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發、茶幾、電視柜,作為客廳中傳統的三大件,幾乎是每個家庭必備的傢俱了。不過隨著生活方式的轉變,客廳的布局也在裝修設計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形式。比如傳統的電視柜,就被儲物柜式的背景墻代替了;再比如傳統的茶幾,也被越來越多人丟棄了。
像本期給大家帶來的這套案例,就舍棄了傳統的電視柜和茶幾這兩件傢俱。也正因為這樣,讓原本面積不大的客廳,立馬就得到了釋放,以至于一進門就表現出了極其開闊的視覺感,并且絲毫沒有對日常生活產生影響。
本案坐標北京,面積63㎡,屋主一家三口,有一個3歲的男孩。對于空間的需求, 屋主希望能給孩子一個較大的玩耍活動空間,并且衛生間要滿足淋浴、浴缸雙功能。同時,該有的儲物空間也要充足,為后期生活保留足夠的彈性。
原戶型為緊湊型三居室格局,再加上整體為L型結構,空間結構十分不理想。因此,為了優化現有的空間結構,布局上也做了一些針對性的調整。
結合屋主只要兩居室的需求,空間布局改造如下
1、拆掉客廳旁邊雞肋的書房,進一步提升客餐廳的使用面積。
2、打通兩個衛生間,合并成一個衛生間,并做干濕分離布局。
3、主次臥門洞全部做平移處理,在過道處延伸出一組家政柜。
當空間結構重組,以及舍棄掉茶幾、電視墻之后,一進門就營造出了極其開闊的視野表現。甚至可以不夸張地說,哪怕和100㎡的戶型對比,空間感也絲毫不差。
電視墻雖說做了簡單的留白,但一台移動畫框電視機配置,卻也成為了空間的一個視覺焦點。同時,頂面預留的投影幕布,也能隨時開啟家庭觀影模式,享受極致的視覺沖擊力。
入戶鞋柜設計在了進門一側,并與餐邊柜形成了一個整體。一來提升了空間的整潔與秩序感,二來也滿足了不同的儲物需求。除此之外,電視機旁邊的一組置物架配置,也方便了零食、繪本、玩具的收納。
當原有的書房拆掉之后,則臨墻增加了一組書架,既擴充了空間的收納能力,又方便了日常親子活動。尤其是給客廳搭配一張小體積的沙發后,更是讓孩子有了一塊寬敞的活動區。
餐桌緊鄰沙發布局,可以進一步提升生活中的互動性,并且一定程度上釋放出了更多的活動面積。巖板材質的餐桌,極具造型感的餐椅,既為空間增添了一抹精致的格調,又呼應出了現代時尚元素。
在廚房面積比較小的情況下,采用了開放式設計,一來可以讓空間更加通透,二來也優化了動線的舒適性。同時,餐邊柜的存在,也延伸了部分廚房的功能性。比如日常飲水、咖啡,就可在餐廳里實現。
U型的櫥柜布局,充分利用了每一塊空間,并在生活動線上做到了人性化。而純粹的白色調定位,也在整潔干凈中,間接性起到了提亮空間的作用。
來到主臥,床頭一圈單獨刷上粉色的乳膠漆,除了可以讓空間氛圍更加浪漫之外,也進一步提升了空間的層次感,并且還讓睡眠區形成了一個包裹感。而兩側極具造型感的床頭柜配置,也再一次呼應了時尚與精致。
由于臥室的門洞做了平移處理,衣柜則設計在了床尾,讓空間有了翻倍的收納能力,并且還保留下了舒適的過道空間。
次臥是孩子的房間,所以在設計上也考慮了成長性需求。比如樹屋造型的床、滑板造型的吊燈、以及各種卡通元素的穿插,就十分符合孩子的審美。再比如極簡的空間布局,就為空間保留下了更多的松弛度,讓孩子有了寬敞的玩耍區。
床頭兩邊的插座均按照1.5米寬的床來預留,方便后期二次改造布局。
衣柜與主臥室一樣,都是設計在了床尾處。這里有一個十分貼心的小細節處理,就是給兒童房安裝谷倉門,一是為了增強空間的趣味性,二是后期更換床時,也規避了平開門打開后容易碰到床尾的尷尬。
利用臥室門洞平移空間,設計的一組家政柜,算是讓空間面積得到了充分利用,并且由于緊鄰衛生間,所以無論是進出水,還是生活動線,都得到了優化。
考慮到原有的衛生間太過擁擠,直接將雙衛合成一衛,看似是一種浪費的做法,實際上卻極大改善了使用舒適性,并且還讓空間形成了干濕分離的結構。
濕區增加淋浴和浴缸功能,既滿足了屋主的需求,也提升了使用舒適性。而利用包管設計的壁龕,也方便了一些洗浴用品的收納。
本期案例就分享到這里,雖說是一套小戶型,但通過合理的改造和優化后,卻也完全做到了大戶型才有的空間體驗。所以同戶型的朋友,也可以來參考學習一下,還是挺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