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1月10日,楊宇霆帶著自己的心腹,當時的黑龍江省省長常蔭槐一起去見張學良。
因為楊宇霆與常蔭槐逼迫張學良在一份文件上簽字,讓張學良最終下定了決心,要將二人除掉。
就在當天晚上七點,楊宇霆和常蔭槐,被張學良找來的警衛,給當場擊斃。
就因為一份文件的簽署問題,張學良就把楊宇霆給殺了,那麼楊宇霆死的究竟冤不冤?
楊宇霆于1885年出生,他比張學良要大16歲。
張學良在1917年,進入奉軍中服役的時候,楊宇霆就已經是奉軍督軍署的參謀長了,軍銜為陸軍少將。
楊宇霆在張作霖統一東北的過程中,是有功勞的。張作霖在世的時候,楊宇霆是張作霖的心腹,而且還掌握了東三省的軍事大權。
當時在奉系軍閥中,有三個派系。一個是跟著張作霖一起拉桿子起家的舊部。
再一個是以楊宇霆、姜登選、韓麟春等人為首的士官派。
還有一個是以郭松齡、張學良為首的陸大派。
楊宇霆因為不滿陸大派的郭松齡崛起,所以處處與郭松齡為敵。張學良因為站在郭松齡的身后,所以楊宇霆也將張學良當成了自己政治上的敵人,處處與張學良為敵。
後來郭松齡因為與楊宇霆的矛盾,決定起兵反奉。
郭松齡因為反奉失敗,最后兵敗身亡。
郭松齡在被俘后,原本給張學良寫了信的。楊宇霆擔心張學良會救下郭松齡,于是將信件銷毀,并急諫張作霖,將郭松齡殺死。
郭松齡是張學良在東三省陸軍講武堂學習時的教官,張學良與郭松齡的私交很好,而且也是張學良將郭松齡帶去的奉軍。
對于郭松齡的死,張學良自然是記恨楊宇霆的。
1928年6月,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張作霖在眾人的推舉下,成為了新的奉系首領。
張學良成為新的東三省保安司令后,楊宇霆表現出了極度的不滿。
因為在奉軍中有許多留日軍官是楊宇霆引進的,所以在奉軍中的日本士官派,其實是以楊宇霆馬首是瞻。
張學良主政東北后,楊宇霆和他的士官派,就成了張學良的阻礙。
楊宇霆還以張學良的父親自居,經常直呼張學良的乳名小六子。
面對楊宇霆的傲慢,張學良一直在忍耐,但是直到有一件事的發生,讓張學良實在是無法忍受了。
1929年1月7日,楊宇霆在沈陽為其父親舉辦壽宴。
當時東三省有頭有臉的人物,都前去給楊宇霆的父親祝壽。張學良也帶著夫人于鳳至前往道賀。
然而楊宇霆卻故意給張學良夫婦難堪。張學良好歹也是東北軍的保安總司令。楊宇霆和在場的許多賓客,都是張學良的手下而已。但是楊宇霆絲毫不給張學良夫婦面子,將他們當成普通的客人對待。
在楊宇霆父親壽宴的現場。楊宇霆的一舉一動儼然以東北領袖自居。除了東三省的大人物外,還有許多來自全國各地的賀客。
張學良在現場目睹了楊宇霆的做派后,他感覺楊宇霆實在是目中無人,而且以后還會成為自己的心腹大患,所以他在楊宇霆父親的壽宴上,就已經起了殺心。
在楊宇霆父親的壽宴后的第三天。1929年1月10日,楊宇霆帶著他的心腹常蔭槐,去見張學良。
他們要求張學良成立東北鐵路督辦公署,以常蔭槐為督辦。
因為常蔭槐是楊宇霆的心腹,兩人早就在勾結,打算在黑龍江省經營一個獨立王國。
所以張學良并不愿意同意兩人的提議,但是兩人卻逼迫張學良同意。
然后張學良假裝吃過晚飯后再談。在等待期間,張學良打電話叫去了遼寧警務處長高紀毅。
等到晚上七點,楊宇霆和常蔭槐再來找張學良的時候,兩人被張學良事先安排好的人,就地處決。
對于楊宇霆的死,換成是其他人站在張學良的位置上,也都是無法忍受的。
張學良在張作霖死后,成為了東北的實際統治者,而楊宇霆還不識實務,處處與張學良作對,所以才讓張學良起了殺心。
就張學良能在楊宇霆父親大壽的時候,還能親自去祝壽,就說明張學良之前對楊宇霆還沒有起殺心。
如果楊宇霆會做人,在公開場合,能夠給足張學良的面子,也不至于最后被張學良下令槍殺。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