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有生命體存在的星球,我們只能想到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因為地球上有水源適合生命體的生存。但是,除了地球之外,科學家還發現了一顆新的全身充滿水的星球,水的存在就伴隨著生命體的存在,也就是說,這顆星球上,很有可能也存在著像人類一樣的生命體。
從上世紀末以來,科學家發現的系外行星數量已經達到了五千顆,目前確認的系外行星種類大約有三種:氣態行星,冰巨星和超級地球。氣態行星和冰巨星非常好理解,那什麼是超級地球呢?看到超級地球這個名字,很多人肯定會以為這是和地球一樣的大行星,其實并不是,超級地球就是在質量上比地球大,但是又小于冰巨星的行星,這種行星一般和地球有著某些類似的結構。
除了這些之外,其他類型占比非常小,幾乎不會有,但是 凡事總有例外,就比如NASA的科學家最新發現的TOI452b。
這顆行星被發現于太空深處,距離地球大約100光年,根據行星命名的規則, b就代表這是人類在這顆恒星周圍發現的第一顆行星,這顆行星圍繞著一顆紅矮星進行公轉,科學家們通過觀察它的公轉周期發現,它是一顆有高溫度的巖石星球。
但是隨著TESS望遠鏡的深入觀測,科學家發現在這顆行星的周圍居然有一些被蒸發的痕跡,通過進一步觀察,科學家確定,那是由液態水被蒸發的痕跡, 這就意味著這顆行星上,是存在水資源的。
剛開始,科學家打算用凌日法對這顆行星進行進一步的檢測,但是科學家很快發現,這顆行星距離恒星太近了,恒星所發出的光芒會嚴重干擾這種方法的實施,無奈,科學家只能使用最原始的觀測法。
通過天文望遠鏡和地面望遠鏡的不斷觀測,科學家最終確定了這顆星球的質量 ,這顆行星的質量大概在地球四倍左右,通過計算發現,這顆行星的密度與地球的密度差不多,這也就說明,這顆行星上的水資源非常大,幾乎是行星的四分之一。
通過對于行星的深入了解,科學家覺得這顆行星更像類似于木星的氣態行星,但是對于行星周圍的蒸發痕跡可以看出,這顆行星也有可能是一顆海洋行星,并且這顆行星的母恒星是一顆紅矮星。
這種紅矮星散發出的熱量并不是很大,所以只能將星球表面的一部分水蒸發,從這點上來看,這顆行星倒是非常有可能是一顆海洋行星,并且這顆海洋行星外圍的大氣已經被恒星蒸發殆盡了。
這顆行星被海洋所覆蓋,雖然說地球的水面積很大,但是這些水也只不過占了地球面積的一小部分,而這顆行星的海洋面積,甚至達到了行星面積的四分之一。那 這麼說的話,這顆星球上,就很有可能生存著除人類以外的其他生物。
海洋面積達到了四分之一,那到底是什麼在承載著海水,地球的海水下面是一層泥,那這顆行星上面承載海水的,也有可能是和泥一樣的含有某些微量元素的物質,如果真的是,那這顆行星上就肯定有著類似地球的生命體。
但是根據科學家觀測發現這顆行星上似乎并不適合生命體生存,因為這顆行星距離恒星的位置非常近,就算恒星的熱量并不是特別大并且行星周圍的大氣層能阻擋掉一部分熱量,但是對于生命體來說,這個恒星的熱量也是無法承受的。
除此之外,這顆行星的引力并不小,所帶來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可能會使海水達到上百米的漲落。在地球像海里的魚或其他生物都會被摔死,更別說這顆行星了,如果真的有其他生命,可能也會 像地球魚類一樣被摔死了。
但是這一切都只是推測,并沒有確切的答案,關于這個行星上是否存在著其他生命體,還需要進一步地觀測和研究。
人類對于行星的探索并不會止步,相反越來越多的秘密也在吸引著人們,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人類會將這顆行星的面紗徹底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