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戶型家庭廚房光靠櫥櫃收納是遠遠不夠的,就要學會「見縫插針」式做收納,大家裝修往往糾結廚房後擋板牆面貼什麼磚好?其實好好利用這部分空間,妥妥能給廚房增加收納空間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廚房這部分牆面有5種收納裝法,再也不用為廚房收納而發愁了!
廚房雙吊櫃,利用這部分牆面再裝一組吊櫃或置物櫃。
這部分牆面高度至少有50cm高,因此再裝一組櫃子是綽綽有餘的,加裝這這組櫃子建議30cm高為宜,廚房雙吊櫃,收納空間翻番!
需要注意的是:加裝的吊櫃深度必須小於原本吊櫃的深度,不然深度一樣的話,開合困難,收納更麻煩。
牆面上做 多寶格置物架。
廚房牆面都會建議全貼上瓷磚,方便打掃,保護牆面,因此在這部分牆面上壁掛置物架,像廚房的調料品或洗刷用品都能放在置物架上,剛好檯面上就是水槽區和灶台區,不用挪步就能拿取到,非常方便。
牆面上 裝掛杆、掛鉤。
像抹布,烹飪用的鏟子、勺子等工具,就可以掛在掛杆或掛鉤上,不用全塞進櫥櫃裡,需要它的時候,還得找半天,而且這樣掛著還更衛生一些。
牆面上裝 2米長窄置物擱板。
有條件的話,建議擱板嵌入燈帶,起到局部照明的效果同時,還能將一些小瓶瓶罐罐都放在這上面,不占多少空間,充分緩解櫥櫃收納壓力。
牆面上裝 內嵌推拉板做收納。
實際上就是內掏牆面來收納,同時加個推拉板隱藏,這樣廚房看上去不會雜亂,保持廚房乾淨、整潔。
但想要這樣來做收納之前,一定要確定廚房這部分牆面是否是承重牆,如果是承重牆不能內掏,可以砌假牆來做。
最後這2個細節必須get了。
第一個需要做 分區收納,跟櫥櫃一樣的道理,比如水槽區上方,可以壁掛安裝瀝水架,這樣碗碟喜好放在上面瀝水,正好從水槽裡流到下水裡,不會給清掃添麻煩。
第二個這部分牆面並非完全填滿才是收納最好,而是適合做收納,不然廚房很亂,外露在外面的物品也很容易被油煙侵蝕。
廚房後擋板牆面一分為二,在吊櫃基礎上,一半做滿收納櫃,另一半留空→
後擋板牆面距離檯面大約30cm~50cm高度之間,加上這樣高度的櫃子,又會多上一排收納櫃,跟吊櫃一樣,收納碗碟、廚房工具或小廚電都是可以的,正好後擋板櫃子與檯面距離最近,打開櫃門,小廚電直接就能搬到檯面上使用,一點不費力,拿取超方便。
不過想要在後擋板牆面做一半的櫃子,櫃子底下與檯面連接,櫃子必須有一定寬度,那麼就決定了會佔據檯面一點面積,因此在設計檯面尺寸的時候,就需要將這個問題考慮進來,在一般檯面尺寸的基礎上,再給檯面加寬30cm左右,這樣不會讓原始檯面變窄,檯面置物或操作,櫃子收納才不會相互耽誤。
而另一半留空也並非沒有用處,可以在後擋板牆面貼上牆磚,裝上軌道插座或擱板,一旦廚房插座不夠的話,這裡的軌道插座就派上大用場了,對應加寬的檯面底下,可以做嵌入式收納和瀝水架,這樣正對著水槽,洗刷好的碗碟都能放在這裡瀝水,一點不浪費檯面面積。
可能大家會疑問: 既然是要「見縫插針」找收納空間,為什麼不乾脆全做滿櫃子?
確實這樣收納空間確實變多了,但吊櫃+後擋板櫃子,滿牆的收納櫃,對於小戶型或小廚房來說,視覺上顯得壓抑、擁擠,另外一排櫃子全架在檯面上,讓檯面置物和操作都變得麻煩起來,而且很容易將油漬濺到櫃門上,清潔困難還難看!
如果覺得後擋板牆面做一半櫃子,櫃門開合與檯面之間有矛盾的話,可以做 一半的吊掛架,一半的磁吸架,或是 橫向做一半置物擱板,這樣與檯面不接觸,互不影響,同樣也給廚房增加不少的儲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