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前的各種攻略,基本都圍繞著設計、搭配好不好看進行。
至于實現過程,從沒考慮過,也會覺得那不應該是自己該操心的,再說了,前人做過,裝修工人應該都會。
然而,并不,有的裝修設計還真能把師傅給難倒了,或者說因為實現起來困難,中間的環節出現斷層、工種之間互相推諉,留一個爛攤子給業主。
為避免返工,功課還得自己提前做,否則,要麼耽誤工期,要麼得「砸錢(砸了重做費錢)」,無奈的時候還得勸自己妥協。
除了忽略圓弧大小,可能出現別人家是一個半圓且過渡自然地門洞,到了自家成了半刀切、小角邊的情況,還有一些是始料未及的。
先說工種之間的活兒,做一個圓弧門洞的流程,木工先做框架,油工再粉刷,看似沒有流程沒有毛病,可到了我家,把油工難倒了。
原因是,木工在做圓弧門洞時,石膏板細節處理存在問題,要得加上去的圓弧埡口與墻面銜接處過渡自然,要麼石膏板過渡處逐漸消薄、要麼直接通到底。
否則,石膏板做完的埡口是有一厘米板子的厚度的,到了油工施工階段,這一厘米用膩子直接補,后期開裂、掉塊的風險勢必會加大。
有人說這是木工的失誤,但你不知道的是,如果你沒有提前做功課,根本不知道后果風險,油工也不講,直接膩子批厚給補平,后面就不是木工返工能解決的問題了。
理論上講,入墻水龍頭不算什麼難事,就是在電工階段,提前將預埋件和水管連接,瓦工在貼磚時,把預埋件封存進去就成。
可到了實操階段,電工根本沒有接觸過入墻水龍頭。關于預埋,會明確的告訴你:1我不會,2要加手工費、3硬要預埋,后果不承擔(別問我怎麼知道,這都是我的傷疤)。
最終在和裝修公司友好協商(實際是扯皮)下,對照著視訊,現學現用倒是預埋了,可是后期有沒有問題,還得裝上水龍頭的那一刻才能確認。
除此之外,入墻式水龍頭是不需要水閥的,功課做不到位的情況下,很容易多買了。
再者,沒有水閥,后期安裝零冷水熱水器,終端無法安裝連接閥。
ps:我的心路歷程是,裝熱水器的師傅信誓旦旦的說,前期沒有做大小循環也能裝,硬鼓著來了,看了直接一傻眼:沒見過,沒見過,還真裝不了裝不了,你退貨吧?(極具輕描淡寫)
關于平墻與定制柜相處接,你不做攻略,大機率都是如下圖,踢腳線、柜子正常安裝,留給自己一個斷了頭的踢腳線收口。
注意不到還好,一旦注意到,就跟有個臟污在那一般,但凡看見就無奈,還忍不住去看。
關于這個收口問題,也可能是因為太難,所以有很多方案,倘若自己做了攻略,哪怕是不夠完美,但至少會是自己最能接受的結果。
小住也分享幾種方式常見的處理方式,如果大家遇到墻體與柜子沖突時,可參考:
①假墻體,過度最自然,但成本較高、空間占有率也較高;
②柜子側面見光板延伸,相比而言投入成本不大,效果也還可以;
③柜子側板做脫縫,相當于是刻出一個供踢腳線拐彎的空間,工藝復雜不太推薦;
④柜子尺寸內縮1公分,不要與墻體平齊,同樣留踢腳線拐彎空間,優點是收口隱形,缺點是柜子尺寸相當于減少1cm。
除此之外,還有內嵌踢腳線的做法,把踢腳線襄進墻里,成本不菲,一般家庭不建議。
全屋通鋪的注意事項,苦口婆心地一直在強調,但還是有人會忽略,以至于鋪完瓷磚出現邊角窄條、假通鋪的翻車現場。
考慮到只有品牌瓷磚店才會做排版,市場上的瓷磚商家大多數都沒有這一步,那麼這個心還得自己操。
其實很簡單,根據自己的寬度、長度算一下多大規格的磚合適。
然后在非整數磚塊的情況下,要麼是將最后一塊窄條往一邊攢,要麼是增加一塊磚,再通過切割其它磚的寬度,使所有磚保持一個寬度。
如果自己不懂、不叮嚀,那就全憑師傅心情了,至于后果,跟押寶一樣,輸不起。
如果你問裝修公司,用多大的磚合適,那麼他肯定告訴你選小磚,地磚30*30cm,墻磚30*60cm。
而實際上,要得效果好,肯定是越大的瓷磚越好,之所以裝修公司有這樣的建議,是因為大磚不好找下水坡度,得是特別專業的瓦工才行,而他的工人不一定有這個水平。
這時,還美其名曰是小磚還省錢。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你可以把大磚找坡的方法丟給他,讓他順應著社會發展提高下。
簡單點理解就是將地漏對面那一邊台高,然后同邊的兩側做抬高,形成一個三邊小漏斗,這樣下水就沒問題了。
乳膠漆在你不做攻略的情況下,刷出來啥樣就是啥樣。
可倘若你深究,會發現,上墻方式分噴涂和滾涂,雖說這只是兩種不同的工藝,可做出來的效果差別是很大的。
噴涂,是用機器往上噴,類似于打農藥,施工比較快捷,但因為稠的乳膠漆不好噴出來,一般會兌水,噴出來的質感是平整的。
而滾筒,是比較傳統的處理方式,也會有工人為操作方便,或裝修公司的省料嫌疑,也會加水,加水多少直接影響著最終的質感。
完全不加水、或者按照官方給的建議加水,滾涂出來是有明顯的肌理感,并且,部分乳膠漆還有臟污可擦拭的優點。
倘若加水了,顏色效果都要減半不說,還會喪失可擦拭的功能。
很多業主在裝修時,會遇到主燈電位與自己預期的不符,需要移位的情況(不止是二手房、精裝房、部分走線的房子也牽扯)。
這時,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頂上開橫槽,得到的反饋要麼是改不了、橫槽不能開,要麼是你吊頂吧!
每每聽到這話我就 氣不打一處來,怎麼就開不了了,橫槽是有風險,但不吊頂的家庭不都是那樣開的麼?
淺淺的線槽,開一點燈線移位的距離,一點問題都沒有,千萬別被忽悠了。
關于金屬踢腳線的問題,大多都是網購引發的。
到了安裝的步驟,裝修公司說我也想給你幫忙裝,但木工不會這活兒,你得找賣家;
賣家說我這不含安裝,也不在一個城市,寶寶可以線下找個師傅,很簡單的;
然后你去實體店里問,你不管了,工費比買踢腳線的價格還貴。
到頭來,互相踢皮球,要是自己動手可以安裝,都想自己動手了。
其實,網購固然方便,但牽扯到安裝的東西(硬裝階段),這種情況很普遍,為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事先問清楚包不包安裝很重要。
實在不行,就選線下,現在的線下硬裝部分產品同步還是挺快的,各種顏色的窄的踢腳線也都有,價格也不會差到哪里去,至少你買了,能給你安裝的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