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的好,「千金買房,萬金買鄰」,又有「遠近不如近鄰」的說法,可見買房置業時,選擇一個好鄰居的重要性,因為它能極大地影響往后幾十年,我們的生活質量。
以我家為例,當時就沒有注意到這點,後來發現樓上一家三代同堂,小孩子每天上躥下跳,把樓板搞得震天響,動靜大的時候,甚至連走路聲音都能聽得見,特別影響睡眠質量和居家辦公時,進入深層次的專注狀態。不過只要鄰居通情達理,這些問題通過協商倒也能解決,因此無傷大雅。
可問題是,如果碰見下面這些個「中國好鄰居」,日子過得那就叫一個糟心和苦不堪言了,不信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這幾位屋主的真實分享就知道了。
案例1:堵塞消防通道
據屋主@蜜桃奶酥 分享,鄰居絲毫不顧及他人的感受,把作為公共空間過道走廊當成是自己家的了,不僅擺放了一堆小孩子的玩具,而且可以明顯看到,堵住了右側的消防通道。
對此,有網友勸屋主,鄰里之間要相互理解,多包容、多體諒,畢竟只是普通的占便宜而已,沒有必要上綱上線,而且帶過小孩的都知道,挺不容易的。
然后屋主委屈到心態都快要炸了,這怎麼就成了她不夠通情達理?
于是只能繼續解釋,一是消防通道按照相關規定是不能堵住的,畢竟危險情況下是用來緊急疏散人群的;二是剛開始鄰居家只放了一兩輛車,所以自己也沒有在意,結果誰知道後來還變本加厲,東西多到簡直下不得地,有礙觀瞻就不說了,還亂成了一鍋粥,于是貼了標語好意提醒,但還是一點用都沒,完全拿他們沒辦法。
案例2:把靠近他人家的公共空間當成自家的雜物間
無獨有偶,屋主@是奇妙啊 ,也在網上發布了類似的求助帖。
起因是,作為中間戶的鄰居,總是把自家的雜物,如腳踏車、小孩子的玩具車,還有廢棄的紙板和垃圾袋,以及綠植盆栽等,通通都堆放到他家邊戶門口的公共區。
這樣一來,不僅產生了大量的異味,而且每天進出門看著這一地的狼藉,真的非常容易影響心情。
要知道一開始,這里開闊的視野,用來看看風景是真心不錯,結果卻沒想到弄成了現在的這個樣子,太糟心了。
案例3:將公共空間改成自家的玄關
據屋主@小簡同學 分享,自己也碰到了類似的事情,就是隔壁搬來了一戶租客,然后在他家的門口擺放了兩個很大的鞋柜,其中白色的正對著自己家,一打開房門就能看見,另一個是對著電梯的紅色柜子也是他們家的。
在幾次協商無果后,屋主只能多次叫來物業,結果對方都不予理睬,并表示要自己買個小點的才肯將這個大點的鞋柜給解決掉。
面對這樣的鄰居,網友@再買就剁手手喲 深有感觸,具體如下圖所示:
案例4:門套比別人家高
據網友@欒 分享,雖說她家不存在這些問題,但也有很多煩心的地方,比如隔壁鄰居不僅完全復刻她家的裝修,而且新換的入戶防盜門,在未經商量的情況下,比自己家的足足高了有5公分,這讓她很不是滋味,總感覺有些不被尊重。
對此,網友@陌上初熏花開半夏 也表示:
美家手記點評:
雖說自己家的門自己說了算,但是鄰里之間,最好還是要提前商量好,比如對一下尺寸,爭取做到一致,如果不能,那麼可以事先告訴對方,只有這樣在表示尊重過后,別人的心里才會舒服很多。
案例5:鄰居之間相互斗法
除了這些,還有鄰里之間因為迷信而相互斗法的,比如湖南永州有一戶自建房的業主在門口擺放了一對石獅子,結果一路之隔的鄰居覺得會破壞自家的運勢,就擺放了對大炮針鋒相對來鎮壓,這些都沒有必要,畢竟鄰里之間抬頭不見低頭見,關系和睦最重要。
如果說以上都是反面案例,那麼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兩個正面案例。
1、屋主@霍小顛:
因為總不在家,我家對門姐姐發來照片把我家的地墊也換成新的了,我爸裝修的時候把我們樓道的管道包了也重新刮了大白
網友點評:真好,希望我以后也能遇到這樣的好鄰居。
2、屋主@羊羊嘛嘛:
真正的中國好鄰居,住了幾年門外保持干干凈凈。
網友點評:就喜歡這種門外干干凈凈的鄰里關系,真的太羨慕了~
俗語有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和諧的鄰里關系也是如此,所以建議大家和氣生財,盡量做到互幫互助,只有這樣才能減少不必要的麻煩,讓生活過得幸福美滿,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