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裝修踩坑的故事基本上聽身邊朋友也念叨了無數次,當時想著從他們身上找到經驗,再提前做好功課,絕對萬無一失。可是沒想到的是,裝修涉及到的細節部分實在太多了,大大小小的坑避之不及,在我家裝修完入住三個月后,我還是發現了10處不完美的地方。下面就給大家一一列出,希望大家能夠避開:
一、冰箱預留位置太大
第一次裝修什麼都不懂,看好了冰箱就給裝修工頭尺寸,但最后現實卻給我沉重一擊。感覺預留出的空間還是多了一些,雖然利于冰箱散熱,但是邊邊縫縫的灰塵真的很難打理。
二、鞋柜底部沒有留縫隙
鞋柜下方應當預留15cm的縫隙來放常換的鞋子,否則就會像我家這樣,每次開鞋柜門都會卡著放在外面的鞋子,而且如果不好好打理的話,用不了幾天入戶處都會是散亂的鞋子堆在那里。
三、陽臺鋪淺色啞光磚不好打理
啞光磚的質感確實很不錯,但是不好打理和嫌臟也是真的,也許素色的會好一些,但是我家的陽臺,鋪磚時弄到的水泥之類的至今我都沒找到除去的辦法,陽臺上還有好幾處擦不干凈的痕跡。太使勁又怕弄壞了釉面,日常不勤奮點打掃衛生的話,真的會逼死強迫癥。
四、無主燈設計的客廳不該鋪亮面磚
如果大家喜歡極簡風,也想做無主燈設計,那麼客廳一定不要鋪亮面磚。燈光打在瓷磚上,整個吊頂都是波光粼粼的,一片反光,各種眼花繚亂。現在動工大改是不可能的了,只能勉強鋪上地毯減少反光吧!
五、后悔明裝踢腳線
明裝踢腳線凸出于墻體,真的非常容易落灰在上面。而且擺放夾家具的時候也常常因為踢腳線的原因,導致家具不能完全地靠墻邊放,總會留有細縫。
如果再次選擇,我會選暗裝踢腳線,至少踢腳線表面與墻體是同一平米,好看之余,擺任何家具都能夠緊緊貼著墻壁,后期打理輕松得多。
六、安裝巖板一體盆
當初看到漂亮的巖板一體盆真的是非常心動,高端大氣上檔次,一點也不夸張。然而,沒想到所謂的一體盆其實也不是一體的,就是幾塊巖板直角用膠粘一起罷了。粘不好容易漏水甚至底盆會脫落,而且下水極慢,每次用完水后,臺盆下水口兩側都是積水,四個直角更是衛生堪憂,時間一長發黃發黑。
七、廚房后擋水條沒做圓弧一體的
裝修時我是強調了后擋水條要做圓弧一體式的,但也不知道是商家嫌麻煩不想做還是怎樣,告知我石英石做不了,也列舉了一堆缺點,說后期圓弧處會發黑什麼的,讓我做普通的就好了,還便宜。
但現在還是很后悔,這種傳統的直角擋水條打理起來真的不太省心。油污容易滲進去,而且打膠的地方也容易發黃。
八、臺盆下水做了地排
臺盆下水真的不該做地排水,即:排水管道直接接入地下管道。這種安裝方式使得排污管裸露在外,不僅影響衛生間的整體美觀,而且每次清理衛生的時候都特別麻煩。
所以我更建議大家做墻排。下水管道在墻面里,就不用擔心會影響美觀,而且底部沒有排水管,打理衛生的時候方便多了。
九、壁龕沒有做坡度
跟風做的壁龕,收納確實不錯,沐浴露、洗發水、護發素統統往里頭塞沒負擔。但是失敗的在于沒有做坡度,每次洗完澡后,壁龕內部全是積水,手機也不敢往里頭放。邊角積水嚴重的地方甚至還會發黑。
十、自己做美縫
美縫這件事真的是看著容易,但等到自己親自上陣體驗后,那是真的太費腰了!我奉勸各位別省這個錢了,讓工人來做吧!反正我趴在地上搗鼓了幾天,清縫清得心態完全崩潰了,摳不出的十字最后把磚也整崩了,除了假裝沒看見,我能怎麼辦?
以上列舉的10個坑,希望大家可以避開,擁有自己完美的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