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蘆葦這種植物,生活在河岸或湖邊的小伙伴們一定會非常熟悉,很多人可能還會去過蘆葦蕩里捉過野雞、摸過鴨蛋,蘆葦的用處很多,它富含纖維因此被廣泛用于造紙業。但是你聽說過用蘆葦編織而成的浮島嗎,不僅如此,島上居然還有村莊,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在千年以前,印第安土著民烏魯族人為了躲避戰亂,乘船來到了秘魯的喀喀湖,然后用蘆葦編織了一個個浮島,目的是與外界隔離,免受敵人侵襲,這些蘆葦浮島厚度達到1.5米,由于浮力的作用,過去一直飄在湖面上隨波游蕩,但是現在已經用鐵錨固定在胡床上,其中最大的浮島有足球場一半大,而且每個島上都有蘆葦搭建的草屋,一些島上居然還建有教堂、學校以及商店,真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與其他印第安人不同的是,烏魯族人身材矮小,臉又圓又胖,屬于蒙古人種。專家們據此推測,他們的祖先大概于后冰川時代跨過白令海來到了美洲,從此安居落戶,繁衍生息。這里仿佛是蘆葦建成的微型世界,喀喀湖上不時有蘆葦船只經過,當從船上跳到浮島上時,你會感覺蘆葦地面十分柔軟,踩在上面整個人都會搖搖晃晃,空氣中彌漫著新鮮的蘆葦草芳香,給人一種與眾不同的體驗。
蘆葦是大自然賜給烏魯族人最好的禮物。除了用來建造浮島,他們還食用蘆葦的根莖,并用蘆葦來釀酒,雖然千年轉眼即逝,如今已經進入文明社會,但是依然有很多烏魯族人選擇在浮島上生活,他們守護著古老的傳統,向來訪的游客們訴說著祖先的豐功偉績,或許對他們來說,這種桃源般的生活正是他們一生所追求的夢想。小伙伴們又有怎樣的見解和評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