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宇宙的過程中,科學家們總能發現一些令人驚訝的相似性,比如宇宙結構與人類大腦神經網絡就具備很高的相似性。
這種相似性還引發了一個大膽的問題:我們是否生活在一個巨大的「大腦」中,或者更準確地說, 我們的宇宙是否具有某種形式的意識?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會改變我們對宇宙的理解,因為如果宇宙真的是一個巨大的神經網絡,那麼我們可能需要重新思考我們對生命、意識和宇宙本質的理解。
意大利的天文學家和神經外科醫生, 在最近的論文中發表了他們的聯合研究。
他們發現:如果我們將大腦神經網絡的尺度從1微米到100微米畫個圖,再把宇宙星系網絡的尺度從500萬光年到5億光年畫個圖,那麼這兩張圖上的細胞分布和星系分布規律,在數學上升完全相同的。
更進一步來看,神經網絡和宇宙網絡都充滿了惰性物質,前者是水,后者是暗能量,在神經組織中77%是水,而在宇宙網絡中72%是暗能量,這麼一看宇宙確實有可能是一個超級大腦。
然而盡管宇宙和神經網絡在結構上有相似性,但它們在信息傳遞速度上有著天大的區別:在大腦中,電信號以每秒半米到100米的速度傳播,這幾乎就是瞬間作用了,然而在宇宙中信息傳播的最大速度是光速, 也就是每秒30萬公里,這個速度在直徑930億光年的可觀測宇宙里就是龜速。
這種速度限制意味著,如果宇宙真的是一個巨大的大腦,那麼它的「思考」速度將非常慢,如果每個星系都是一個神經元的話,銀河系的感覺要等到 254萬年后才能被仙女座星系接收到。
盡管宇宙可能無法像大腦一樣 「思考」,但這并不意味著宇宙中不存在思考的實體,事實上物理學家已經提出了一個理論,稱為 「博爾茲曼大腦」,這是一種理論上可能存在的思考實體。
博爾茲曼大腦的概念,源于物理學家博爾茲曼的統計熱力學理論,他認為如果我們等待足夠長的時間,那麼宇宙中無序運動的粒子們將能組合成任何東西,甚至能組合成一個具備思考能力的大腦,因為構成人類大腦所需要的原子在宇宙中本就存在著,缺乏的只是特定的排列組合而已。
因此在時間無限的情況下,憑空出現的玻爾茲曼大腦是有可能存在的,這個「大腦」甚至可能會有一種生活在地球上的記憶,不過考慮到宇宙中的量子漲落,玻爾茲曼大腦可能只能存在幾秒鐘就會消散,從新變成無規律的粒子。
雖然我們還不能確定宇宙是否真的是一個巨大的大腦, 或者是否具有生命和意識,但這些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看待宇宙的方式。
雖然宇宙星系分布和大腦的神經元分布,可能純粹就是同一套物理定律下的產物,但考慮到人類從未真正破解過大腦, 也不知道意識產生的秘密,所以在未來漫長的「大腦嘗試研究大腦」的過程中,一定還會有更多新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