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燈紅酒綠,車水馬龍的都市背后,藏著很多大家和小家的故事,富人的樂園,窮人的窘迫每天都在上演。而在香港卻更加表現得更為凸顯。
劏房?籠房?棺材房?按平米收費?集臥室,廚房,餐廳,廁所功能一體的居家條件。可能這些你都沒聽過,但是有一群人卻在這空間中保持自己的樂觀,努力地活著。
今天這期家居話題,我們一起走進香港這座大城市背后,多少為自己生活奮斗的小家。今天的主人公是位離異的單親媽媽,住5㎡不到房,只能在洗手間做飯,常被人笑話做出來的飯菜,好吃嗎?
很多時候生活不是自己想選,而是沒得選。
阿娥,是位單親媽媽,跟前夫失婚后又談了一個,但對方卻在她懷孕后,撇下她和孩子。只能自己一個人獨自照顧孩子,所以生活過得非常拮據。
陪女兒玩耍
閑暇時,阿娥就會陪著孩子在床上玩耍。床上擺放一些小玩具和墻面貼的字母貼。
傢俱擺放
整個房間可以說非常的小,不足5平米,一張雙層床,底下睡覺上面放日用物品。一台冰箱,一個柜子,一小桌,冰箱上面都是擺滿廚房用品,桌上和床頭掛滿了零碎的用品。
洗手間做飯
家里唯一可以做飯的地方就是洗手間,勉強站到一個人和放置一張擺台。時間長了,時常被鄰居和別人笑話,洗手間做出來的東西好吃嗎?
其實阿娥也很少在家做飯,不是不想做。一方面是怕鄰里鄰居的嘲笑。另外一方面也是擔心。因為潮濕的洗手間也是細菌的天堂。就算每次把廁所刷得干干凈凈,但阿娥還是隱隱擔憂細菌會隨著油煙進入飯菜里,所以平時自己也只是煮一些泡面。
做飯時留著孩子一個人在床上玩耍。
洗手間也是洗浴廁所廚房共用,容易滋生細菌。更不用說油煙機這些家用電器,拿來炒菜洗手間都是充斥整個味道。
煮好方便面后吃飯的時候,直接拿出小桌子,一頭搭在床上就成了日常吃飯的餐廳。
擺上吃的,女兒坐在小凳子上,阿娥就只能蹲著了,不管食材如何還是把第一口喂給女兒。
看著女兒吃得津津有味,這一切其實自己都覺得是值得。
若是她自己一個人如此生活,還可勉強度日,但是女兒年幼免疫力差。所以阿娥只好花錢在外面買一些廉價的快餐。
公園吃飯
買完快餐后,阿娥不會帶回家吃,而是會帶著女兒去公園吃飯。外面的地方寬敞空間大,空氣新鮮,對于女兒來講是非常好的。對于自己那狹小的空間而言,這新鮮充足的空氣,寬敞的空間是最奢侈的。
日復一日的窘困,生活的艱難卻不曾停止。但是她日復一日地堅持著。
空閑時也會帶著女兒是一些免費的游樂區玩耍,跟著女兒一起笑得很開心。而女兒稚嫩的笑聲更是阿娥唯一的安慰。也是她堅持下來的源泉,讓生活更有希望。對于她,也期待自己和女兒能過上好的生活,給予她們更好的生活空間,住上理想的房子。
而在香港,公屋是她們這些住劏房最理想的房子。寬敞明亮,租金低廉,成為眾多窮人最后的希望,然而全香港幾十萬人在等候公屋,根本沒有名額,只能說是自己的夢想。
看完阿娥的經歷,很多網友也多支持這位媽媽的堅強。母親的偉大,不管生活多麼雞毛和 艱難也壓不垮一個母親。希望能夠早日住上理想中的房子。
為了孩子,活成了斗士,單身媽媽是我們這個社會最無奈的選擇,沒有女人想去當一個單身媽媽,可是當生活砸向你時,還是像斗士一樣英勇面對。
寫在最后
每個房子都是一個家,每一個家不論空間大小,盡管這房子低矮陳舊,清貧如洗,但堆滿房子角角落落的那些珍貴的生活情節,只有你和你的家人共擁共享,一直忘不了。也希望每個人住上自己的理想的房子。(本專題文字原創,圖片素材源于網絡,侵權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