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逐顏開的女孩、軍容嚴整的衛隊、熱火朝天的龍舟賽、環境優雅的豪華居室……一張張晚清老照片,記錄了100多年前的人物形象和生活片段,能讓后人體認歷史的溫度。
李鴻章的衛隊。
這支衛隊共有官兵20余人,胸前寫著「肅毅衛隊」四字。看他們的著裝,很可能隸屬于武衛軍(甲午戰后編練的拱衛京畿的部隊)。1864年太平天國覆滅后,李鴻章因軍功卓著被朝廷封為一等肅毅伯,因此他的貼身護衛被稱為「肅毅衛隊」。這些人的軍容風貌還算不錯。
端午劃龍舟。
這張照片捕捉到端午節的重頭戲——龍舟出游的熱鬧場面,實屬難得。自唐宋以來,常有關于龍舟賽的繪畫作品問世,到了晚清,攝影師黎芳則用當時新興的攝影術來記錄這一重要文化節慶。
廣州豪華居室。
這間寬敞的居室屬于某個豪宅的一部分,可能是主人休閑、會客的地方。桌椅、床榻、門窗全部以實木打制,處處充滿匠心。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居住在這樣的優雅環境里肯定很舒適,能給人帶來心曠神怡的感受。
兩個清朝官員互相行禮。
在某個接待外賓的場合,兩個清朝官員相見之后互相行禮,那個留山羊胡的老頭眉開眼笑,頗為有趣。他倆的品級應該差不多,否則的話,就是一方向另一方行磕頭禮了。
留大辮子的男子。
一名男子穿著長衫,因視力不佳,手持木棍,試探著前行。當然,這一幕是在照相館內擺拍的。他的大辮子又粗又長,長度達到膝蓋以下,特別引人注目。根據相關記載,這麼長的辮子打理起來非常費勁,一般情況下十天半月才梳洗一次,所以常常散發出難聞的味道。
男子坐像。
面對鏡頭,笑容和姿態都很自然,好像經常拍照的人一樣。他很謙虛,沒有把大辮子擺到前面。
笑逐顏開的女孩。
她笑得很燦爛,很幸福,100多年后仍然有強烈的感染力。讓人感動欣慰的是,她沒有「三寸金蓮」,沒有被纏足摧殘,身體看上去比較健康,這也許正是她生活快樂的重要原因。
婦女。
這名婦女裹著小腳,顫顫巍巍,在中式屏風前留下倩影。她身后掛著一副對聯:「起舞拂長劍,贈言鏤寶刀。」這兩句是李白兩首詩歌的集句,充滿了尚武的精神。一名柔弱的女子站在這副對聯前留影,不知是何意味?
上海街頭的人們。
這些人在街頭駐足看熱鬧,側面的表情很有意思,似乎看到了令他們吃驚的事情,那種全情投入的狀態令人發笑。
農民吃飯。
經過一上午的忙碌,9位農民終于吃上了飯。當攝影師摁下快門的那一刻,他們同時停下來,一致地看著鏡頭,毫無疑問是第一次與照相機打照面。看得出來,他們的餐食非常簡單,可能只有粗糙的米飯和寡淡的菜湯。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