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科普
奇趣大曝光
趣味科學
    
上過太空后,人類身體會發生「不可逆」變化,難道生命真源于宇宙
2023/07/26

人類對于生命起源的探索已經持續了數千年,除了認為生命起源于地球外,也有人提出: 生命可能源于宇宙。

因為 宇宙中存在水和有機分子。水分子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成分,而有機分子則是生命的基礎。實際上,科學家們已經在銀河系和其他星系中探測到了水的存在,同時在一些星際塵埃和隕石中也發現了有機分子的存在。這些發現表明,宇宙中存在生命起源所必需的化學物質。

除了具有這些基礎物質外, 宇宙龐大的星際云和行星系統,也可能存在適合生命的環境。一些行星跟地球一樣具有液態水和大氣層,這些條件有利于生命的誕生和發展。此外,一些類地行星和衛星也被發現有可能存在適合生命生存的條件。例如,火星表面有液態水的存在,而木衛二的冰層下也可能存在海洋。

科學家們在實驗中使用電火花模擬太陽系外星際云中的放電過程,已經成功合成了氨基酸等有機分子。這表明, 生命起源可能是一種自然過程,可以在宇宙中的特定條件下發生。這些證據都指向一個結果:生命可能起源于宇宙。

然而多名宇航員自太空歸來后,身體都發生了「不可逆」的變化,這讓我們難以再相信宇宙起源的說法。

宇航員的職業病

宇航員是指 在太空飛行器上執行太空任務的人員,他們的任務包括進行太空探索、執行科學實驗、維護和修復太空設備、參與太空站建設等。由于這些任務的復雜性,宇航員就必須具備健康的體格和心理素質,出色的平衡感和協調能力,同時還必須有淵博的知識和高超的技能。每一個宇航員相對于普通人來說,都顯得更健康更強壯。然而即使是這類精英人群,從太空返回后,卻還是不可避免的患上了職業病。

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是宇航員在太空中最常見的職業病之一。 在地球上,骨骼會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不斷受力,這種受力會刺激骨骼細胞生長和骨質生成。而在失重環境下,骨骼不再承受重力負荷,骨骼細胞的生長和骨質生成也會減緩,導致骨密度下降。此外, 失重環境下,骨骼負荷減輕,骨骼中的鈣離子和其他礦物質也會流失,加速了骨質疏松的發生。

研究表明, 宇航員在太空中呆一個月就會損失1.5%的鈣質,相當于地球上的人10年的損失量。這種快速的骨密度喪失會導致宇航員在返回地球時出現骨質疏松和骨折等問題。因此,保持骨密度對于宇航員在太空中的健康至關重要。

為了避免骨質疏松的發生,宇航員需要進行一系列的骨密度維持訓練,例如進行運動和使用特殊的運動器械。此外, 宇航員還需要在太空中補充足夠的營養,例如鈣、維生素D等,以促進骨骼健康。這些措施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骨密度喪失的問題,但并不能完全避免骨質疏松的發生。

對于已經發生了骨質疏松的宇航員,目前還沒有能夠根治的方法,也就是說這種損傷是永久性不可逆的。這也讓人對宇航員這個職業萌生出更多敬意,為了太空探索,他們為人類付出太多了。

太空性近視

除了骨質疏松,宇航員的眼睛也會出現問題。宇航員通常都是飛行員出身,他們的視力良好,飛行中甚至能發現遠處的小鳥。但 在失重環境下,宇航員的頭部沒有重力的牽引,使得眼球內部的液體在微重力環境下不斷漂浮、流動。這種流動會導致眼壓增加并且造成晶狀體的變形,從而導致近視。研究表明, 在太空中,宇航員的眼壓會增加約25%,晶狀體厚度會減少約5%,眼軸長度會增加約1%。這些變化會導致宇航員出現近視和其他視力問題。

一項研究發現, 在總共33名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中,有6名出現了太空性質近視,并且其中4名宇航員的近視程度超過了100度。此外,一些宇航員在返回地球后會出現視力恢復緩慢或者不能完全恢復的問題。

為了預防太空性近視,宇航員需要進行一系列的視力保護措施,例如使用特制眼鏡和進行視力鍛煉等。此外,宇航員還需要進行定期的眼部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并處理任何眼部問題。這些措施可以幫助宇航員保護視力,減少太空性質近視的發生。

肌肉萎縮

晶狀體變形只是冰山一角,真正讓宇航員痛苦的是重癥肌無力。 在失重環境下,宇航員的肌肉不再承受地球上的重力負荷,這會導致肌肉負荷減輕,肌肉的大小和力量會逐漸下降,這種現象被稱為肌肉萎縮。研究表明,在太空中,宇航員的腿部和臀部肌肉品質會下降20%至30%,而背部和腹肌的肌肉品質會下降10%至20%。這些變化會導致宇航員在返回地球后出現體力衰退和運動能力下降等問題。 長期的肌肉萎縮會使得宇航員的骨骼和心血管系統負擔加重,增加出現骨質疏松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此外,肌肉萎縮還可能導致宇航員在晚年出現重癥肌無力等疾病。

這還是宇航員穿好宇航服,做好了防護措施的結果。如果肉體暴露在太空中,那麼太空輻射、極端溫度等傷害將是宇航員承受的萬倍以上。如此惡劣的太空環境,為什麼還有人堅持生命起源于宇宙呢?這還要從地球生命的進化說起。

生命的起源

傳統觀點認為, 地球上的水來自地球本身,在原始海洋中誕生了最早的生命——古細菌。但宇宙起源論的支持者認為,地球上的水乃至生命,其實是外來的。

保守派認為是彗星為地球帶來了豐富的水和最早的古細菌。 彗星的成分主要由冰、塵和氣體組成。其中,彗核的主要成分是冰,包括水冰、二氧化碳冰、一氧化碳冰和甲烷冰等。這些冰在彗星靠近太陽時會蒸發,釋放出塵埃和氣體,形成彗尾和彗發。 彗發主要由水蒸氣和塵埃組成,而彗尾則主要由離子和氫原子組成。

古細菌在寒冷的時候會選擇休眠,溫暖的時候又會蘇醒。 這種休眠模式就被認為來源于其祖先,即被彗星冰凍起來的古細菌。此外許多微生物強大的生命力似乎也說明了這一點,根據科學研究,如水熊蟲等微生物不僅可以在熱帶和深海生存,甚至在火山口和真空中也能保持活躍。寒冷、炎熱、缺氧、輻射等都無法影響它,不想活了還可以隨時隨地進入假死狀態。可以說 「太陽不爆炸,它們不會掛」。微生物的這種特性也被認為是出廠設置,來自于他們需要在星際空間長途跋涉的祖先。

保守派都拿彗星當起源了,激進派干脆就認為生命實際上是外星文明撒下的種子。 外星文明使用某種飛行器來到地球,丟下古細菌作為生命的種子后離開;或者干脆彗星就是他們的播種機。但這種說法缺乏考證,目前也暫時只是一種猜測,畢竟如果幾十億年前就有遠超人類文明的外星人,它們播種了這麼多年,人又去哪兒了呢?

結語

作為地球上的生物,人類對于生命的起源一直存在著濃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個問題困擾了人類數千年,但正是這個未解之謎,激發了人類不斷探索宇宙的決心。宇 航員們用自己的身軀,去承受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和折磨,為我們帶回了宇宙中最寶貴的數據,這是我們永遠無法忘記的貢獻。

雖然人類已經進入太空的歷史很短,但我們對于揭開生命起源的謎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未來的宇航員、天文學家、海洋學家、生物學家們需要共同努力,才能更深入地探索太空和地球,解開更多未知的謎團。如果有一天,人類終于揭開了生命的謎團,我們也不能忘記這樣一群貢獻巨大的宇航員,他們為我們帶來了無盡的希望和可能。

測試兩只狗狗遇到緊急情況的反應...要被第二個的表情笑死!
2023/10/01
以登上紅館舞台為目標!TVB小花發展歌唱事業,父親離世成遺憾
2023/10/01
「忽悠」我養邊境牧羊犬的人,你們真把我害苦了
2023/10/01
貓咪聽到主人回家,立馬掀開門簾迎接,站的跟個小人似的
2023/10/01
馬桶里撒一把,不管多臟多厚的污漬,一沖就干凈,省錢又實用!
2023/10/01
張柏芝三胎兒子「名字」曝光!謝霆鋒「石化」了,王菲「臉都白了」!
2023/10/01
電風扇上掛一個口罩,真是厲害了,連空調都不用開了,省錢又實用!
2023/10/01
狗狗「四仰八叉」躺地上,原來暗示了這些「信號」
2023/10/01
馬桶里撒一把,不管多臟多厚的黃漬,輕松刷一刷就干凈,實用
2023/10/01
家裡砧板用久之后,別傻傻用洗潔精洗,教你1個小妙招,多放10年也不發霉
2023/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