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的地球,半徑大約6371公里,赤道的周長約為4萬公里,如果駕駛一輛汽車,在毫無阻攔的情況下,以每小時行駛100公里計算,環繞地球一周也需要400小時,也就是16天半左右。
地球對于人類來說,已經算得上是很大了,但比起太陽,它僅僅占其半徑的一百零九分之一。 如果把地球一個挨著一個排起隊來,大約需要50萬個地球,才能從太陽排到曾經的太陽系最遠的行星冥王星。
太陽系是宇宙中的「行星系」,其中包括了主序星—太陽,以及周圍繞著太陽旋轉的八大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和柯伊伯帶,還有外部的奧爾特云等。
旅行者一號探測器已經在宇宙中飛了46年,卻還沒有飛出太陽系,攜帶的大部分科學設備也早已關機,核電池殘存的能量也只夠最基本的傳呼和正常運行。NASA估計,最晚到2030年,旅行者1號將與地球徹底失去聯系。
失聯后的旅行者1號如果不出意外的話, 它將于1.67萬年后到達距離太陽最近的半人馬星座比鄰星,也就是電影里三體人的老家。
如此來看,我們人類探索的宇宙,目前來講,大部分情況下只算得上是探索太陽系。因為我們到現在都還沒能走出太陽系,宇宙實在是太大了。
所以為了更好地計算各個星體之間的距離,避免把數字寫出來浪費時間,科學家們發明了 天文單位(AU),一個天文單位大約為1.496億公里,它是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
那麼太陽系到底有多大呢?以至于用這樣的天文單位來計算距離。為了更直觀地呈現數據,我們可以把太陽的尺寸縮小來看,因為太陽是太陽系中最大的一個天體。
一天文單位的距離,是太陽半徑的215倍,按這個比例計算,如果太陽有一個足球那麼大的話,半徑為10.5厘米,1天文單位也就能換算成22.6米。
這樣的話,地球的直徑就只有2毫米,距離足球(也就是太陽)22.6米,火星距離太陽1.52個天文單位,縮小后直徑大約為1毫米,距離足球34.5米。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它的直徑大約為太陽的十分之一,所以當太陽縮小到足球大小時,木星的直徑變成了2厘米左右,就像是小時候玩的玻璃珠那麼大。
木星距離太陽5.2天文單位,也就是117.5米。縮小后的木星到太陽的距離已經達到足球場的長度了。這才到哪兒呢!因此,當太陽有足球大小時,太陽系遠不止一個足球場大。
曾經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冥王星,到太陽的平均距離是39.5個天文單位,在縮小版的太陽系中,冥王星距離太陽893米,不過,冥王星并不是太陽系的盡頭。
冥王星外還有天體十分密集的圓盤狀區域,叫做 柯伊伯帶,柯伊伯帶最外側距離太陽可能已經超過了500個天文單位,差不多距離縮小版太陽11.3公里。
不過科學家們認為,柯伊伯帶并不是太陽系的最外圍, 真正的太陽系外圍應該是奧爾特云,在縮小版的太陽系中,奧爾特云距離太陽1130—2260公里。如此看來太陽系的最大半徑已經延伸到2260公里以外了,而「主宰」這里面一切的,僅僅是一個足球大小的太陽。
縮小后的太陽所占據的空間,跟水星差不多大小,實在是令人感到恐怖。比起廣袤無垠的宇宙,太陽系卻顯得微不足道,人類更是渺小。我們期待著未來,人類能夠真正掙脫束縛,走出太陽系,去親自探索那無盡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