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聽說過「湖廣填四川」這一說法,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個說法是因何而來。有傳聞說這跟張獻忠小時候被四川人欺負有很大關系,但傳聞歸傳聞,事情真相到底如何呢?
在明末之時戰亂紛紛,明朝統治者也是各種奇葩,沒有一個上道的,他們的無能造成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整個天下已經呈現了十分混亂的局面。當時有一個嚴重的現象,便是人口大幅度下降,要說起最突出的地方當屬四川,到底為何會出現如此局面?在1644年的時候,張獻忠來到了四川建立政權,但是當時此地還是存在各種明朝殘余勢力的不斷反抗,這讓張獻忠陷入頭疼,這也讓四川迎來了萬劫不復的局面。
當時張獻忠到處尋找明朝勢力為何久居不散的原因,經過他再三思索最后將問題歸結到了當地讀書人的身上,他認為這些反抗勢力之所以冥頑不靈是因為受到讀書人的吹捧挑唆,于是張獻忠便命人嚴格把控讀書人,他發布了科舉令。憑借著各種由頭大肆殺害讀書人,有些人十年寒窗苦讀迎來的卻是無妄之災。你以為張獻忠會殺完讀書人便就此作罷,那你就大錯特錯了。他為了給殘余分子留下后路,張獻忠對讀書人下手之后便又開始轉向多地老百姓,實施屠城計劃。他首先殺雞儆猴以成都開始著手,帶著自己的部下不管不顧沖向成都城內。他們殺人不眨眼,不管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主要是活物他們提刀便殺。
頓時城內變成人間地獄,火光四射,血流成河,百姓苦不堪言,面對這些手無寸鐵之人的慘叫痛哭,張獻忠不僅不就此罷手,反而激起他更加殘暴的內心。他下令,如果哪個士兵因此手軟漏殺,下場便是抽筋扒皮。士兵也見識到張獻忠的殘酷無情,為了保命他們每一個都不敢懈怠,仔細搜查不放過任何可以藏身的地方,城內人殺完便在城外繼續追殺,總而言之不能放過任何一個活的東西。
後來事情發展的越來越殘酷,張獻忠已經不僅僅單純地殺害百姓了,他制訂了一個論功行賞的制度,如果誰殺了一人,便將尸體的耳朵手掌和耳朵鼻子割下來帶回去論數量多少來論功行賞,人死都不留一個全尸,可以說殘酷至極。由于城鎮遭受大量的屠殺,尸體成山,很快便腐爛。隨后便爆發了嚴重的瘟疫,就算有漏網之魚也難逃一死,可以說,他們所經之地寸草不生。最后在《紀事略》中曾有記載張獻忠曾經屠殺百姓多達四五百萬。
張獻忠殺人成性,殺紅了眼。他已經不滿足只殺百姓了,甚至對四川籍貫的士兵也痛下殺手。士兵們沒想到自己如此賣力還是難逃一死,多少跟隨張獻忠的手下最后死在了自己人手下,不僅僅殺,還殺的方式殘忍。有史冊記載,由于大面積的屠殺造成糧食顆粒無收,張獻忠的軍糧問題又陷入棘手境地,于是張獻忠想到了一個更加殘酷的方式。俗話說肥水不流外人田,張獻忠把殺了的士兵的尸體做成腌肉來充當軍糧。昔日一起并肩作戰的兄弟,變成了一日三餐的吃食,可以想到張獻忠已經完全泯滅了人性。
最后張獻忠將魔爪伸向了當地的官員,即使當地的官員順從他維護他,他認為這些官員虛以委蛇,他一個都不能放過,照殺不誤。據說當時當地官員有將近一千人,後來經過張獻忠屠殺此地只有二十多人,他每日都殺,後來演變成了一種習慣,不殺不痛快。張獻忠走后人口本來就銳減,後來四川又屢次遭受戰亂,人口數量就更加少了。天府之國變成了人間地獄。張獻忠殘暴成性,手上沾滿了無數人的鮮血,注定他的結局是不得善終。
果然在西充鳳凰山,張獻忠被清和碩肅親王豪格給殺死了,這個殺人不眨眼的大魔頭終于見了閻王。可是當時清軍到成都時,發現成都已經只剩下了20多戶人家。後來清朝建立,派了一名政府官員前來任職,官員到了成都一看,發現這里已經是荒無人煙,哪像昔日繁盛的天府之國。他立即上奏給康熙皇帝稱此地幾乎無人煙,已經沒有人間的樣子了。
結語:康熙見狀便立即思索解救之法,後來便決定實行遷移政策:湖廣填四川。只要有人自愿前往四川便賜良田并且終身享有。盡管大面積遷移,卻還是花費了將近百年時間才恢復如初。可見張獻忠一人造成了多大損失,多少無辜之人慘死在他的刀下。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