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新房時,我們總有很多渠道或方式。
有些渠道,別人已經踩坑,我們就要權衡利弊,優化調整而用。
有些方式,看似實惠完美,其實處處暗藏玄機。
比如說:今天分享的7個案例,就屬于典型的反面教材,錯一個后悔,錯上兩三個,輕輕松松損失七八萬。
相信你認真看完這些案例后,一定能從中學到干貨,裝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新房。
一、網上找設計師,遠程設計新房
網友@小蘑菇
網上找的設計師,真不靠譜,付了2500元的訂金,用了12天時間,就得幾頁ppt和幾張套圖…… 氣死了
作為深耕家裝16年的裝修人,可以明確告訴大家,遠程設計就是套錢,所有設計效果,在現實裝修時很難落地。
大家不妨試想一下,一個設計師,一不能 現場溝通,現場量尺寸,那他出的設計圖、效果圖、施工圖,一旦和戶型圖有出入,請問怎麼落地?二是裝修時,對接交底工作怎麼做?師傅理解錯誤,返工花錢誰兜底?
個人建議:設計師必須找當地的,原因很簡單,一是可以現場對接溝通;二是設計出錯后,第一時間能到現場解決問題;三是設計能落地。
二、陽台封窗,安裝落地大玻璃
網友@是阿嬌啊
落地玻璃用手一推就晃動,真是生氣,大約5.4平方,商家用的8mm玻璃……
看到這樣的案例,妥妥的反面教材,不出事則好,出事后分分鐘讓你 傾家蕩產。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是5.4平方的面積,用8毫米的鋼化玻璃, 本身就不符合國標。(下圖為最新國標)
其次是 盲目自信,居然相信商家信誓旦旦的終身質保。說得直白一點,一旦攤上了玻璃自爆,幾百上千斤的碎玻璃渣掉下去,砸傷人了,商家會承擔責任嗎?醒醒吧……
個人建議:定封窗時, 安全>實用>顏值,玻璃厚度要符合最大安全使用面積,鋁材厚度不低于1.8毫米。另外,平開窗要內開,外開有掉落風險。
三、開工就刷墻地固
網友@亓
開工第二天翻車,裝修公司就默默的把墻固刷完了,刷完后再拆墻,這刷的還有什麼意義[流淚][流淚]
倒不是我挑刺,而是這個時候刷墻地固真不行,水電開槽、拆改墻體、瓷磚施工……裝修時的浮塵飄在墻上, 刮膩子粘不牢,用一段時間后,膩子跟墻面脫落開裂,我找誰說理去?
因此,個人建議墻固在刮膩子的前一天刷,地固在貼瓷磚前一天刷。另外記得一點,刷之前記得清理灰塵。
四、廚衛用石膏板吊頂
網友@家有萌寶寶
當時腦袋熱,浴室用了石膏板……入住兩年就成這樣了……如果要換成集成吊頂的話,浴霸都要換了[流淚][流淚][流淚]
其它的不說,光是石膏板受潮,樓上漏水,膩子脫落 ,板材生霉,就夠自己糟心的了。
個人建議:裝修預算有限,建議用鋁扣板吊頂,100來塊錢一平方,防水防潮還耐用,而且檢修還方便。
預算寬裕,建議選蜂窩大板,縫隙少,視覺整體感看起來高端大氣。唯一的缺陷是有點小貴,檢修困難。
五、陽台客廳一定要打通
網友@一二三
這個新家陽台,剛裝完就后悔了,最近溫度爆冷,還碰上下雨……
我承認,陽台打通客廳大一圈,視野開闊通透, 但它不一定適合所有家庭。比如說北方區域,陽台打通后保溫效果差,供暖費漲得不要不要的;其次是只有一個陽台的家庭,打通后晾衣服也是一個問題,放在陽台顯亂,放在臥室飄窗,好像也不合理。
不打通陽台,功能彈性更大,比如洗衣機放在陽台,洗衣收納兩不誤。
晾衣架裝在一側,干凈整齊規范。
所以說,陽台跟客廳是否打通, 應該是根據家庭功能需求,區域氣候條件所決定,而不是盲目的跟風。
六、衣柜裝玻璃柜門
網友@艾菲鵝
花3k多裝的玻璃柜門,一放上衣服,真的不好看……一點都不高級。
客觀的說,玻璃衣柜門的卻高級,但是建立在衣服收納整齊規范的前提下。反觀現實生活,衣服顏色多樣,塞得滿滿的,臟亂差一覽無余。
而且,玻璃一摸就是指紋印跡,非常難擦。
因此,個人建議:房間面積夠大,建議選平開門,緊湊的話,建議用推拉門,材質可考慮pet門、木質柜門,膚感膜柜門不太好打理,入手之前請三思。
七、安裝流水線型燈
網友@成年往事
裝修的坑是一坑接一坑,花上千塊錢裝的流水燈帶,開啟晃眼,搞得家里跟酒吧一樣……
流水燈,說什麼科技感儀式感,說白了就是開燈流水關燈回流,幾天新鮮勁一過,就閑置了。再說那,家里搞得跟KTV、酒吧一樣…… 是不是有些過
況且,燈帶就是一個照明點綴,烘托氣氛的作用,搞些「花里胡哨」的流水燈,閃閃爍爍的「光污染」,不僅費錢,對眼睛也不又好。
所以說, 個人更建議去繁為簡,以主燈為主,線形燈、射燈為輔,滿足照明和基本的裝飾需求就可以了。
寫到最后,我想說的是, 沒有功能需求的裝修,建議都放棄,因為,新房是裝來居住的,不是花錢找罪受的,更不是拿來參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