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過兩套房子,發現這6處沒必要裝太好,不是誤導,而是經驗教訓
家庭裝修就像買衣服,越是華麗越容易過時,基礎款往往最耐看,回歸到根本功能后,發現實用才是最重要的。
自從裝過兩套房子,也讓我意識到好的裝修并不代表貴,尤其是對于內行人來說,裝修的性價比很重要,同樣的效果卻花更少的錢豈不更好?
這一期,塔塔就來和大家聊聊裝修中的6處沒必要裝太好的項目,不是誤導,而是過來人的經驗和教訓,大家可以做個參考。
01水電不做橫平豎直
說到水電,你一定會想到「橫平豎直」,這種做法的優點很多:
但是我并不建議你一味地追求「橫平豎直」,要知道水電是隱蔽工程,線路走得清晰確實重要,但耐用才是最重要的。
先不說「橫平豎直」所耗費的材料多、價格更貴、工期更長,其最大的缺點是管路拐彎的地方很多,而且必須做到90度,此時折彎外壁會出現「發白」的現象,實際上是因為過度拉伸造成的管壁變薄,用久了可能出現漏水、漏電的隱患。
建議:水電管線做「點對點設計」,節省材料和人工費,再結合「大折彎」,避免管線過渡拉伸,更耐用。
2、全屋不換窗
裝修新房要不要換窗?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備受爭議的,很多朋友覺得開發商送的窗戶質量不好,認為只有換窗了用得才放心。
其實現在很多開發商都用的是斷橋鋁,質量不會太差。而且,按照工程施工步驟來說,開發商是先做窗戶再做外墻保溫,按這個順序裝窗戶,保溫密封效果更好。
如果裝修后換窗,縫隙只能用發泡劑來填充,密封性會大打折扣,不一定能達到預想中的效果。
建議:若開發商裝的是斷橋鋁,質量還可以,是沒必要換窗的。若擔心隔音效果,可以后期增加密封條,隔音問題能改善不少。
3、陽台封窗用大推拉窗
陽台封窗是很有必要的,封窗后相當于把陽台納入到室內空間,可以增加使用面積。封窗后,家里的隔音效果也會提升很多,對于住在主干道、廣場附近的朋友來說,封窗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若陽台不封窗,不僅要面臨風吹日曬的問題,還很容易積灰,每次從陽台進入屋內,會把家里踩得很臟,把陽台封閉后就能避免這個問題了,打掃衛生會更輕松。
封窗的方式有很多,落地窗、推拉窗、平開窗等等,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呢?應該從價格、通風性、通透性這幾點來考慮,現在流行的大落地窗雖然好看,但是通風性很差,玻璃面太大也會有安全隱患。
建議:可以做大推拉窗,下半部分窗戶是固定的,保證了安全性,上半部分窗戶是大面積可推拉的設計,通風性更好。這種窗戶的價格也比大落地窗便宜不少,更省錢。
4、瓷磚不買品牌貨
現在國內的瓷磚工藝非常醇熟,很多品牌貨都是直接找代工廠,完全沒有必要追求品牌和進口產品。同樣的瓷磚,品牌貨比普通磚要貴很多,這就是品牌溢價。
選瓷磚只要看準質量,價格滿意、樣式喜歡,就可以入手。瓷磚的質量如何把控?記住六字口訣「掂敲看寫澆踩」:
掂:用手掂一掂瓷磚,同樣大小的磚,越重說明越密實,質量就越好。
敲:輕敲瓷磚聽聲音,若是聲音清脆,說明瓷化過程處理得好。
看:用眼睛觀察瓷磚的側面,胚體的黑點越少,說明質量越好。
寫:挑磚時帶個油性筆,在磚面上涂寫后用抹布擦掉,擦得越輕松、越干凈說明耐臟性越好。
澆:在瓷磚背面澆一點水,看水滲入進去的速度,越慢越好,
踩:把瓷磚放到地面上,腳踩在上面感受一下腳感,舒服的話就可以。
建議:瓷磚不買品牌貨,看到喜歡樣式的磚,就根據「掂敲看寫澆踩」六字口訣來把控質量。溫馨提示一下大家,盡量避免深色瓷磚,因為會顯得家里很壓抑。
5、吊頂做一圈石膏板
為什麼傳統的歐式、中式大吊頂,這幾年逐漸淡出普通家庭的視野了?原因有三點:
1、現在的房子層高普遍比較矮,做大吊頂會顯得更壓抑。2、復雜的吊頂會影響采光,讓家里看起來不夠通透明亮。3、做復雜的吊頂費錢,效果又不理想,性價比很低。如果家里裝修風格比較簡單,完全沒有必要做吊頂,可以直接用「石膏板走線」的法式來設計。具體方法是,第一層石膏板下吊20公分,第二層石膏板下吊16公分,中間差4公分,效果很有立體層次,既省錢也美觀。
建議:用「石膏板走線」做邊吊,雙層設計更立體、富有層次感,價格便宜。
6、廚房做磚夾櫥柜
現在常見的櫥柜主體材質,有細木工板、刨花板和中密度纖維板三種,無論是哪一種都屬于木材,耐用性和環保性都不如傳統的磚砌材質。
與其耗費精力去研究顆粒板、生態板、歐松板的好壞,不如直接做磚夾櫥柜,效果經久耐用,價格便宜,還不用擔心甲醛的問題。
而且,磚夾櫥柜比普通木質櫥柜更防潮,對于南方的朋友來說更加友好。做之前要提前做好布局規劃,水電插座、電器、水槽、拉籃、燃氣灶的位置都要確定好。
櫥柜主體做好以后,柜門直接按照尺寸定制,吊柜讓木工師傅打,同樣的面積比普通櫥柜能省至少三分之一的費用。
建議:櫥柜主體部分做磚夾,柜門定制,找木工打吊柜,環保又省錢。
文末討論:
1、以上6種設計,你有體驗過嗎?感覺如何?
2、在裝修中,還有哪些你比較推薦的設計,可以分享在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