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具,在廚房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家家必不可少!
但買鍋,切忌盲目,千萬別一味跟風網紅,否則,你會發現,可能花千元左右買的鍋,一用竟是個活祖宗,難伺候又難用。
所以, 建議大家,再有錢,這5種鍋都不要買,絕非瞎說,都是花錢買的教訓,那麼,到底哪幾種鍋可以買,后面也給大家列出來了,全程無廣,可參考。
1、琺瑯鍋
也叫鑄鐵琺瑯鍋,本體是鑄鐵,外加琺瑯涂層(琺瑯,在國內叫搪瓷),兩種材料結合,讓鍋具有高顏值、聚熱保溫的效果。
再加上鍋蓋獨特的設計,凸起的小圓點,可以凝結水珠,使其二次滴入鍋內,起到縮水的作用。
我當初,就是看了這些優點買的,在幾百到一千多的鍋里,毫不猶豫,選了那個貴的,花了一千二。
但,毫不夸張地說,買回來使用了不到一個月就閑置了。
首先,因為那些所謂的優點,對我來說,實際感受并不大,保溫效果好?我基本燉煮出來就要吃,前后不超過40分鐘,之前用的普通砂鍋也能達到。
其次,鎖水效果好?反正我用的時候,該加水還得加,跟普通燉鍋差距并不明顯。
再就是,我最詬病的, 鍋子太重了,你敢想,一個22cm口徑的,凈重九斤多?家里的老人手腕不好,端都端不動。
而且,還不好清潔,不少品牌,為了好賣鍋,降低鍋被熏黑的風險,還搭配導熱板一起銷售,但導熱板有多雞肋,不用我多說了吧?
所以,再有錢也不要買琺瑯鍋,真的不好用,我這純純是交了智商稅啊。
2、雪平鍋;
又一個漂洋過海的「洋鍋」,又叫「行平鍋」,在日本非常流行,前兩年流入國內,瘋狂被網紅推薦,主要優勢是輕薄、導熱快,原材料以鋁制品居多。
我當初就是看中它夠輕薄,還帶把手,買回來打算用它煮面、煮粉、煮牛奶之類。
但用了半個月就后悔了,給孩子煮面條,特別容易糊底,經常是上層還沒熟,底部已經粘鍋了,甚至給泡面加個雞蛋都會糊底,推測還是鍋子太薄了。
而且,特別不經用,我這是用了三次的結果,上層一圈直接黑了,洗都洗不掉。
把手是木頭的,雖然避免了燙手,但經常洗鍋見水,木頭會開裂,還會掉下來,網上用了半年左右,掉把手的,不在少數。
我基本上斷斷續續使用一個月后,就扔掉了,兩百多也算是打了水漂。
而且,雪平鍋很多都是鋁制的,長期使用還是不太安全,個人覺得,我們國產的不銹鋼煮面鍋/煮奶鍋也很不錯啊,起碼價格便宜不少,何必迷戀進口?
3、鑄鐵鍋;
跟琺瑯鍋的本體類似,都是鑄鐵材質的,優勢就是儲熱好,但對于炒鍋來說,儲熱功能并不需要太好,否則,炒出來的菜,沒有爆炒的香味,更像是高溫硬燜出來的,口感欠佳。
當然,如果你經常喜歡做燜煮的菜,鑄鐵還是挺合適的。
我家的這個鍋,是老媽從老家搬運過來的,她自己覺得很好用,但我真的很不喜歡,除了炒菜口感一般之外,它還特別的重,炒好的菜想單手倒進盤子里,根本不可能。
所以,對于家里女士掌廚的來說,這個鍋不推薦。
4、網紅炒鍋;
純粹為顏值,買了這口網紅鍋,但當初有多喜歡,如今就有多嫌棄。
使用一個月左右,表面就各種崩瓷,自己明明已經很注意了,但還是陸續出現了七八處坑。
擔心它被熏黑,每次用完鍋底都及時刷洗,對于頑固污漬,有時候也會上鋼絲球,然后就出現了蜘蛛網一樣的劃痕,特別不耐造。
當然,不洗鍋底也行,只要你能忍受它半年后變成這樣。
所以,買鍋別光看顏值,越顏色靚麗的,最后落差就會越大。
5、蜂窩不粘鍋;
這是在我踩了那麼多炒鍋的坑之后,又一個巨大的坑,看商家宣傳說是,無涂層,炒啥都不粘,價格四百多。
但買回來后發現,它真的是炒啥都粘,雞蛋別說無油了,油放少了都不行。
煎個魚更是慘不忍睹,魚皮全被粘在鍋上。
而且,說是無涂層,但有網友已經拋出自己的鍋,說用了不到一年,就這樣了,所以,涂層應該還是有的,但有涂層,為什麼還粘呢?無解!
還有一個缺陷,就是重,女性單手是拎不起來的,不得不說,重,真的是炒鍋一大不可逾越的鴻溝。
說完了不能買的鍋,我們再來看看哪些鍋能買,這也是我個人買無數鍋積累的經驗,歡迎大家補充指正。
1、砂鍋;
個人覺得,咱老祖宗留下來的砂鍋是真好用,比進口的琺瑯鍋性價比高很多,煲湯、燉肉樣樣能行。
而且,重量適中,同樣的容量,重量連琺瑯鍋的一半都不到。
關鍵是價格好便宜啊,我去年菜市場買了兩個,一大一小才五十塊,不容易粘鍋,還好清潔。
要說唯一的缺點,那可能就是顏值差點,但這性價比,耐用度,琺瑯鍋能比嗎?
2、熟鐵鍋;
對于做飯水平還不錯的大廚來說,我是無敵推薦熟鐵鍋的,雖然剛開始用起來需要養,但只要這一關過了,真的可以隨便造。
炒菜一點都不粘,而且,熟鐵鍋比鑄鐵鍋要薄很多,適合咱們國人爆炒、顛勺,炒出來的菜也更好吃。
看看飯店大廚、街邊炒面就知道了,基本都用的熟鐵鍋,便宜的二三十一口,性價比無敵了。
3、好的不粘鍋;
對于初級做飯人來說,就別挑戰熟鐵鍋了,不粘鍋才是你的武器,雖然用上一兩年就得換,但真的好用啊,炒蛋煎魚完全不擔心糊鍋。
選擇也不用太糾結,只要是正規品牌的,像麥飯石色不粘鍋、納米的、鉆石的、微晶的,都可以,一兩百的就夠用,不必太貴。
但切忌,使用時不要用金屬鏟子,容易劃傷涂層,一旦涂層被破壞,就得更換新鍋了。
4、電壓力鍋;
除了上面這幾個炒鍋、砂鍋之外,個人覺得,再有必要的,就是添置一個電壓力鍋了,蒸米飯、熬稀飯、燉肉等等,日常的做飯需求都能滿足。
除此之外,有蒸饅頭、蒸包子的需求,可以入個蒸鍋,或蒸烤箱,家用就足夠了,市面上其他亂七八糟的鍋,都是可有可無的,買回去使用頻率低,都是占地方,用不了幾天就閑置,沒必要。
好了,本期內容就到這里了,關于以上的鍋,你有什麼想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