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0年,79歲張廷玉被抄家,當場抄出了36.2萬兩白銀,乾隆哈哈大笑:好你個文官清流!可不久后,乾隆查看記錄,臉色鐵青,又派人把東西全部退了回去。
當中國處于少數民族專政的時代,漢族官員常常沒有機會出頭。但是,清朝時期的張廷玉卻是一個例外。他歷經三代帝王,見證了康乾盛世形成的過程。
在大儒父親的教導下,張廷玉29歲就中了進士,入朝為官后平步青云。康熙曾經說他是國家棟梁,雍正更是將他提拔成心腹大臣。清朝一共有十二個官員共饗太廟,張廷玉是唯一的漢官。
等到雍正即將駕崩,張廷玉成了他欽定的托孤大臣。因為是先帝特留,所以乾隆對張廷玉非常禮重。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所以他并沒有特別信任張廷玉。
張廷玉不卑不亢,沒有多做什麼討好乾隆皇帝的舉動。畢竟討好皇帝要費錢費力,張廷玉為人清廉公正,他作為文官清流,一直是百官表率。
文官清流能給朝堂帶去很好的引導作用,按理來說乾隆應該高興。但是,他一直都非常討厭漢官。乾隆很想找機會把張廷玉從配享太廟的臣子里踢出去。
讓乾隆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機會竟然在張廷玉79歲的時候到來了。這一年,張廷玉的一個遠房親戚貪污被抓。乾隆興奮不已,立刻派人去張廷玉的府上搜查有沒有贓款。
這一查,居然還真的搜出了36.2萬兩的巨額白銀和數不清的珍寶。乾隆哈哈大笑,他心想:什麼文官清流,張廷玉分明就是一個巨貪!
有句話說「三年清知縣,十萬雪花銀」,這說明在清朝官員腐敗是很常見的。但是,這并不表示清朝懲治貪官的措施不嚴厲,相反一旦被抓住貪污就是重罪。
乾隆派人把張廷玉壓入大牢,只等著借此機會將他狠狠懲治一番。此時張廷玉已經是個79歲的老頭子了,他剛走進陰暗潮濕的牢獄就開始咳嗽。
張廷玉一生從未如此狼狽,他傷心地表示自己絕對清白,希望皇上能夠調查清楚。乾隆哪里會聽他的「狡辯」?他正忙著派人連夜翻看從張家查抄出來的賬本。
隨著手下把東西一點一點的查看完,乾隆的臉色卻越來越差。張家十幾年的錢財記錄,全都一筆一筆地記在了賬本上。從記錄來看,張廷玉府里的那些金銀珠寶,居然全都是合法合規的。
那些東西,基本都是朝廷的俸祿和皇帝的賞賜。既然張廷玉沒有貪污,那麼事情可就尷尬了。張廷玉作為三朝老臣,為國為民兢兢業業了數十年,晚年卻被帝王猜忌,甚至進了牢獄。這得讓多少臣子寒心?
乾隆額頭冒汗,趕緊派人把張廷玉從牢里接了出去。他把36.2萬白銀和珍寶都如數奉還,而且還多加了一點賞賜作為賠罪。張廷玉受此劫難,回家以后大病一場,沒過幾年就病死了。
從這一場烏龍貪污案里,我們不僅能看到古代帝王和臣子伴君如伴虎的相處,還能看到少數民族政權下漢族官員的生存狀態。即便是張廷玉這樣的高級官員,還是會被迫害。因此,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全民族一家親的社會呀。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