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科普
奇趣大曝光
趣味科學
    
全球變暖是假的?天文學家研究表明:地球其實正在遠離太陽
2023/08/03

許多年來,全球變暖和溫室效應總是經常出現在我們的視野里, 一年比一年更熱的夏天似乎也從側邊證明了這兩件事的真實性。

然而根據天文學家的測量,地球其實正在逐漸遠離太陽。

之所以能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因為太陽始終在進行核聚變反應向外釋放能量,而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 品質和能量其實是一種東西,有能量釋放就一定伴隨著品質的減少,只不過大多數情況下我們觀測不到這種細微的品質變化而已。

然而太陽作為太陽系內最大的能量源,細微的品質變化也足以影響到地球,在太陽100億年的漫長歲月中,它會因為核聚變而虧損0.1%的品質,這點品質就相當于一個木星或者318個地球,與品質虧損一并到來的,還有太陽本身品質的下降。

根據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太陽的品質和引力強度是成正比的,品質下降的同時引力強度也會下降,最終導致包括地球在內的所有太陽系天體都會遠離太陽,即公轉軌道半徑增加, 而地球遠離太陽的速度是每年6厘米。

除了能量釋放導致的引力變弱讓地球遠離太陽外,地球和太陽之間的潮汐力也會影響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這是因為太陽的自轉周期短于地球的公轉周期,即27天少于365天,在這種情形下太陽快速自轉產生的額外的潮汐力會作用到地球身上, 讓地球以每年0.0003厘米的速度遠離太陽。

不過有一說一,上面這兩個正在讓地球遠離太陽的力其實并不嚴重, 因為地球每年近日點和遠日點的距離差就長達500萬公里,區區每年幾厘米的遠離幅度根本不會損傷到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平衡關系。

真正能顯著影響地球和太陽距離的,只有來自其他星球的擾動。

比如很多天文學家都認為太陽和宇宙中大多數恒星系統一樣,應該還有一個伴星存在,即我們的太陽系應該是應該雙星系統,只不過另一顆恒星的公轉軌道半徑太長,要很久很久才能來到太陽系內側一次,這就導致人類文明至今沒見過這顆伴星。

如果未來某一天這顆假想中的伴星突然回歸,那麼太陽系內行星的引力格局勢必會受到極大的擾動, 因為伴星就算品質再小,也是個紅矮星,品質也都要比太陽系所有行星和它們的衛星加起來還多,它對太陽系行星公轉軌道的重塑,不亞于一次重新洗牌。

今天地球上越來越熱的環境,老實說人類真的要負很大責任, 因為所處的這個地質紀年屬于兩次冰河時期中間的間冰期,按理來說是不可能變得很熱的,幾百年前的明朝時期就還發生過小冰期呢,全球氣候真正不可逆的變化其實也就發生在近200年時間里。

近兩個世紀以來工業革命和大機器的出現,讓人類文明實現了生產力躍升,同時人造溫室氣體也在這200年來快速積累并最終顯著影響到了地球氣候,而氣候不像氣象或者說天氣一樣可以在短時間內改變,氣候的變化是一個長期且很難被逆轉的過程。

人類差不多用了兩百多年才讓全球變暖成為氣候變化的主流,同樣也要用相當長時間才能減緩甚至是逆轉全球變暖的趨勢。

不過更多的科學家相信,在氣候惡化到不適合人類生存之前, 人類文明可能就已經不在地球上生活了,而沒有了人類的地球也將逐漸恢復到之前的生態水平。

硬度不夠,就喝枸杞?錯了!想增強自己的持久力,伐地那非來助攻
2023/09/22
男人堅持「時間」不夠長?或是缺少了這5種營養素
2023/09/22
《斯通納》:普通人為什麼一生平凡的"真相",全寫在了這個故事里
2023/09/22
男子釣上一條大魚正欣喜 下秒鱷魚「不爽獵物被搶」爆氣衝上岸!
2023/09/22
《山茶文具店》:日本治愈小說,撫平你都市生活的「缺口」
2023/09/22
不管房子有多大,門前不要有4樣東西,這可不是迷信!
2023/09/22
銀行發通知:這3類銀行卡會被注銷,卡里有錢也沒用,趕緊看看
2023/09/22
家有藍色口罩的注意,再忙也要知道這幾點,現在清楚不遲,看完叮囑家人
2023/09/22
不管房子有多大,門前不要有三樣東西,這可不是迷信!
2023/09/22
買食用油時,只要油桶上有這幾個字,不管多便宜,全是優質好油!
202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