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山海經》曾言:「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從古至今,宇宙探索事業,為世人著重關注對象。千百年前,諸多宇宙故事得人矚目,當今社會,諸多宇航員更走入太空,為世人探索宇宙之謎。
從古至今,世人關于外太空的探索,始終未曾停歇。現代社會中,隨著各方面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關于宇宙的探索不斷向前邁進,隨著一些載人航天器的出現,諸多太空之謎得到有效解答,這也為人類的太空探索事業,創造更好的條件。
然而,人類探索太空的工作,卻并非一帆風順,各國航空領域內都發生過大大小小的悲劇性事件。曾經,三位宇航員便因技術問題長眠于太空,而除此之外,更一人飄到了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那麼,這幾位宇航員為何會永遠留在太空當中?飄到冥王星的又是何許人也呢?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隨著東方一號飛船的啟航,人類關于外太空的探索事業進入到全新階段。
當時,蘇聯方面的如此成就,促使各個國家對外太空探索事業,都抱有著極大的信心。在此后的日子里,許多國家也紛紛參與到宇宙研究行列中來,希望能夠為人類社會的太空探索事業,貢獻更大的力量
但實際上,對于那些乘坐飛船來到宇宙的航天員來說,每次出行前,他們都需抱著必死的信念。
曾經,蘇聯地區的三位宇航員,便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遭遇到此前從未發生過的技術故障。
當時,三人按照任務計劃,需進入空間站進行工作,可就在幾人從空間站返回飛船時,飛船的壓力閥門卻突然出現松動情況。
由于在空間站工作時,三名宇航員并未穿上宇航服,所以,隨著閥門的松動,飛船內部環境逐漸趨近于真空,宇航員們的氧氣供給量亦越來越少。
對于人類而言,失去氧氣供給后,便無法繼續呼吸,而那三位宇航員則在真空環境下窒息而亡,從此長眠于太空之中。此次事件發生過后,這三位宇航員便成為人們眼中的烈士,時至今日,這三位宇航員也仍得到世人的敬仰與尊重。
除了這三位長眠于太空的宇航員外,美國航空歷史上,曾有一位天文學家飄到了冥王星,這位天文學家名為克萊德·威廉·湯博。在童年時期,克萊德便表現出自己對于天文事業的熱愛。
成長過程中,他始終希望能夠成為一名專業天文學家。曾經,克萊德甚至親手打造了一架天文望遠鏡,并成功觀察到火星及木星的運行軌跡。
此后,克萊德順利獲得來到天文台工作的機會,而多年來的觀測工作,也使得天克萊德對外太空的世界越發好奇。
在天文台工作過程中,克萊德發現了許多之前從未被人發現的宇宙小行星。據統計,在克萊德的一生中,共發現十四顆特殊的小行星,而作為冥王星的發現者,克萊德更是憑借如此成就,為世界天文學發展事業,帶來極大的幫助。
在克萊德離世前,曾許下前往太空的遺愿。作為一位航天工作者,之所以克萊德會提出這一愿望,也是基于內心對于外太空的向往與憧憬。
由于克萊德為天文事業發展做出的極大貢獻,所以,當他許下這一遺愿后,美國航天局也極為重視。
最終,在2006年時,美國航天局決定將克萊德的部分骨灰帶入新的探測器上,幫助克萊德實現飛向太空的夢想。
作為美國航天事業發展進程中的重要一環,搭載克萊德骨灰的這一探測器,同時也背負著尋找更大星球的任務。
時至今日,這一探測器仍翱翔于宇宙之間,作為探測器上搭載的唯一「乘客」,克萊德的骨灰也成功飄到了冥王星,并即將飛出太陽系。
結語
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正是因為有著這些優秀航天工作者的幫助,人們對于外太空的認知,才能不斷深入。無論在哪個年代中,這些航天英雄都值得人們永遠銘記,畢竟若無他們的努力,世界各國的航天發展事業,都將止步不前。
憑借現代化科技的不斷發展,世人關于宇宙的認知,亦將更加深入。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將有更多優秀人才參與到航天事業的發展進程中,促使人類社會的航天發展事業,邁向全新高度。
參考資料:《東方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