稱已掌握了采花大盜的蹤跡,這幾日必將抓捕歸案。
「放出這個消息,我猜兇手一定會晚上再出來作案,屆時我們埋伏人手即可將他抓獲。」林則徐眼中盡是篤定。
「好!」張師誠十分認同這個計策,「就此定了,我立刻通知李知府全力配合。」
于是,蘇希東回到長溪,假意傳喚李知府前來查看案情進展,同時命兩名心腹捕快死守衙門四周,密切注意官員的一舉一動。
這一晚,衙門后出現了一個黑影。捕快立刻認出是李知府,只見他神神秘秘地換上黑衣,從墻頭翻了出來。
「揪住他!」兩名捕快喝道。
黑衣人似乎早有準備,身手疾快,竟在混戰中躍墻逃脫。不過他離開時的方向十分可疑,似乎是往李棟府邸去了。
第二天一早,捕快們就將此事稟報給了蘇希東。蘇知縣震驚之余,也明白此時再無片刻遲疑,立即上呈巡撫張師誠。
「就是李棟這個奸臣!」張師誠一拍桌子,「林則徐果然料事如神!」
「屬下恭喜巡撫破案!」林則徐趕忙謙遜地說。
「我們還需最后一擊將他擒拿歸案。」張師誠眼神堅定,「我再傳李棟來衙門,到時你們直接控制住他,我親自審問!」
第二天,果然功德圓滿。眾人圍堵之下,李棟無法脫身。最關鍵的證據是,他頭上居然包著傷口,與黑衣人受傷的位置竟然一致!
「天理昭昭,你還有什麼可狡辯的?」張師誠義正辭嚴。
「屬下知罪!」奸臣已無路可逃,只得痛哭認罪。
原來,這個奸官李棟過去原是海盜,后通過權貴關系進了仕途,居然混到知府的位子。白天在衙門批閱文書辦公,晚上則暗戴面具幻裝打扮,去采花大盜。
正是這個兩面三刀的奸臣,才導致縣城頻發搶案!一切真相大白之后,百姓們無不叫好。如果沒有林則徐的神機妙算,只怕這個禍國殃民的奸佞還要為害更長時間。
林則徐憑借這次破案,聲名鵲起。日后他在虎門銷煙中更是以鋼鐵般的意志力震驚中外,使大英帝國低頭,為中國贏得尊嚴。但這些都是后話了。
我們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到,奸臣如果不除,就會禍國殃民。好在總有正義之士挺身而出,用智慧和勇氣捍衛善良百姓。今人只消挺直腰桿,行正道,保公德,則奸佞自遠,國泰民安指日可待。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