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趣闻历史
民國轶事
三國風雲
歷史名人
野史分享
古墓文物
後宮秘史
历代皇帝
史料记载
韓劇韓星
民間故事匯
金庸武俠传
詩詞文化
全部
    
為何古代中國打仗靠戰術,外國卻靠正面硬剛?其實道理很簡單
2023/11/02

古代戰爭史上有著一個有趣的現象:東方向來講究戰術,比如中國的兵家三十六計等,而西方卻以肉坦互搏著稱,如著名的斯巴達等,為何會存在這樣的差別?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差別, 主要和東西方的發展過程和文化思維有著緊密的聯系,除此之外還和東西方的地理條件等因素也有著深厚的聯系。

思想和文化的差異

中國人向來講究「以和為貴」,這一點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存在了,比如《孫子兵法》的作者孫武在兩千余年前, 就認為戰爭和廣大老百姓的存亡息息相關,能不打仗就不打仗。

特別是孔子誕生后,他的學說在中國廣泛地傳播開來,「仁」的思想深入各國人民心中,也極大地影響了統治階層,對此后的戰爭產生了一定影響。

實際上在春秋戰國初期的時候,當時各國之間的打仗和西方沒什麼差異,都是一股腦地沖上去,純粹的比拼武力值, 而在孫武和孔子之后的一段時間里,人們的思想逐漸發生了改變,打仗也不再是純粹的殺人掠奪資源。

據說在當時,戰場上甚至出現了一些不可思議的例子:一國戰敗后,士兵駕戰車逃跑,期間車輪損壞,而另一國追趕的士兵,竟然原地等待他們將車輪修好后接著追。

從中我們就可以看到,當時的人們已經開始追求以和為貴,但是在資源有限和人口發展的古代,戰爭依然是獲取資源的最有效途徑,因此在思想和現實矛盾的沖突下,人們開始講究以最少的代價,來獲得最多的資源和回報,兵法自此之后就成為了戰爭的主旋律。

其次,中國古代作戰,從來都是以將領為核心,一名優秀的將領往往決定了戰爭的勝敗,而衡量一名將領的優秀與否,兵法就是一條重要的標準,只會領兵陷陣的人,皆是有勇無謀之輩,就好比呂布雖有三軍之勇,但后世對他的評價卻是莽夫。

所以,能夠成為將軍領兵作戰的,都是熟讀兵法之人, 兩軍的交戰也可以說是兵法之間的較量。

再後來,軍中逐漸產生了謀士這一職位,專門負責排兵布陣以及出謀劃策,目的就是為了以最小的代價來換取最豐厚的收益。

相比之下,古代西方各國,講究的是個人主義,即便是今天,大多數西方國家依然如此,這一點我們從一些西方電影中就可以看出。

從古羅馬時期,古代西方的人們就已經開始追求個人的武力,當時的士兵普遍身穿重甲,手持盾牌長槍,在戰爭中陷陣沖鋒。

相比于我國古代的采用戰術取勝,西方的戰爭形式,決定了取勝往往要依靠士兵的英勇,因此個人的戰斗力極其重要。

在這種情況下,西方國家也誕生了與之配套的訓練體系,對士兵個人的訓練極其嚴格苛刻,逐漸形成了一支士兵素質極強的部隊。

從著名的斯巴達克起義中,我們就可以看出西方極強的個人戰斗力:70人硬是靠著自身強硬的素質和戰力,在重重包圍中殺出了一條血路,而這70人都是身經百戰、個人武力值Max的角斗士。

即使是到了后期以騎兵為主力的時代,個人主義依舊是古代西方戰爭的主旋律,在這種思想的作用下, 士兵們都會與對方比拼個人武力,而不會使用戰術取勝,因此才會形成兩軍肉坦互搏的畫面。

所以說,思想主導行為,中西方不同的思想,催生出了截然不同的作戰形式,如果我們也像西方那樣追求個人主義,那孔子還用得著周游列國游說?擼起袖子直接干不就完了。

除思想外的其他因素

雖然說思想是行為的主導,但是也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就中西方古代戰爭形式來說,政治制度、工業發展、地理形勢等都是影響戰爭的重大因素。

從工業發展上來說, 使用兵法有一個前提,那便是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否則沒槍沒劍,就算你占據優勢,也無法取勝。

而我國古代時期,在冶煉金屬方面要遠比西方國家先進,商朝時期的人們就已經掌握了青銅器的冶煉和制造,青銅兵器在那時就已經應用在了戰爭中。

隨著技術的發展,鐵劍銅戟等兵器層出不窮,發達的冶煉技術,為輕便甲胄的出現提供了基礎,也為出奇制勝提供了支持,使得運用兵法戰術成為可能。

而此時的西方,相關技術還不發達,士兵們的武器裝備十分落后,即使想要實戰兵法,也沒有足夠的物質基礎,只能比拼個人的武力。

其次,從地理形勢上來看,我國的地形地貌豐富,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地貌種類,而且自西向東呈現階梯狀, 古代各國在打仗時,往往需要長途跋涉,甚至要翻越太行山、跨越黃河長江之類的天塹,這就會消耗大量的糧草和體力。

在這種情況下,再去硬碰硬就會得不償失,所以利用地形地貌等條件,也是催生出兵法的因素之一,孫武就深知這一點, 在《孫子兵法》中就層提出:夫地形者,兵之助也。

再來看歐洲大陸,相比于我國,歐洲大陸的地形整體以平原為主,起伏較小,高山峻嶺較為集中于南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區,大約占到了整個歐洲面積的70%。

換而言之,歐洲大部分國家之間,沒有太行山、長江這類的自然屏障作為天塹,這一點從如今的歐洲地圖上,可以明顯看出。

在這種情況下, 交戰的雙方幾乎沒有自然因素可以借助,只能依靠個人拼殺來決出結果,所以地形因素,也是影響古代中西方戰爭形式差別的原因之一。

結語

總的來看,中西方的戰爭形式差異,是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下的結果, 但歸根結底還是思想上的差異,是雙方在各自的實際情況下,演變出的一種適合自身的戰斗形式,就好比我國古代游牧民族和中原漢族的區別。

但無論是哪一種,都是人類戰爭史的組成部分,這些戰爭共同構成了人類的歷史篇章,通過它們,我們可以看到歷史的演變,總結歷史規律,以更好的姿態走向未來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

【12星座本週運勢】12/10~12/16天秤為自己訂下新目標~處女別貿然投入金錢遊戲中
2023/12/10
「國民媽媽」金海淑20代照片曝光❤貴氣美人長相掀熱議!今年67歲談管理體力的方式:躺著XD
2023/12/10
85歲死于「一夜風流」? 曾一手捧紅劉曉慶的名導,三兒兩個智障
2023/12/10
最美「野玫瑰」自曝三個男人無法滿足!結婚13天老公就橫死,她的過去堪比傳奇
2023/12/10
​太意外!阿雅竟然和劉德華結過婚?住千萬豪宅資產甩大小S幾條街
2023/12/10
翁帆終于不再隱瞞,坦言說出和楊振寧結婚目的,令網友大吃一驚!
2023/12/10
含胸駝背站不直?10個初級瑜伽動作,有效幫你改善體態,練出胡蝶背
2023/12/10
韓國記者評本人更好看明星!TWICE子瑜、BLACKPINKJennie「其實不上鏡」網友:這次真不怪記者
2023/12/10
謝娜回歸湖南衛視,一個「舉動」引發爭議,被指和許光漢過分親昵
2023/12/10
沒了主角的《葉問5》怎麼拍?看完評論區要「笑不活」了!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