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日,兒童節,阿貝向OldEast求婚了。
穿著普普通通的衣服,沒有刻意去布置什麼場地與儀式,可這場求婚,就是戳中了她的心。
後來兩個人舉行的那場小眾婚禮,更是成了人生中難以磨滅的特殊回憶。
婚禮場地選在一個倒閉后,變成了文創園的老味精廠。
迎賓導視牌選擇了掛布的形式,舞台的金色帷幔掛著小串燈,因為儀式時間是傍晚,點點燈火應和著夕陽,感覺特別溫馨。
白
天的婚禮流程也很「簡單粗暴」,沒有接親、沒有車隊也沒有流淚
,大家都是樂呵呵的走完了所有儀式。
一直到結束婚禮后,在回家的飛機上,OldEast才忽然覺得有點難過,她問阿貝:「從今年開始是不是就要在你家過年了?」
沒想到阿貝說: 「過年也可以回你家啊,你什麼時候想回都可以,我只要休息就陪你一起。」
阿貝的回答,讓遠嫁的OldEast感受到了莫大的心安。
而兩個人共同生活的家,更是讓她深切體會到了婚后生活的舒適感。
巨大的羊毛編制地毯,覆蓋著整個客廳的地面,再換個新投影儀,夜里吃著零食擼著狗,窩在地毯上看電影,幸福又安定。
其實,OldEast和阿貝現在的家,早在他們在一起一年半時,就開始著手裝修了。
房子100㎡,是很傳統的三室兩廳,他們將一個連著狹長露台的臥室砸掉,與原客廳合并在一起,形成了一個7.5米長、餐廳、書房、客廳功能兼具的大開間。
房間整體基調定為兩個人都喜歡的極簡,原木+白為底色,配上一些灰色,干凈又高級。
而以極簡為底色的最大優勢,就是可以不斷地折騰自己的家,隨時調整軟裝布局,不斷地給自己帶來更為新鮮、舒適的體驗感。
大概在入住2年后,OldEast和阿貝的家已經被逐漸填滿,各個細節也愈發充實完整。
目之所及之處的掛畫、小擺件,幾乎都是他們自己動手做的,有朋友來家里做客時,OldEast總是能滔滔不絕地講出每個小物件的故事。
砸掉一間臥室,換來7.5m長的大客廳
取消一間臥室后,原本的公區變成了7.5m長的大橫廳,采光也比之前好了不少。
沙發是虎年春節前新換的,坐寬與高度都剛剛好,內部填充物也很柔軟,舒適又好打理。
沿飄窗定制了一圈組合式書架。
書架台面上擺放著藤編花盆、茶色紙巾遙控器收納架、淺灰色托盤等同色系,但有相深淺變化的收納品,和諧又統一。
沙發前鋪一塊紅色地毯,再擺個同色系的單人座椅,就形成了一個新的讀書位。
窩在專屬讀書的小沙發里,喝著茶,嚼書本,是每天最舒適的時刻。
電視墻上最初安裝的擱板被拆掉,空出擺放裝飾畫的空間。
其余小擺件都被挪到了左側的透明柜里,防塵又美觀。
餐廳區域就在沙發背后,二者位于同一個視線范圍內,讓整個公區在視覺上十分寬敞大氣。
長長的實木餐桌搭配實木餐邊柜,美觀與實用性兼具。
除了日常用餐,夫妻倆在這兒辦公也很方便。
一個人坐在桌子前工作,另一個人窩在沙發上看書,一抬頭就能看到對方。
餐桌上的綠植和花草經常被更換。
因為在OldEast看來, 時不時對家做出一些小調整,能夠激發出他們的新鮮感,讓日復一日的生活,多出一些趣味和期待。
沿著書柜前的過道,走到右側盡頭,便能看到通往露台的玻璃門。
露台大概10㎡左右,周邊用防腐木做了圍合式座椅。
座椅下方安裝暖黃色燈帶,太陽落山后,燈光亮起,寧靜又浪漫。
夏天的時候,夫妻倆特別喜歡呆在露台,點著蚊香看電影
、吃零食
,吹著夜晚清涼的風,舒服極了。
被一張淺色貼紙拯救的廚房
改造前廚房的顏色是阿貝選的,特別硬朗。
OldEast用淺色貼紙覆蓋了原本深木色的櫥柜,小小的廚房一下子變得亮堂、清爽了很多。
之前的木質吊頂被保留下來,在墻面上增設原木色擱板與其相呼應。
常用的調料都擺放在擱板上,方便做飯時隨手拿取。
其余常用的廚具能上墻的上墻,剩下的就整整齊齊地擺放在台面上,沒有一絲凌亂質感,煙火氣十足。
利用廚房外的走道空間,平行擺放兩排櫥柜。
這里平日里可以作為西廚使用,做簡餐很方便。
櫥柜盡頭是一面巨大的玻璃窗,窗戶下方倚放著一張色彩鮮艷的裝飾畫。
每當陽光穿過百葉簾的縫隙,灑在畫上時,這里都能變得曼妙又美好。
不放床的小臥室一樣很好睡
為了呼應整體空間的極簡基調,臥室門被加高到2.4m,邊框僅做了4cm的寬度,遠遠看過去不顯突兀,還延續了墻面的純白,存在感不高。
臥室的面積很小,東西卻不少,但包裹感和安全感極強。
由于房子的結構是斜頂的,便選擇了尺寸較大的吊燈作為臥室主燈,它填補了大量空間留白,也在視覺上消弭了頭重腳輕的感覺。
門口的位置,根據墻體結構定制了異形衣柜,搭配旁邊的斗柜,儲物空間也算充足。
臥室的床直接取消傳統床架,兩個床墊疊放在一起,同樣好睡。
美觀又實用的4㎡無窗小衛生間
100㎡的家,面積其實不算小,但衛生間卻只有4㎡,想讓好用和美觀同時達標很難。
為了清潔方便和色彩統一,墻面選擇了地磚上墻,即使沒什麼采光,也不會顯得逼仄擁堵。
收納空間就以三開門的大鏡柜為主,加上洗手盆下方的兩層抽屜,洗漱用品和清潔用品都有了容身之所。
鏡柜旁邊做了和手盆柜體統一的木色置物架,可以防止一些裝飾物豐富空間。
花灑選擇淋浴頭彎折距離短一些的,不會占用太多空間。
它自身帶的置物架,還可以增加一些儲物功能,單獨的噴槍也方便平時衛生間清理。
時間一晃到了2023年。
這是OldEast來到沈陽這座城市的第13個年頭。
從讀書到工作,從戀愛到結婚,她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歸屬感—— 房子和愛人。
記得OldEast上小學的時候,曾被人問起長大后想做什麼。
那時候她沒有接觸過任何職業,只知道自己的爸爸是工程師,她長大后也想做工程師。
沒想到,成年后,她成了一名建筑設計師。
這比真的做工程師讓OldEast感到更開心,因為某種程度上講,建筑師也是藝術家,起碼,是自己的藝術家。
不過,她始終沒有買到自己完全滿意的房子。
但這并不影響她一點點將有缺陷的房子,改成喜歡的樣子: 讓書桌和餐桌一起搬進客廳,讓溫暖的木地板鋪滿整間房間,把窗戶換成經典的黑色,讓陽光更深的照到房間里……
她在家里種樹,樹的枝丫與她和阿貝一同成長著。
還把自己喜歡的畫擺在家里最顯眼的位置,每次朋友到訪,都可以滿足自己小小的虛榮心。
在這個100㎡的房子里,她成就了藝術家的夢想。
看著自己從20多歲輾轉到30多歲,小狗也從手掌大小長到了壯年,家從極簡變成極繁, OldEast發現,自己已經對很多事情,都有了很高的包容。
不再被條條框框束縛的刻板印象控制,也沒了非黑即白的執拗,她找到了生活里的更多色彩與美好。
下雪天,露台鋪上了一層薄薄的白色,她和阿貝支起鍋子、點燃燭火,就著窗外的雪花慢悠悠地吃了頓大餐。
泡好枸杞,拿好書,把泡腳桶放在沙發前,用水的溫暖驅散冬日寒冷。
昏昏欲睡間,她忍不住感嘆:「 有一個人陪你一起消磨時間,真是彌足珍貴啊。」
不善社交、不常出行,如今的OldEast把宅字刻到了骨子里。
躺在木地板上看棚頂裸露的大梁,看光影從一塊地板挪到另一塊地板上,和狗子一起跟著陽光換位置躺……
一切都跟著自己的節奏走,足夠平凡,也足夠美好。
素材及圖片來源:小紅書@OldE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