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如何從一個不識字的草根逆襲成為開國皇帝的?
當一個出生在貧困農民家庭的孩子,在童年時期就不得不離家出走、淪為乞丐,後來還經歷過剃度出家、坐過牢獄,這樣艱難的人生際遇本該注定他一輩子都是平凡的普通人。但是,這個孩子後來竟然逆襲成為開創大明帝國的皇帝——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面對命運的坎坷,朱元璋沒有就此認命,而是選擇奮起反抗,他是如何從一個文盲成長為駕馭文臣的明君,又是如何通過自學獲得足以應對朝政的文化素養的呢?
朱元璋生在一個苦哈哈的農民家庭,他的父親朱五四、母親陳氏也都是貧苦的農民。朱家共兄弟姐妹二十多人,生活拮據。為了養活這麼多孩子,朱家父母從早到晚在田間勞作,根本無暇顧及讀書識字這些事。朱元璋幼時家境貧寒,沒有上過一天學,對文字一無所知。
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十幾歲的朱元璋只能去給地主放牛,成為一個放牛娃。在鄉親們眼里,朱元璋不學無術,滿身泥土,說不出幾句正經話。村里的熟人都說,朱家這個小兒子臟兮兮的,文化低,恐怕一輩子也就這樣了。朱元璋在地主家當放牛娃時,其他孩子上學識字,他只能在一旁羨慕地看著,內心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
當地發生饑荒與瘟疫,朱元璋的家人相繼去世。無奈之下,他被迫離開家鄉,只身在外流浪謀生。一個不識字的孩子,在戰亂頻仍的元末,能有什麼出路呢?為了生存,朱元璋只能沿街乞討。鄉親們見了朱元璋這個落魄的樣子,都搖頭嘆息,覺得他注定一事無成了。
後來,朱元璋剃度出家當和尚,但寺院也常年無米下鍋。最困難的時候,朱元璋還被捕入獄。這一連串的變故,讓朱元璋經歷了人生的最低谷。如果我是朱元璋,可能早就認命了。但是,正是在這些艱難歲月中,朱元璋意識到自己文化的匱乏,也磨煉出了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改變自己的命運。
1353年,朱元璋投奔郭子興的農民起義軍。在軍中,他看到讀書識字的人可以獲得重用,這加深了他求知的欲望。朱元璋請求軍中的文臣教他識字,并抽出全部空閑時間學習。文臣們看到他刻苦用功的樣子,都夸獎他是個好學上進的青年,將來定能有出息。
後來,朱元璋獲得郭子興賞識,娶了他的養女馬秀英。自此,朱元璋總算有了穩定的生活,也有更多時間提高文化。他開始孜孜不倦地學習,甚至「身在行間,手不停書」。有人看到朱元璋學習的場景后感慨道:「舉筆立就,雄深宏偉,言簡意賅。」通過刻苦自學,一個不識字的孩子終于長成了一個學富五車、能與文臣博弈的文字明君。這一轉變讓許多熟知朱元璋早期經歷的鄉親們刮目相看,贊嘆他靠自強不息取得的非凡成就。
文治需要文臣的輔佐,朱元璋也聚集了許多有文化的士大夫為謀臣。然而,這些文人習慣了空談詩書,碎碎念個不停,讓朱元璋這個習慣實干的老兵很不耐煩。
一次,朱元璋正在商討軍國大事,幾個文臣卻含糊其辭碎語,攪得朱元璋心煩意亂。這些文臣好高騖遠的,說話堆砌文詞,一個小問題能講上一天。朱元璋坐不住了,他需要快馬加鞭訓練新兵,文臣們這麼唧唧歪歪下去,大事要推遲。
朱元璋氣呼呼地說:「你們這些文臣,嘰嘰喳喳的,整天語焉不詳,該打仗時只會彎彎繞,今天我就用詩句罵你們!」
于是朱元璋即興吟詩一段,諷刺道:「嘰嘰喳喳幾只鴉,滿嘴噴糞叫呱呱。今日暫別尋開心,明早個個爛嘴丫。」
文臣們聽后都啞口無言,沒人敢再多說什麼。這段犀利的打油詩,顯然出自學富五車的文字明君之手。朱元璋用詩句諷刺唧唧歪歪的文臣,展現出他過人的詩詞修養和機智謀略。這也讓那些老想著考驗朱元璋文化的臣子,無話可說了。
1368年正月吉日,朱元璋在南京應天府稱帝,建國號「大明」,年號「洪武」。當天清晨,一聲嘹亮的雞鳴在應天府響起,預示著天命昭昭。朱元璋認為這是個千載難逢的好兆頭,高興之下,他決定即興賦一首吉利的詩句,與文臣們分享這份喜悅。
朱元璋吟道:「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文臣們聽了暗暗發笑,這前兩句平淡無奇,好像任何人都能吟出來。他們不理解皇上這個舉動的用意。
緊接著,朱元璋吟出第三句:「三聲喚出扶桑日。」文臣們聽到這里,才恍然大悟。原來這首詩是在描繪掃滅黑暗、迎來光明的盛況。
最后,朱元璋結束這首詩:「掃退殘星與曉月。」文臣們頓時拍手叫好。原來,這首看似平淡的詩,竟隱喻了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偉業。天命昭昭,大明要開創的必將是光明燦爛的時代。
雞鳴預示天命,掃滅殘元、建立明朝,詩句中蘊含的深意,完全展現了朱元璋的文采修養和政治抱負。這首詩也再次顯示,一個不識字的放牛娃,如今已然成長為駕馭文臣的文字明君。
朱元璋從一個不識字的孩子,成長為開國明君,其中間經歷了太多滄桑與磨難,但是他沒有被命運打敗,而是選擇了奮起圖強。
這期間,朱元璋曾一度失去家人,淪為乞丐,后又入獄受盡折磨。然而每逢艱難時刻,他都能保持住決心,不被外界打擊。正是他從小對知識的渴求,支持他完成了從文盲到文明君主的蛻變。
當朱元璋步入人生低谷時,他沒有放棄,而是更加刻苦自學。他身先士卒,與普通士兵同吃同住,以身作則激勵人心。朱元璋作為開國之君,深知學習的重要,所以每日勤奮讀書,終成大明文字圣主。
他還以詩句諷刺裝腔作勢的文臣,并在登基時吟詩預示大明國運,完美結合了文采和政治智慧。可以說,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很特別的一個例子,從一個不識字的草根,靠著學習創造了人生奇跡。
朱元璋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論出身如何,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就一定能改變命運。我們都應該像年少的朱元璋那樣,保持對知識的好奇和渴望,通過持之以恒的自學,開創自己的人生。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