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光年外的比鄰星,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恒星,目前已知它有兩顆行星, 即比鄰星b和比鄰星c,其中比鄰星b還位于恒星宜居帶內。
由于它距離地球最近,所以無論是《三體》還是《阿凡達》,里面的外星人都來自比鄰星,但事實上真實的比鄰星附近究竟有沒有外星文明,現在還是一個未知數,作為半人馬座三恒星系統的一員, 比鄰星又被稱為半人馬座阿爾法星。
和《三體》中的亂紀元不同,真實的半人馬座三恒星系統是很穩定的,這個系統中的主星是一顆與我們的太陽非常相似的黃矮星, 只不過體積和質量稍微大一些、第二顆恒星是橙矮星,屬于比紅矮星大但又比黃矮星小的恒星。
第三顆恒星才是我們熟知的比鄰星,它是三顆恒星中質量最小的,屬于紅矮星,壽命長達幾千億年,因此 《流浪地球》中人類文明的目的地就是比鄰星。
霍金當年聯合俄羅斯富豪啟動的突破攝星計劃,打算從地球發射光帆探測器前往比鄰星,最快20年就能到達比鄰星, 然后用4年時間把信息傳回地球,一切順利的話只需要四分之一個世紀,人類就能看到真正的比鄰星系圖像。
那麼如果比鄰星附近真的存在生命,它們會是什麼樣子呢?
考慮到比鄰星b距離恒星的位置,以及比鄰星紅矮星的特性,天文學家認為比鄰星b上的生命將和地球上完全不同 ,它可能也有一個厚厚的大氣層,保護其表面免受宇宙射線和太陽風的侵害。
但是比鄰星b的溫度可能比地球要低得多,這意味著它的表面可能覆蓋著冰和雪,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命可能會在地下的液態水中形成, 就像地球上的一些極端環境中的生命那樣,這種生命一般會是是單細胞,但也可能有更復雜的生命形式,比如多細胞生物甚至更高級的生物。
拋開上面可能存在的生命不談,作為距離地球最近的系外行星,天文學家關注比鄰星b其實還有一個私心,那就是為人類文明的未來早做打算。
正如人類第一個踏上的地外星球是離地球最近的月球一樣,距離地球最近的比鄰星b肯定也會是未來人類第一個踏足的系外行星, 在這種情況下提前探測比鄰星b就顯得很有必要了,因為它在未來很有可能成為人類文明的首個系外行星聚居地。
如果未來人類能在比鄰星b上建立一個穩定的生態系統話,同樣也能把這套系統復制到其他星球上,完成人類文明在宇宙中的快速擴張任務,但最大的問題是如果比鄰星b上真的有生命甚至是智慧文明,人類作為外來物種該怎麼和它們相處?
在地球上已經發生過美洲原住民被屠戮的事件后,我們很難不懷疑 《阿凡達》的劇情不會在未來真實上演。
比鄰星b的意義絕不僅限于科學上,它很可能是整個人類文明未來第一次面臨的外星文明選擇問題,在比鄰星b上我們也許得重新思考我們的存在、 我們的目標和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