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宇宙的路上有一個未解之謎始終繞不開, 那就是和外星文明相關的問題。
近一個多世紀以來人類想象過無數次外星人的形象,從火星人到小綠人再到可能存在的硅基生命,但目前為止它們都還局限在科幻作品里,真實的宇宙中別說外星人了,就連外星微生物都沒發現過,整個宇宙似乎只有人類存在。
物理學家費米也許是最早意識到這個現象不正常的人,在他看來就算銀河系中的智慧文明宇航速度只有光速的千分之一,那麼只要它們比人類早誕生幾百萬年,以光速千分之一的速度也早就已經把足跡遍布銀河系了。
然而事實卻是銀河系一片寂靜,這種理想和現實的巨大反差讓費米的思考延伸出了費米悖論:即宇宙中如果真的存在外星文明,為什麼我們還沒發現它們?
關于這個問題,我們最熟悉答案的是劉慈欣的黑暗森林理論,他認為宇宙中資源有限而文明擴張無限,所以宇宙早就是存量博弈狀態了,任何一個文明都不敢擅自暴露自己的位置,否則就會招來殺身之禍。
這個解釋目前被稱為光速水洼理論,大意是說宇宙中的星系太多宇宙本身也太大了,在可觀測宇宙直徑930億光年至少擁有2萬億個星系的情況下,假設其中有若干個均勻分布的外星文明存在, 那麼它們在發展的路上肯定會遇到光速限制。
所謂光速限制,就是光速最快只能達到每秒30萬公里,而宇宙中的恒星彼此之間至少隔著數光年距離,就算以光速前進也得好幾年,橫跨整個星系的話就得幾十萬年甚至幾百萬年,由此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這個文明會因為擴張范圍的加大而分裂,最終覆蓋一個幾千光年的范圍,等到這個范圍內的資源耗盡后,整個文明就在宇宙中消失了。
把這個理論套用在人類文明身上的話,未來我們會先殖民開發太陽系,然后以太陽系資源為跳板前往最近的比鄰星,到時候比鄰星和地球一來一回長達8年的通訊延遲,將讓比鄰星人類和太陽系人類分裂成兩個文明, 更重要是由于比鄰星只有2顆行星資源有限,所以比鄰星的人類文明將被迫再次向其它恒星擴張。
一次次在資源緊張條件下的擴張,會讓整個文明越來越分散,抗風險能力越來越弱,最終整個文明都將像風中飛沙一樣居無定所搖搖欲墜,最可怕的是這種反復的擴張,到最后看去也只是覆蓋了幾千光年范圍,連銀河系的一條旋臂都還沒出去。
當這種光速限制下的無意義擴張越來越多的時候,整個宇宙中的文明就會一個個消失,等到人類文明觀察宇宙的今天,自然就只能看到一片寂靜了,最重要的是人類文明未來也很有可能重復這一過程, 因為光速確實是不可超越的,而資源確實也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