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和丈夫梁思成從國外學成歸來后,在東北工作和居住過一段時間。
1930 年冬天,徐志摩不畏嚴寒,前去沈陽,看望林徽因夫婦。當見面后,看到林徽因身體虛弱,滿面病容,因為她肺病已經多年了,在寒冷的環境里更加難以痊愈。
徐志摩不禁大驚,他已經顧不上避諱,竭力說服林徽因梁思成搬回北平,方便林徽因在治療。
1931年初,徐志摩受胡適之邀,從上海到北平授課,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小家,成了他他落腳的地方。
但是林徽因一直病體沉沉,讓他他心痛不已,不斷地敦促她上香山去療養,比自己的病痛還要在乎。
可能是為了顯示自己的磊落,所有的一點點隱私,徐志摩都會寫信對陸小曼報告。
但是他不知道,陸小曼最聽不得的,就是有關林徽因的消息。徐志摩以為林徽因和陸小曼能夠和平共處,但只是他想而已。
林徽因生病的事情,他寫信說:「你要是見了徽因,眉眉(陸小曼昵稱),你一定吃嚇。她是簡直連臉上的骨頭都看出來了,同時脾氣更來得暴躁。」
盡管只是細致一點的描繪,但陸小曼看了,就不是這樣想的。
等到林徽因上山療養后,徐志摩和一幫朋友去她那里探望。見過面后,又寫信給陸小曼,說她長胖了,臉還曬黑了,可以做印度美人了。
徐志摩還在一封信里提到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孩子,他說:「孩子倒極俊,可愛得很,眼珠是林家的,臉盤是梁家的。」
這幾句話,對于不能生孩子的陸小曼來說,又是刺激,又是諷刺。
林徽因在山上養病期間,丈夫梁思成只有周六才從城里來陪她,平時是她獨自一人。
而徐志摩每次前去找她,都會住在甘露旅館,最長的時候,竟住了兩個多星期。那時候,每天下午他就去看林徽因。
他們談文學,談雪萊,談拜倫,在徐志摩的引導下,林徽因也嘗試著開始詩歌創作。徐志摩寫《山中》《你去》,都是對林的情感表達。
林徽因也對徐志摩回應,她寫下《深夜里聽到樂聲》:除非在夢里有這麼一天,你和我,同來攀動那根希望的弦。
對于徐志摩表現的對林徽因的戀戀不舍,陸小曼一直都是明刀明槍的,絕對的奉上諷刺話語。
她寫信回復徐志摩:「你還說去北平工作,是因為上海的生活頹靡,北平才振奮人心。說什麼要一切重新開始,原來是因為北平有個林在,所以才比上海有趣得多。」等等。
陸小曼又揶揄徐志摩,讓他好好照顧林,最好天天去她床前,早點忘記家里病懨懨的妻。
徐志摩接到這些信,急急忙忙提筆解釋,說「此次相見與上回不相同,因為外有浮言,格外謹慎,相見不過三次,絕無愉快可言」。
陸小曼當然聽不進去,只是一方面氣悶難忍,另一方面更加沉溺在上海過的煙霧繚繞的生活。
所以,徐志摩在飛機失事去世前,經常往返于北平和上海,教書掙錢,疲憊不堪。因此曾求妻子陸小曼搬到北平,但是她始終不肯動身。
除了她貪戀大上海的浮華,沉迷鴉片,可能,陸小曼也是在逃避。
因為她知道,北平有徐志摩大幫的朋友,而其中一個女子,輕輕松松地住在他的心里,沒有人可以替代她。
那就是林徽因。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