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印象中,當代年輕人的家到底長啥樣?是墨守成規,囿于風格,還是突破自我,大膽表達?其實在我看來,更多的還是趨于生活本該有的舒適與自由。尤其是在高壓的生活環境下,更希望身心與精神都能得到滿足。
就如本案中這對年輕屋主,在裝修新家時,就以居住舒適性為核心,重新定義了空間功能。雖說戶型面積不大,但卻完美表現了當代大多數年輕人,所追求的生活方式。
本案坐標成都,是一套舊房,面積59㎡。對于空間的需求,就如上面說的那樣, 希望能真正圍繞兩人的居住舒適性展開設計,讓空間更加貼合生活方式。同時,不需要客廳,但需要一間獨立的電競房。
原戶型為兩室一廳的格局,雖說結構上存在一些硬傷,但由于是一套老房,不能對其進行大量的結構改造,所以設計上也是以優化為主。
結合屋主的需求,空間布局調整如下
1、進門右側的臥室改成功能室,并擴大門洞,實現了半開放式結構。
2、衛生間向廚房擴大,并且一分為二,延伸出獨立的淋浴間和馬桶洗漱間。
3、廚房門洞改到餐廳這邊,并向外面的小陽台拓展,提升使用面積。
4、進門對面增加隔斷柜,規避衛生間門與入戶門正對。
改造前的玄關,除了兩間臥室門的存在,導致動線比較局促之外,采光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改造后的玄關,在進門對面增加了一組隔斷柜,并將旁邊的臥室門洞進行了拓寬處理。一來規避了入戶門與衛生間門正對,二來也最大程度引入了采光。當然,基本的入戶收納需求,也得到了解決。
原臥室改造前
對于當代年輕人來說,客廳其實是可有可無的,并且功能性非常雞肋。因此,將其中的一間臥室改成功能室,不僅滿足了屋主獨立電競房的需求,臨窗設計的卡座,也充當了沙發、單人床的功能,方便屋主在辦公娛樂之余,有一塊小憩的區域。
功能室增加木質玻璃移門隔斷,可以根據場景需求自由開合。而一張2米長的定制大書桌,也充分滿足了小兩口共同娛樂、辦公的需求。
餐廳改造前
都說當代年輕人不愛下廚,餐廳也是可有可無的存在。可事實上,在小戶型當中,餐廳通常都不局限于一種功能形式。它可以是一塊用餐區,也可以是一塊會客區,還可以作為一塊休閑區來使用,功能性十分靈活。
餐廳采用半圍合式布局,在融合雜物收納、餐邊柜、卡座、冰箱收納柜等功能的同時,也最大程度保證了空間的整體性。而一張輕盈的圓桌,也可以根據需求,隨時進行位置調整,充分展現了空間的自由度。
餐邊柜細節展示,為了尺寸能做到百分百吻合,在定制柜時就將成品柜的尺寸給考慮了進去,所以想借鑒的朋友一定要注意。
卡座一側的收納柜增加兩層隔板,方便收納一些隨手物品,并起到減輕柜子體量的作用。
餐邊柜中間位置鏤空,背面安裝上洞洞板,方便收納更多的小物品。這里有一個細節,就是為了方便小電器的使用,頂面的插座是滑軌結構的。
廚房改造前
改造后的廚房重新調整了門洞位置,最大化縮短了餐廚區的動線。雖說劃出了部分空間給衛生間,但將外面的小陽台納進來后,卻也彌補了使用面積,并最大化引入了采光,讓空間更加明亮。
衛生間改造前十分擁擠,并且采光較弱。
改造后的衛生間,向廚房借用了部分面積,做了一分為二處理,讓淋浴區與馬桶洗漱區徹底分離,最大化提升空間使用效率。
除此之外,圓弧鐵藝冰花玻璃門設計,也是空間中的一大亮點,不僅顏值很高,也在視覺上做到了透光不透影。
干區采用低飽和度的馬卡龍色彩搭配,清爽又明亮。馬桶懸浮安裝,也方便了日常衛生打理。
濕區與廚房之間采用玻璃磚隔斷,巧妙起到了引光的作用。這里給到大家一個建議,如果也想嘗試玻璃磚隔斷,一定要用超白材質的。否則,效果出來會泛綠。
主臥改造前
改造后的主臥,拆掉了陽台隔斷,并將下沉式陽台做了地面抬高處理,為居住者延伸出了一塊愜意的休閑區。
墻面色彩依然延續了低飽和度基調,再搭配上溫潤的原木傢俱,立馬就營造出了極為溫暖、舒適的氛圍。
床頭一側的復古金屬壁燈,既是氛圍的營造也是夜讀的必備。
床尾與床頭側面,全部設計通頂的大衣柜,收納能力堪比衣帽間。同時,柜門做無拉手處理,也巧妙規避了視覺上的突兀。
本案雖說是一套小戶型,但整體設計,卻十分當代年輕人對空間的需求。尤其是獨立的電競室、衛生間雙分離設計,更是很值得我們來參考。對此,你們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