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景不長,春秋無常,人生的際遇多般無奈,明珠終究會黯淡,歌女也終會飛黃騰達。這就是命運多舛的皇室愛恨情仇,也是這場權謀算計中的悲劇。
陳阿嬌,一個出身高貴的皇后,卻在宮廷風云變幻中淪為了權謀的犧牲品。她經歷的起起伏伏,暗合了太多的人生之感慨。
公元前141年,漢武帝還是太子的時候,他曾去拜訪自己的姑母——平陽公主。平陽公主十分疼愛這位外甥,想在自己的侍女中為他選一位才貌雙全的女子作為妻室。誰知漢武帝對這些侍女都興趣寥寥,一個都看不上眼。
平陽公主為難之下,只好改變策略,將自己的女兒陳阿嬌指給了漢武帝。那一刻,漢武帝仿佛被陳阿嬌的絕色容貌折服了,立即表示極為喜歡,眼中閃過了罕見的興奮光芒。
當著眾人的面,他鄭重表示,如果有朝一日能娶陳阿嬌為妻,一定會為她打造一間金屋,將她捧在手心里呵護。這就是后世流傳甚廣的「金屋藏嬌」典故的來歷。
平陽公主自然也極為高興。她的外甥看上了自己的女兒,正合她的心意。這個美麗聰慧的外甥,必將揚眉吐氣,前程似錦。將來如若能娶陳阿嬌為妻,對女兒也是一筆巨大的人生投資。
漢武帝劉徹果然言出必行。公元前141年,他繼承大統,正式登基為帝,立刻便將陳阿嬌立為了皇后。這已是漢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陳阿嬌的夢想成真,她終于如愿以償成為漢朝第一任皇后。
在長達11年的歲月里,陳阿嬌一直極受漢武帝的寵愛。漢武帝將她視為自己最心愛的妃子,就像掌上明珠一般呵護備至。每日每夜,陳阿嬌都獲得漢武帝的殷勤關懷,被寵愛參差萬端。
「明珠襯手,掌上璧。」這是漢武帝對陳阿嬌最真摯的贊美之詞。陳阿嬌也確實具備明珠般的風華絕代——瓜子臉,慧黠眼波流轉,嬌媚動人。
然而好景不長,11年的寵愛終究抵擋不住無情的時間和命運。陳阿嬌始終沒有為漢武帝誕下子嗣,這成為日后她失寵的最大原因。在封建時代,生育后代是皇后的天職。一個不能生育的妃子,注定會被皇帝所拋棄。
公元前134年,漢武帝前去拜訪自己的姐姐平陽公主。聰明的平陽公主早已看出,漢武帝需要一個能生育的妃子來傳承香火。
于是她將自己家中所有的佳麗都呈現在漢武帝面前,讓他從中自由挑選。但漢武帝一個都看不上眼,這使平陽公主又急又懊惱。
公主為了化解漢武帝的懊喪情緒,趕忙變換方式,讓歌舞伎們為漢武帝表演。果然,漢武帝這下終于看上了一名叫衛子夫的歌女。
平陽公主敏銳地抓住了這一機會。她安排衛子夫在返回宮中的轎車上侍奉漢武帝更衣。那一晚,漢武帝就在轎車中初次寵幸了衛子夫。
衛子夫溫柔體貼,又富有情趣,深得漢武帝喜愛。漢武帝決定將她納入宮中,好好培養這棵接生桃花的木棉樹。
但漢武帝也就此對衛子夫失去了興趣,一年多的時間里再也沒有召見她。衛子夫深感絕望,打算從皇宮出走,回到宮外自由自在的生活中去。
她請求漢武帝放她離開,沒想到漢武帝此時再次對她起了興趣。就在二人親熱之時,衛子夫終于懷孕了。
衛子夫為漢武帝生下的第一個孩子是個女兒,漢武帝對此已經十分滿意。之后,衛子夫又陸續生了兩個女兒和漢武帝的長子劉據。
自此,衛子夫的地位便日益顯赫,終于成為妃嬪。而漢武帝也漸漸地只看重衛子夫一個人,再無視其他妃嬪。
眼看衛子夫生下多個孩子,陳阿嬌自然嫉妒異常。她出生高貴,美艷動人,本以為能終身受寵,哪知一個出身低微的歌女就此取而代之,讓她萬分難以接受。
公元前130年,楚服等女巫趁機向陳阿嬌推薦使用巫蠱的方法,意圖害死衛子夫。陳阿嬌起初猶豫不決,但嫉妒和怨恨終究戰勝了理智。她決定為了重新博得漢武帝的寵愛,就算用些見不得人的手段也在所不惜。
于是,她找來女巫楚服等人,讓她們以衛子夫的頭髮指甲制成巫蠱人形,試圖禍害衛子夫性命。她們對這件木偶人形念咒祭祀,企圖使其發揮邪術之力。
很快,陳阿嬌使用巫蠱的丑事就被御史大夫張歐調查出來,告知了漢武帝。漢武帝大怒,認為皇后對妃嬪使用巫蠱是大逆不道的行為,必須嚴懲。
他當即下詔,革去陳阿嬌的皇后之位,將她軟禁在深宮之中。陳阿嬌的侍女們也一一受到牽連,無辜送命。造成這場禍事的巫女楚服等人更是被凌遲處死,體無完膚。
漢武帝對陳阿嬌再無絲毫愛憐,她11年的寵愛就此完全破滅。陳阿嬌被囚禁在長門宮中,直到死去也沒能見漢武帝最后一面。她再也回不到往日金屋藏嬌的歲月。
陳阿嬌還沒意識到自己已然失寵,衛子夫就悄然崛起,成為漢武帝新寵。皇宮中本來還對陳阿嬌忌憚三分的人,這下也都改變態度,爭相討好新人。
陳阿嬌還想找機會重新進入漢武帝的視線,卻終究失敗了。她被軟禁在深宮,與外界斷。漢武帝更是再也沒去看她一眼,直接將她連同往事一并掃進了歷史的塵埃。
眼看著漢武帝只看重衛子夫一個人,再無視其他所有妃嬪。陳阿嬌的心早已碎成了渣渣。她終日郁郁寡歡,生無可戀。
陳阿嬌深感命運跌宕,自己由一妃獨尊淪為了階下囚,實在難以接受。但她也明白,埋怨別人于事無補,自己的嫉妒造成了這場禍事,只能任憑波折起伏,接受悲苦命運。
若非嫉妒心太重,執迷不悟,她又何至于走上這般邪路,葬送了自己的前程。她的經歷使人不免唏噓,嘆息宿命的無常變遷。今日之盛者,誰又能料定他日必定衰敗。
這場看似簡單的 Events,其實隱藏著無數宮廷權謀。平陽公主一直在謀劃讓 漢武帝擁有自己的子嗣,這既是為漢室謀大計,也是為了鞏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
她引薦衛子夫給漢武帝,目的就是培養一個能為漢武帝生育的妃子。皇后陳阿嬌的婚姻,也多由平陽公主撮合。公主是一個典型的宮廷算計高手。
楚服等女巫,則想借陳阿嬌除去心腹大患衛子夫。她們慫恿皇后使用巫蠱,目的就在于引火燒身,讓皇后自陷苦海。這也正中她們下懷。
她們看出陳阿嬌嫉妒心重,便趁機火上澆油,讓她自取滅亡。陳阿嬌也確實無法拒絕這等誘惑,最終造成了自己的覆滅。
這場權謀算計的漩渦中,每個人都在互相利用,都懷著各自的目的。陳阿嬌作為皇后,本應處于權力核心,哪知一夕之間就淪為了權謀的犧牲品。
她成了這場權力游戲中的最大輸家。從一個被寵愛有加的皇后,淪落為被遺忘在深宮中的階下囚。其命運轉折之快,令人嘆息不已。
凡事皆有因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陳阿嬌經歷的起起落落,正反映了她自身的過錯。嫉妒和算計注定了她的失敗。
但同時,命運多舛也讓人不免唏噓。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經歷過人生的不如意,這也是無可避免的。感慨歷史,也是感慨那些曾經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的故事。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