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絨被輕薄柔軟,蓋在身上溫暖舒適,這些年頗受大眾喜愛。
如今市場上的羽絨被款式雷同,標價卻參差不齊,有的只賣幾百有的則上千,它們之間到底有何差別呢?我是在家里羽絨被換了幾次后,才發現這其中的奧秘。
今天結合我個人選購經驗和吃虧得到的教訓,來給大家聊一聊關于羽絨被的那些事兒!
無論何種被子,它的重中之重都在于內部填充物。目前市面上的羽絨被多數是以鵝絨、鴨絨填充為主,當然也會有少部分「羽毛被」,正因為填充物的不同,造就了羽絨被的價格差。
①鵝絨
貼近鵝腹部皮膚的絨毛,細膩柔軟又保暖,是業內公認的優質羽絨材料,也是價格最高的。鵝絨按品質不同又被細分為:珍珠白鵝大朵絨、珍珠絨、98白鵝絨、95白鵝絨。
②鴨絨
貼近鴨子腹部的絨毛,同樣具有細膩保暖的功效,常見的是90、95白鴨絨。相較于鵝絨的絨朵,鴨絨的絨朵小且飽和度低,保暖性和蓬松度不及鵝絨,而且處理不當會有異味。因此,它的品質和售價會比鵝絨低一些。
③羽毛(毛片)
鵝或鴨子、甚至是雞毛做填充材料,支撐力好,但保暖性與蓬松度都很差,是價格低廉且品質最低的一種填充材料。某些黑心商家會用羽毛冒充羽絨欺騙消費者,這點大家一定要警惕。
另外,還要注意3種劣質填充絨:
絨子含量是絨子在羽絨中所占的比重,簡單來講絨子含量=絨朵絨毛含量/內膽總含量,它的數值越高,代表被子內摻雜的雜質越少,保暖性越好。按新國標要求,羽絨被內絨子含量不得低于50%。
如今市場上的羽絨被絨子含量分為:90、95、95以上三種,90屬于標準,95屬優質,95%以上屬于人工二次挑選的精品絨,品質最高,價格也很美麗。
建議大家在選羽絨被時,注意看水洗嘜上標注的絨子含量,不要只看含絨量。
蓬松度指的是一盎司絨朵舒展后的體積,很明顯,填充的絨朵越大越飽滿,被子蓬松感越強。國內羽絨被上一般會對蓬松度有數值標注:500+、600+、800+等,500左右的是標準,600-800為優質,800以上基本就是頂級了。日常家用選700+左右的性價比最高。
國內選羽絨被愛看充絨量,充絨量越多保暖性越好;而外國人選羽絨被就比較講究,它們通常借助Tog值來衡量被子的保暖性。
TOG值指的是每平方公尺一瓦特的熱量透過被子時,被子上下溫差形成的比例,此項數值越高,保暖性越好。選羽絨被時可以自己衡量下這個指標,避免被坑。
羽絨被同樣的絨子含量和尺寸,但價格卻相差很大,多半是貴在了面料上。別小瞧面料,它的品質好壞會影響到睡眠質量和使用壽命。羽絨被殼常見的面料有三種:純棉、全脂纖維、混紡:
①純棉
高支高密加后道軋光等工序來保證防絨效果,面料細密柔軟緊致,親膚透氣,服帖性很不錯,目前受眾很高的一款面料,特別是歐美市場高端線,基本都采用的是純棉面料。
②全脂纖維
也就是純滌綸面料,面料柔軟靜音,印染后顏色漂亮。但是由于面料反面緯向是全聚酯纖維,不夠親膚透氣,服帖性和防絨性一般,靜電比較嚴重,通常用在普通跑量的羽絨被上居多。
③混紡
通常為聚酯纖維和棉的混紡,以國內目前主流的柔賽絲為例:
70%真絲與30%有機提絲棉的混紡面料,表層全棉,反面聚酯纖維,手感柔軟,蓬松度好,靜音、防絨效果也不錯,是目前近幾年比較主流的羽絨被面料,也是很多品牌公司的優選。但因為不是全棉,所以材質較細滑,與被套貼合度會稍差一點。
最終選哪種面料取決于個人喜好,個人建議大家選高支數純棉面料,防絨性好細膩度高,用著更舒服。
通過以上的內容大家不難發現,羽絨被價格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它的用料品質和整體性能。雖然價格高的不一定是百分百上等貨,但價格低的絕對有「用心不良」的嫌疑!如果要買羽絨被,千萬不能貪圖小便宜!
1、觸摸
觸摸羽絨被,檢查有沒有硬梗的感覺,衡量絨物含量是否達標
2、按壓
用手或整個身體壓在被子上,測試松軟蓬松度,好的羽絨被能在彈性與柔軟間達到平衡,每個格子間弧度均勻。
3、看聞
提起整個被子,逆光看羽絨均勻量,基本上會一目了然,最好也靠近聞一聞看有沒有異味。
4、抖
不斷抖動被子,看是否有跑絨、飛毛狀況,可別忽視這點,它關乎到羽絨被的面料和制作工藝好壞。
(文章原創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