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屋主的62㎡小家火了,改造后,家里門檻都快被鄰居「踩爛」了

萌一通 2023/02/23 檢舉 我要評論

老房,作為一座城市變遷的見證者,它不僅是一個建筑,也承載著這座城市的歷史與文化。而對于一個居住者來說,這里更是有著千絲萬縷的情結。或許是對過去生活的一種懷念,或許是藏著自己的「根」與「魂」。

本期案例的主角,就是一套來自廣州,且擁有30多年樓齡的老破小。雖說整個改造過程并不順利,但在完工后的那一刻,卻也重新煥發出了生機,以至于屋主家的門檻,都快被鄰居「踩爛」了。

房屋周邊環境

經典的90年代建筑風格,周邊的居住人群也基本上是以老年人居多。

改造前

改造前的房屋,被強行隔成了三居室,以至于廚房和衛生間擠在了一起,毫無居住舒適性可言。同時,老房普遍存在的采光通風差、缺少收納等問題,也都體現在了房屋中。

現場拆改圖

原始結構圖

如上面所說,這是一套來自廣州的舊房,套內面積62㎡,屋主一家三口,不過 考慮到孩子還比較小,需要一位老人過來照顧過渡,以及外公外婆也會偶爾過來,所以對于餐廳的需求性,要遠高于客廳。因此,整個空間設計,也是秉持了「去客廳化」理念。

平面方案圖

結合屋主的家庭情況,布局改造如下

1、取消一間臥室,并作為廚房來使用,改善日常烹飪的舒適性。

2、衛生間與原廚房合并,實現干濕分離結構,并重新規劃空間動線。

3、兒童房設計高架床,滿足孩子和老人的居住需求。

初稿平面圖

這里插一下設計師的初稿方案,相較于最終確認的方案,該方案無論是動線優化,還是空間功能定位,都相當棒,并且已經開始施工的。

然而在施工過程中,還是遇到了老房改造普遍存在的問題。一是墻體改動較多,遭到了鄰居的阻礙(其實根據現場結構,完全是可行的)。

其次是衛生間進行了平移處理,恰好在樓下鄰居的臥室上方,鄰居認為格局和風水影響到他們家了,所以迫于無奈,只能停工改方案。

餐廳

入戶即是餐廳,考慮到屋主一家最多會有6個大人+1個孩子用餐,所以在空間功能性定位上,就摒棄了傳統的客廳功能,并以餐桌為家庭核心,打造出了一塊開闊的互動交流中心。這樣無論是接待、辦公、親子、用餐,都能得到滿足。況且,客廳也不一定非要配置沙發。

餐桌一側增加整面墻的儲物柜,并給柜門做無拉手處理,不僅收納能力十分強大,視覺上也做到了簡潔清爽。同時,靠近入戶門的柜體,中間位置采用鏤空處理,也兼具了玄關柜的功能性。

臨窗設計的一組黑色餐邊柜,再次擴充了空間的儲物能力,并在空間以白色調為主的情況下,讓整體做到了和諧有序。

除此之外,餐邊柜側面預留的滑軌插座,也相當細節化。不管是全家人一起圍爐吃火鍋,還是插上電腦臨時辦公,都非常方便。

雖說入戶沒有獨立的玄關,但該有的功能卻一樣也不能少。異形的全身鏡,中古換鞋凳,既呼應了現代時尚氣息,又不會占用太多的空間。

廚房

入戶看向廚房視角,當空間重組之后,部分廚房墻體采用玻璃磚隔斷,不僅有效遮擋了內部的凌亂,還在視覺上做到了透光不透影,繼而起到了放大空間的作用。當然,玻璃磚本身的顏值表現,也為空間增色不少。

重新改造后的廚房,做了U型櫥柜布局,并且還擁有了極開闊的轉身空間。這樣就算兩三個人同時下廚,也會十分舒適、自由。

色彩搭配這塊,則延續了黑白調,不僅十分耐看,也在簡潔中碰撞出了一絲沉穩與高級感。當然,也呼應了簡約的空間主題。

衛生間

衛生間在擴大之后,重塑了空間動線,規避了衛生間門對著餐廳的尷尬。同時,利用過道面積設計的儲物柜,也方便了一些日雜物品的收納,且與衛生間干區保持了統一、工整。

擴大后的衛生間,滿足了獨立的淋浴間設計,讓日常使用更加舒適。而給地面鋪上黑色的水磨石地磚,墻面鋪上白色的瓷磚,除了讓空間保持了秩序之外,由明漸暗的光影氛圍,也極為靈動。

主臥室

主臥在留白的基礎上,通過原木飾面的護墻,灰綠色的床品,營造出了一個極為柔和、安寧的氣氛,從而讓睡眠氛圍更加舒適。

床頭側面的衣柜采用活動支架的方式組裝,再通過窗簾隔斷,不僅再一次為空間增添了一抹柔和的質感,也起到了節省預算的作用。

兒童房

都說在設計兒童房時,考慮到成長階段性需求,布局要以靈活性為主。但由于屋主想給孩子打造出一個私密基地,所以最終還是做了高架床設計,繼而讓空間融合了睡眠、玩耍、作業、儲物等一體的功能性。

高架床下方做了留白,白天可以作為孩子的玩耍區,晚上則可以直接鋪上床墊,滿足老人的睡眠需求。

關于這個處理,可能有的朋友會說,直接設計一個上下床不是更方便嗎?事實上,老人只是過度性帶孩子居住,所以從長遠考慮,該房間以孩子需求為主,反而會更加實用。

本案就分享到這里,雖說在施工過程受到了一些阻礙,但結果還是比較慶幸的。同時,由于室內外強烈的反差,所以屋主家也算是在小區中火了一把,很多鄰居來參觀后,都直言進入到了另一個「小世界」。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