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這一輩子,殺人無數,有些是錯殺的,比如呂伯奢,一心想著款待曹操,卻被曹操殺了。比如華佗,并沒有加害曹操之心,曹操怪他邀功自賞,也殺了。但有一人,一直都是曹操的心腹大患,曹操也看出此人非池中之物,但為什麼就是不殺呢?
這個人,不是別人,就是劉備。劉備此人半生飄零,當時沒有幾人看好劉備的前途,都認為他兵微將寡,難成氣候,能夠看出劉備非等閑之輩的,除諸葛亮、曹操之外就沒幾人了,諸葛亮為何看重劉備?
一、劉備有一張名片,上面寫著漢室宗親。
二、劉備有英雄之志,但無英雄之地,手下謀士只有糜竺、孫乾等寥寥數人,諸葛亮如果加入劉備陣營,必然會受到重用。
除了諸葛亮看好劉備之外,曹操及其手下謀士郭嘉、荀彧、程昱等輩,也都看好劉備。正因為曹操看好劉備,所以一心想除掉劉備,只恨找不到借口罷了。因為劉備在曹操賬下之時,施行的是韜晦之計。
程昱曾勸曹操殺掉劉備,曹操躊躇不定,郭嘉入,曹操便問郭嘉,該不該殺劉備。郭嘉的答案是:劉備乃是名士,殺了劉備,必橫披害賢之名,天下之士聞之,將裹足不前,誰來給明公定天下呢?除一人之害,而阻四海之望,不可不察。
曹操聽了郭嘉的話,就不殺劉備了。後來袁術起兵,曹操就令劉備跟著朱靈、路昭狙擊袁術于下邳北,誰知劉備扣下兵馬,不回去了。這個時候,郭嘉來見曹操,說:一日縱敵,數世之患,怎麼能放走劉備呢?曹操深感大事不妙,又令許褚、張遼領兵追擊劉備,結果劉備早已嚴陣以待,許褚、張遼無功而返。
那麼我們發現了一個問題,郭嘉前后在曹操面前的表態是不一致的,前面不讓曹操殺劉備,后面又不讓曹操放走劉備,殺不能殺,放不能放,那麼郭嘉到底想要曹操如何處置劉備呢?
事實上,郭嘉曾先后多次在曹操跟前提起劉備,說劉備是人杰,應該早做安排。曹操終于還是沒有聽懂郭嘉的意思,把劉備給放了。
那麼郭嘉的意思是什麼呢?小編同意歷史學家周澤雄的看法,劉備不能殺,不能放,怎麼辦?——軟禁。
可能這個話題有點敏感,曹操沒有領悟郭嘉的意思,最后放虎歸山,釀成大患。那麼曹操如果聽從郭嘉的建議軟禁劉備,會怎麼樣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當時曹操不殺劉備的原因,一如郭嘉所言,殺備一人,而阻四海之望,大大劃不來。當時的情況,天下大亂,諸侯并存,袁紹、袁術,兵強馬壯,虎視眈眈;馬騰、韓遂,擁兵自重,雄霸一方。
而曹操的實力正處于發展階段,與袁術、袁紹相比,差距何止千里。在這樣的形勢下,曹操是很渴望網羅天下名士為己所用,如果當時的曹操已經統一北方的話,那麼即便沒有郭嘉提醒,曹操也會殺掉劉備,永絕后患。
而郭嘉已然看清楚了形勢,知道什麼時候殺劉備,什麼時候軟禁劉備,而軟禁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除掉劉備,只不過要選一個更恰當的時機,不能貿然行事罷了。
再次,以劉備當時的窘境,很難引起敵人的重視,也包括曹操和郭嘉。曹操認為劉備即便跑了,又能怎麼樣?我要是想殺他,還不是易如反掌?
可惜,無論郭嘉還是曹操,都算不到劉備出逃之后,居然有一個頂級的人才會放棄農夫的美好生活,前來投靠劉備,讓劉備有了一飛沖天的可能。
這個頂級的人才,復姓諸葛,名亮,字孔明。自從此人出山輔佐劉備之后,曹操就再也沒有殺掉劉備的機會了。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