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劉徹是西漢的第七位皇帝,也是西漢歷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他在位54年,開創了「武帝中興」的盛世,對外擴張疆域,對內改革政治,促進經濟文化的發展,奠定了漢朝的基業。然而,漢武帝的晚年卻并不平靜,他先后遭遇了「巫蠱之禍」和「七國之亂」,導致他的太子和長子相繼去世,他的其他兒子也多有不幸。在這樣的情況下,漢武帝為什麼偏要選擇年僅八歲的幼子劉弗陵為繼承人呢?這其中有著怎樣的故事和考量呢?
漢武帝一共有六個兒子,他們分別是:
長子劉據,母親是皇后衛子夫,元狩元年(前122年)被立為太子,原本是漢武帝的繼承人。
但是在征和二年(前91年),因為被江充等人誣陷為巫蠱之事的主謀,而與漢武帝反目,起兵造反,失敗后自盡,被追贈為戾太子。
次子劉閎,母親是王夫人,元狩六年(前117年)被封為齊王,但是在元封元年(前110年)早逝,無子,國除。
三子劉旦,母親是李姬,元狩六年(前117年)被封為燕王,為人聰明博學,但是也有野心,想要繼承皇位。
在戾太子死后,曾經上書求入宿衛,被漢武帝拒絕并削去三縣。在漢武帝死后,又與上官桀等人謀反,失敗后自盡,被追贈為刺王。
四子劉胥,母親也是李姬,元狩六年(前117年)被封為廣陵王,為人奢侈放蕩,好倡樂游逸,不受漢武帝喜愛。在漢昭帝即位后,覬覦帝位,多次使用巫師詛咒漢昭帝和漢宣帝,事發后自縊,國除。
五子劉髆,母親是李夫人,天漢四年(前97年)被封為昌邑王,其舅舅李廣利曾經想要立他為太子,但是因為謀反被殺,劉髆也失去了繼承資格。在后元元年(前88年),即漢武帝去世的前一年,劉髆病死,其子劉賀繼承王位,後來被霍光立為漢廢帝,不久被廢黜,國除。
六子劉弗陵,母親是趙婕妤,太始三年(前94年)出生,是漢武帝最小的兒子,也是最受寵愛的兒子。后元二年(前87年),被立為太子,同年即位為皇帝,是為漢昭帝,由霍光等人輔政。
從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漢武帝的六個兒子中,只有劉弗陵沒有遭遇任何不幸,而且得到了漢武帝的寵愛和信任。 那麼,漢武帝為什麼偏愛劉弗陵呢?有以下幾個原因:
劉弗陵的出生有著特殊的意義。
據《漢書·昭帝紀》記載,劉弗陵出生時,漢武帝已經二十九歲,而他的長子劉據也已經七歲,被立為太子。劉弗陵是漢武帝在這個年齡才得到的第二個兒子,因此漢武帝對他十分高興,賜給他「鉤弋子」的名號,意思是「鉤住了兒子」。
劉弗陵的母親趙婕妤也因此得寵,居住在鉤弋宮中。另外,劉弗陵還有一個傳說,就是他和上古的堯帝一樣,都是懷胎十四個月而生,因此被認為是有天命之子,有堯母之門。這些都使得劉弗陵在漢武帝心中有著特殊的地位。
劉弗陵的性格和才能符合漢武帝的期望。
劉弗陵從小就表現出了聰明伶俐、體格健壯、勇敢果斷的性格,很像漢武帝年輕時的模樣。漢武帝對他寄予了厚望,認為他能夠繼承自己的志向和才能,成為一位英明的君主。
漢武帝曾經對劉弗陵說:「汝當為天子,必能光宗耀祖。」劉弗陵也沒有辜負漢武帝的期待,他在即位后,雖然年幼,但是卻能夠識破讒言,平定內亂,委任賢臣,恢復國力,開啟了「昭宣中興」的局面。
劉弗陵的母親和兄弟都沒有威脅到他的繼承權。
劉弗陵的母親趙婕妤,雖然是漢武帝的寵妃,但是卻沒有像呂后那樣,有著強大的家族勢力和野心。漢武帝為了防止她干涉朝政,甚至在立劉弗陵為太子后,就將她賜死,使得劉弗陵成為了孤兒。
劉弗陵的兄弟們,也都因為各種原因,失去了繼承皇位的資格。劉據因為巫蠱之禍而死,劉閎和劉髆早逝無子,劉旦和劉胥都有野心,想要奪取帝位,但是都失敗了,被追贈為刺王和戾太子。因此,劉弗陵沒有遇到任何來自母親和兄弟的阻礙,順利地繼承了漢武帝的皇位。
劉弗陵的立太子得到了漢武帝的親信和大臣的支持。
漢武帝在晚年,身邊的親信和大臣都是他信任和重用的人,他們對劉弗陵的立太子都表示了贊同和擁護。其中最重要的是霍光,他是漢武帝的左右手,掌握了朝政大權,也是劉弗陵的師傅,對他有著深厚的感情。
霍光曾經勸說漢武帝立劉弗陵為太子,說:「太子據不可,燕王旦不可,廣陵王胥不可,昌邑王髆不可,惟鉤弋子可。」漢武帝聽從了他的建議,立劉弗陵為太子,并且讓霍光輔佐他。在漢武帝死后,霍光忠心地為劉弗陵處理了朝政,平定了七國之亂,抵御了匈奴的侵擾,使得劉弗陵能夠安心地成長和治理國家。
漢武帝六個兒子中,只有劉弗陵符合了漢武帝的期望和要求,也得到了漢武帝的寵愛和信任,以及漢武帝的親信和大臣的支持。因此,漢武帝偏要立幼子劉弗陵為繼承人,是有著充分的理由和考量的。劉弗陵也沒有辜負漢武帝的厚望,成為了一位明智的皇帝,為漢朝的繁榮和穩定做出了貢獻。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