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預測未知的未來一直是人類追求的目標。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有過對未來的研究探索。比如著名的瑪雅文明,以及在中國,古人通過觀察天象,記錄氣候規律,為農業生產提供幫助。同樣的,也有祭祀等祈福活動,希望神明降下祥瑞。其中,周文王所著的《周易》就是一部著名的預測未來的書籍。
然而,在晚清時期,有一位名叫陸士諤的名醫兼小說家,他也具有預測未來的能力。出生于1878年的陸士諤,是江蘇青浦人。他不僅在醫學上有所建樹,更是在文學創作上成果豐碩。他一生創作了百多部小說,其中《新水滸》、《新上海》、《馮婉珍》等作品膾炙人口。
《新中國》是陸士諤先生在1910年出版的一本幻想小說,在這本小說中,他以獨特的視角和大膽的想象,對百年之后的中國進行了深入的描繪。在政治方面,陸士諤預測了中國已經取消了租界,取消了領事裁判權,實現了司法獨立。中國人的權利得到了保障,可以在裁判所控告犯法的外國人,外國人不能再像過去那樣在中國橫行霸道。在軍事方面,陸士諤預測了中國已經強大起來,外國兵艦已經消失在黃浦江中,中國軍艦成為了世界一流的力量。國家的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在交通方面,陸士諤預測了京滬之間開通了火車,來往非常便利,而且上海開通了過江隧道,黃浦江上有了高架橋,城市里還有非常便捷的出租車,這些都是中國自己生產的汽車,省油又便宜。交通的便利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和高效。在教育方面,陸士諤預測了上海為啟發民智,開設了多所綜合類大學,高校里除了中國學生還有外國學生來求學,重現唐明時萬幫來朝的盛況。教育的普及和開放讓更多的人能夠獲得知識和技能,也讓文化交流更加頻繁和自然。
在民生方面,陸士諤預測了市民生活近乎小康,全市乃至全國沒有一個窮人,婦女可以走出家門從事會計工作。人們的經濟狀況得到了改善,社會福利得到了保障,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在科技方面,陸士諤預測了發明了空中腳踏車、水行鞋、測水鏡和聽魚機等奇妙機械。科技的進步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適。書中的種種奇思妙想真是匪夷所思,當時中國人看了,一定會令人嘆為觀止。在小說里,甚至還大膽預言過上海的陸家嘴將成為一個繁榮的商業聚集區。可喜的是,百年之后的今天,書中的奇思妙想大部分都成為現實。
上海的租界早就消失,外國人在中國犯罪,必須受到中國法律的懲罰。上海早已開通過江隧道,上海的捷運四通八達,上海與北京之間不但開通了普通火車,而且開通了區間車,朝發夕至早就不再是幻想。外國留學生來上海求學,早就不是什麼新聞,他們說的中國話幾乎可以亂真。婦女出門工作不再是新鮮事,從事的工作也不僅僅是會計,各行各業都有女人參與。空中腳踏車沒有問世,但可以用直升機來代替。測水鏡、聽魚機之類的捕魚工具可以用聲納來代替。當然除惡藥之類的發明還沒有完成,恐怕未來也無法發明。
這些描述在當時的人們看來,簡直是異想天開,毫無根據。當時,連魯迅都站出來指責陸士諤。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評價陸士諤的作品「皆不稱」,也就是胡說八道。他認為陸士諤作為醫生,應該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而不是每天胡思亂想。
然而,時間證明了一切。如今我們回顧歷史,發現陸士諤的預言大部分都成為了現實。城市中高樓大廈如雨后春筍般崛起,上海的浦江大橋也成為了連接兩岸的重要交通樞紐。更令人驚奇的是,陸士諤預測的上海浦東舉行萬國博覽會也成為了現實。2010年,世界博覽會在上海浦東成功舉辦,吸引了全球眾多國家參與。
陸先生生活在上一世紀,卻對百年之后的生活做出如此準確的預言,真是令人驚訝萬分。他的預言并不是毫無根據的胡亂猜測,而是基于他對中國和世界的深入了解和研究。他的預言不僅是對未來的展望,也是對當時社會的批判和反思。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