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家位于 上海一個 老小區,
室內使用面積 40㎡的 1室1廳,
卻擠了 3代人:幫忙帶娃的 姥姥、辛苦工作的 媽媽和在上小學的 女兒。
3個人生活習慣和思想差異很大,
所以在這 擁擠不堪的家里,
充斥著各種 矛盾摩擦、 不便!
1、睡覺地方不夠
孫女和姥姥 共住抽屜床,
白天收起、晚上拉出很麻煩;
媽媽每天加班回家很晚,
只能在客廳的 沙發上湊合。
2、學習問題
女兒和媽媽 共用一張書桌,相互干擾;
3、廚房太小
因家中 無餐廳,
只有將櫥柜台面的一端當餐桌,
以至于冰箱只能和鋼琴一起,
被安放在客廳的角落里。
4、衛生間無分離
衛生間 干濕不分離,
三個人早上經常上演 洗漱&上廁所的爭奪戰!
改造前(左)改造后(右)
玄關只有不到 1.5㎡的大小,
進門左手邊做了一個 開放式布藝鞋柜(從鏡子里能看到),
另一側墻上安裝了 掛鉤,
可收納常穿 外套、雨傘、包包。
緊挨著掛鉤的 鏡子,
原來是衛生間的門洞,
如今封起來定做了 雙面柜,
吸塵器等 清潔用品全都收入其中!
因為 姥姥1日3餐都要 在家做著吃,
設計師大膽地將扔掉客廳沙發,
將 廚房延伸和起居室合并!
4m的櫥柜+電器柜+島台,
不僅讓做飯 得心應手,
一家三口也有了寬敞用餐的地方!
起居室被打造成一個 多功能室。
書柜與 廚房連成整體,
在島台延伸出來的 巖板桌面上,
閱讀、用餐都可以!
書柜的一些 格子裝了 發光燈,
全是設計師 手工制作,
創意又溫馨!
閱讀區對面就是 琴房+mini洗衣房,
洗衣機收進 置物架里,
很省空間,
打開 可折疊的台面還能熨燙衣服!
琴房上方裝了 投影布,
吃飯時還能一起看喜愛的影視!
比電視的觀感更棒~
打開 書柜中間的門,就可以進入臥室了。
整個屋內 地面抬高30cm,
充分利用腳下空間做了 儲物柜。
為了使家里3個人都有 獨立的睡眠空間,
設計師把臥室用 中空隔音移門,
分隔成了 3部分~
白天不睡覺時就 打開移門,
頓時 連成一大間,
陽光滿滿、便于活動!
不僅如此,設計師調查發現:
每天都是 姥姥最早睡,而且 覺輕易醒; 女兒第二個睡, 媽媽經常加班 最晚睡!
所以按這個睡眠順序,
將姥姥的睡眠區安排在 最里面,
女兒 居中、媽媽在 最外面!
媽媽的 辦公桌和女兒的 學習桌,
則被藏進了各自臥室的 大衣柜里。
關上移門互不影響,
打開時,可以輔導孩子或交流。
知道女兒 愛畫畫、媽媽也擅長,
設計師便在臥室 過道的墻面上,
做了 鋼化玻璃磁性墻,
娘倆盡情涂鴉、開心極了!
姥姥的臥室還特意加了 洞洞板,
可掛曬洗的小工具,
向陽的飄窗則可以晾衣服~
洗衣區
衛生間的改造也超贊,
實現了 洗漱、廁所、淋浴、洗衣四分離!
洗漱區
這樣當一個人上廁所時,
其他人照樣可以 洗漱、洗衣或洗澡,
互不影響!
淋浴區一角設了個 三角形水池,
方便洗拖布;
墻上的 壁龕,
則用于收納紙巾和洗浴用品。
由于 合理的設計與改造,
曾讓女主一家 心煩矛盾沒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種生活里的 小歡喜,這大概就是 設計的意義吧~
由衷地為設計師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