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科普
奇趣大曝光
趣味科學
    
「死亡谷」沙漠魚,極度熾熱干燥的環境存活5萬年,全球僅剩38條
2023/08/01

「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長」萬物皆是如此,沙漠魚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說它很好地利用了身邊的資源,頑強地活了下去。

但隨著生活環境的逐漸復雜,它的所面臨的生存壓力也達到了極限。

至2018年只有38條沙漠魚還頑強的生活在美國「死亡谷」的「魔鬼洞」中。但由于降雨量的減少、水中能量的匱乏,它們即將面臨著滅絕。

惡劣的生活環境

「死亡谷」被稱為世界五大危險奇景之一,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與內華達州間的群山中,以最熾熱、最干燥聞名于世,最高氣溫甚至達到了華氏134度。

而在200萬年前這里還是擁有著380處的濕地、湖泊,但隨著不斷地蒸發,以及氣候的不斷變化,曾經的翠綠也早已化作黃沙。

在這里,不管是想走捷徑的淘金客,還是鋌而走險的移民,大多都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生存環境的惡劣,使得這個地方的生態系統非常脆弱,一不小心可能就會導致一個物種的滅絕。

「生命自然會找到它的出路」

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在「死亡谷」的「魔鬼洞」中卻擁有著一個生活了五萬年的生物在其中——沙漠魚。

沙漠魚的世界僅僅是一個長達20米、寬3米、深15米,位于魔鬼洞底的一個小水坑。

這里晝夜溫差達到了40攝氏度,終年也只有兩個月可以看見太陽,氧氣也極度缺乏。更嚴重的是,水坑里的鹽度甚至是海水的四倍!

唯一好一些的條件,可能就是水坑中的溫度較為穩定,一般為33攝氏度左右。然而,這樣的條件對大多數的魚類來說也是一種極大的挑戰。

沙漠魚的體型不大,平均長度只有3.7左右,最長也只有8cm,但它們的大腦、體型和行為都很靈活。

并且沙漠魚的表型可塑性非常強(同一基因型受環境的不同影響而產生的不同表型,是生物對環境的適應),非常難捕捉。并且他們甚至不用吃什麼東西就可以生活很長一段時間。

可能是生活條件過于艱苦,讓沙漠魚懂得了浪漫的重要性。在平時,它們外表的顏色如沙子一般,可一旦到了交配的時期,雄性的沙漠魚外表就會變成美麗的藍色吸引雌性的到來。

如同一位紳士身著華服,只為尋求一位美麗的舞伴。

但可悲的是,經過了許久的時間,沙漠魚的數量卻依舊保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不增不減。

搖搖欲墜的洞窟

自從世間知曉了沙漠魚的存在后,「魔鬼洞」就成了一個觀光好去處,許許多多的游客特地趕來此地,只為一睹沙漠魚的真容。

然而,不規范的投食,以及缺少相應的環境保護的意識,使得本就脆弱的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水體遭到污染。再加上城市化的進程,附近城市對地下水的需求愈發的嚴重,使得水資源愈發的稀缺。

為了維護沙漠魚的生存環境,提高游客的意識,大批的志愿者作出了行動。科學家也呼吁大家保護沙漠魚的生存環境,并提出了許多建議來改善沙漠魚的生存環境。

在各方的努力下,美國最高法院下令禁止使用沙漠魚棲息地的地下水,灌溉農田,棲息地周圍也圍起了高高的鐵絲網。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意識到沙漠魚生存狀況的嚴重性。在2016年4月,三名男子因飲酒過度,打斷門鎖,闖入洞穴中。三人無視警告牌在水中隨意游玩,并把嘔吐物混入水中。

此時正值沙漠魚的繁殖期,而這一事件的發生對沙漠魚的魚卵來說,無疑是一次打擊。幸好在科研人員的全力拯救之下,沙漠魚的生存環境才回到當初。三人也被法律制裁,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沙漠魚拯救計劃

當然,科研人員也不可能只停留在對沙漠魚生存環境的保護,這一層面上,最重要的還是要「開源」,也就是為沙漠魚尋找新的生存環境。使其更好地存活下去。

科研人員先將幾只沙漠魚拿出來,直接放入新環境喂養。一段時間后,沙漠魚并不能保持住原有的性狀,逐漸與其他種類的魚靠近。這顯然并不是科研人員想看到的。

然后,科研人員又特地準備了三個模擬魔鬼洞環境的場地,并用沙漠魚的魚卵在搭建的場地進行孵化,希望這樣可以得出不一樣的結論。

令人意外的是,三個場地內所培養出的沙漠魚與原生場地的沙漠魚所表現出的性狀有所差異。比如在外形方面,兩者就有所差距。沙漠魚原本的性狀依舊無法保持,說明了實驗結果依舊不盡如人意。

根據結果我們可以得知,沙漠魚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是極強的,但是想要保持現狀也是極難的。想要讓它不至于消失,只有原始的環境才更加適合沙漠魚的生存。

所以科研人員只得放棄了「開源」的計劃。轉而加強保護沙漠魚原有的生存環境。

雖然,人工的干預增加了沙漠魚的數量,但其效果甚微,或者說,這根本就是現在的人類無法控制的。沙漠魚的生存狀況依舊堪憂。

為了使沙漠魚保持現有的生存水平,科研人員并沒有將沙漠魚進行轉移,而是采取定時觀察的方法。

就是避開沙漠魚的繁殖期,不過度打擾其生活的情況下對其進行觀察。一年僅僅下潛兩次,其余時間都將保護區封鎖。沙漠魚得到了全方位地保護。

要而論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環境是每一個人的責任。一邊費盡心思地去保護瀕危動物,一邊去破壞它本來的生存環境,這樣做招來的只有災禍。

只有所有人都意識到環境問題是大問題,才能真正做到人與其他各物種間的和諧統一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順應自然前進的方向,才能更好地保護生物多樣性,違背自然前進的方向,最后只有走向滅亡。

人類屬于自然,人類依附于自然,保護環境就是保護自己。希望所有人可以提高保護環境的意識,盡一份微薄的力,不要讓沙漠魚徹底地離開我們的視線。

馬桶里撒一把,不管多臟多厚的黃漬,輕松刷一刷就干凈,實用
2023/10/01
家裡砧板用久之后,別傻傻用洗潔精洗,教你1個小妙招,多放10年也不發霉
2023/10/01
火鍋店不願說的真相!離職員工坦言這「4種火鍋料」送他都不敢吃!快傳給你愛吃鍋的親朋好友
2023/10/01
你養的貓,能暴露你的「性格」,別不信
2023/10/01
秋天吃餃子,白菜、蘿卜靠邊站,這4種餡營養好吃,開胃又解饞!
2023/10/01
她出道29年14任男友,人前「玉女」人后大變樣,今45歲無戲可拍,無人敢娶
2023/10/01
[性☆生☆活]只有技巧還不夠!5個常見的性健康問題,男性需要盡早解決
2023/10/01
與男友低調穩交12年!51歲張惠妹「從未同框曬照」近期頻放閃 男友弟爆料「準婆婆已有動作」:好事近了
2023/10/01
男人「堅持」多久算健康?別自卑,大多人都能滿足
2023/10/01
識人術:一個人在傷害你之前,往往會有4個跡象,遇到了要警惕
2023/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