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趣闻历史
民國轶事
三國風雲
歷史名人
野史分享
古墓文物
後宮秘史
历代皇帝
史料记载
韓劇韓星
民間故事匯
金庸武俠传
詩詞文化
全部
    
揭開永樂大典的謎團:西方至死不說的秘密,一本價值超3200萬
2023/11/09

明朝第一個皇帝朱元璋非常重視科舉、文化、書籍和教育,他的兒子朱棣也繼承了這種重視。朱棣意欲編纂一部大型類書,他讓解矜等人撰寫《永樂大典》,并有一百多位高級知識分子參與其中。

在初稿完成后,朱棣對內容感到不滿意,于公元1405年再次指派解矜等人進行修訂。經過長達六年的修訂,于公元1409年,《永樂大典》終于完成,全書共有22000余卷,含有三億多漢字。這部著作被稱為中國古代類書制作的典范,并保存了中國珍貴的典籍。

然而,正本功竣,重新抄錄后,卻不小心遺失了,目前我們所見的都是副本的殘卷。幾百年來,經過各種戰火硝煙,這些副本遭到盜賣、破壞等,只有約400余冊保存在中國境內。

2002年,國家圖書館開始修復《永樂大典》,并于2018年完成了修復任務。修復順利完成后,部分珍品開始向公眾展示。通過學習閱讀古籍史料,有助于理解中國傳統文化,傳承文化至關重要。共同閱讀這些古典名著,是后代傳承文化的最好實踐形式之一。

然而,《永樂大典》的消失一直是西方不愿提及的一個秘密。據說,這部巨著的內容包含了許多與西方文化、歷史和科學等領域相關的知識,而西方國家不希望這些知識傳播出去。因此,他們一直保持沉默,不愿承認《永樂大典》的存在。

《永樂大典》最初的目的是為了收集整理中國的文化和知識,以便后世能夠從中汲取智慧和經驗。然而,這部寶貴的著作卻無法得到完整保存和傳承,著實讓人惋惜。幸運的是,經過修復后的《永樂大典》重新展示給公眾,人們可以通過閱讀這部古籍,更好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及其貢獻。

通過閱讀《永樂大典》,人們可以了解到明朝時期中國的科學、文化、歷史和其他重要領域的發展和成就。這部著作的修復和展示,為后代傳承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實踐形式。我們應該珍惜這些文化遺產,并通過學習研究,將其智慧傳承下去。

用這幾種方式「遛狗」,就是想要了它的「命」,你犯過嗎?
2023/12/09
狗狗挑食怎麼辦?教你4個簡單有效的辦法
2023/12/09
為什麼拉布拉多這麼受歡迎?這幾個原因,太真實了
2023/12/09
小奶貓認主人的表現?小奶貓多久能斷奶?
2023/12/09
他健身4年,17歲就練出了強壯肌肉,身高只有160cm,怎麼回事?
2023/12/09
18歲女孩高喊:最討厭弟弟,台下媽媽淚流滿面,觀眾:心疼弟弟
2023/12/09
這一年,你累嗎?
2023/12/09
小夫妻抱熟睡女兒乘車,全程「無人讓座」,寶寶這一舉動讓人心疼
2023/12/09
女子古玩市場20元買了件肚兜,鑒定專家得知她穿過后驚道:你膽子可真大啊
2023/12/09
一家四口即將搬進新房,3歲女兒突然大哭,竟說這房子是弟弟的,父母當場愣住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