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的王阿姨20年前失婚后,一直過著獨居的生活。這是父母留給她的房子,建筑面積64㎡,位于二樓,原是兩室一廳半的格局。
雖然房齡已達40年,但是與大學僅一墻之隔,窗外綠樹成蔭,以及青春靚麗,充滿朝氣的學生。有時伴著瑯瑯的讀書聲,小鳥在天空飛來飛去,讓她獨居的日子過得充盈又幸福。
有朋友覺得住這麼老的房子沒面子,勸她賣掉換新房。但是王阿姨從來沒有動搖過,只要不搬遷,就不會離開這里, 在她看來,自己選擇的生活,舒適就好,無需別人來認同。
雖然老房條件有限,但是王阿姨就喜歡被小戶型房子包圍的安全感,日常一天一收拾,全屋干干凈凈、井然有序,有些家具經歷歲月洗禮,依然散發出獨特的自然氣息。
玄關
打開入戶門便是玄關,采光不太好,地面鋪設淺咖色地磚,做了功能性的落塵設計,讓小空間留出舒適的尺度。墻面整體采用橡木飾面,倒是符合王阿姨喜歡的溫馨靜謐感。
左側有一塊橢圓形[王阿姨對橢圓形情有獨鐘]的 儀容鏡,阿姨每次都是打扮得妥妥當當再出門。
右側設置一個木制 儲物柜,滿足阿姨的日常鞋靴的收納需求,柜面上方的掛鉤,可以放置鑰匙等小件物品。
客廳
客餐廳、臥室和書房的地面鋪設80年代流行的小塊實木地板,雖然已經使用多年,打蠟之后依然舒適溫潤。
由于老房子層高有限,不做復雜的吊頂,僅安裝一塊帶照明的圓木飾面板。每當燈光亮起,整個空間的氛圍感極強。
拆除客廳和書房的隔墻后,擁有兩扇玻璃門,視線得到延伸,這是家里最有「森林感」空間,溫柔舒展、風平浪靜。
阿姨說:眼前的綠植、天空和自然,對于生活在喧囂的都市中是一件多麼奢侈的事情,每當微風吹起白色紗簾,窗外樹影婆娑,郁郁蔥蔥的枝條隨風搖晃,就有一種住在森林里的感覺,心里感到特別幸福!
在書房和客廳之間,有一個造型別致的玻璃裝飾品,原來只是當做花瓶使用,偶然的一次,阿姨無意間把手機放入其中,居然發出悅耳的聲音,從此多了一個揚聲器功能。
餐廳
獨居的王阿姨家平時很少來客,大多數在客廳邊看電視邊吃飯,但是餐廳有一張1.8米長的橢圓形實木餐桌,搭配四張同系列實木餐椅,最大的功能是用來輔導學生,而且王阿姨也喜歡這種家的儀式感。
廚房
餐廳和廚房之間設計了一個書柜,拿取十分方便。即使一個人住,吃飯也沒有隨意應付,各種廚房電器和用品裝滿了對生活的熱愛,而且每樣物品用完后都歸位,看起來干凈整潔。
木質櫥柜有點老舊,在暖光的映照下,增添了幾分復古的溫馨感。
在細節上,儲物柜上方安裝一塊帶金屬鉤的木層板,可以掛購物袋等一些小件日常用品。
書房
書房在電視機背面,靠墻定制一排帶書桌的儲物柜,搭配簡易座椅,美觀又實用。
空閑之余,阿姨會坐這里喝茶,欣賞著窗外四季更迭的景色,讓人心生喜悅,讓獨居的日子也變得夢幻。
獨居有時候難免孤獨,但是孤獨有時候也是一件很美的事!
臥室
臥室入口處有一個實木百葉門衣柜,溫暖的色彩,渲染出一片純靜的睡眠空間。
臥室朝西,由于老公房樓間距離較近,所以窗簾很少拉開。大白墻、簡約實木床架、舒適的床品,將溫馨浸潤,不論外界如何喧囂,這里始終一片寧靜。
個性裝飾品,增加陽剛之氣,不得不說與這個臥室還是很搭的。
衛生間
衛生間不足3㎡,洗漱台外置,滿足王阿姨心心念念的干濕分離,墻面刷白色防水漆,黑色的台上盆搭配橢圓形的精致,看起來很精致。
衛生間無窗,墻地面鋪貼米黃色小塊磚,避免產生壓抑感。根據結構做了收納空間,把洗浴用品,以及要洗和要穿的衣物分別收納,還塞下個小浴缸,在寒冷的冬天泡個澡,獨居,也可以舒適無比。
結束語:看完全文,你喜歡王阿姨獨居的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