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會喜歡極簡風格的家?
大概是因為忙碌一天回到家后,推開門映入眼簾的,就是陽光穿過巨大落地窗,灑在寥寥幾件傢俱上,拉扯出浪漫的光影。
下面房君要介紹的,就是一個極簡又不失溫暖的家。
全屋沒有幾件傢俱,陽光照亮了每一處昏暗角落,目光所及之處,一派清爽與美好:
干凈利落的線條貫穿了整個空間,水泥藝術漆獨有的自然紋路,給極簡的空間潤色不少,搭配溫暖舒適的柚木元素,簡練雅致、素而不寡。
這是一個54㎡的一居室,雖然目前家里常住人口少,但屋主的主要需求,依然是「保留一間客房」,以應對未來可能會發生的居住變化。
但受限于房子的面積,這間新增的客臥不能占據主要生活空間,還要能夠應對不同使用場景,根據需求隨時變化。
根據屋主需求,以及房子本身的格局特點,設計師進行了如下改造:
1、安裝五扇玻璃推拉門
一組四聯動的移門,可用于臨時分隔客廳,隔出一間獨立小臥室;一組單扇移門為廚房門。
吊軌軌道隱藏在吊頂內,五扇門隱藏于隔斷墻內,平時不使用時,看不到門本身,保持了原本空間的完整性。
2、主臥設置整面墻衣柜
通過移動主臥入口,使其背后能容下整面墻的衣柜。衣柜長度由原來的2米變成了3米。
推開入戶門,是一條狹長且無光的走廊。
為了保證進門視野開闊明亮,走廊上沒有設置大型儲物柜,也沒有任何多余裝飾,墻、頂統一采用灰色的水泥藝術漆涂料, 地面鋪設同色系的地磚,為整個空間畫了個很素雅的「底妝。
細節上,入戶門的五金件為亮銀色,一定程度上消弭了深色背景的壓抑感,還能讓人眼前一亮。
進門右手邊的位置,內嵌了一面窄柜,雖然內部空間不算大,但收納近期穿換的鞋子,以及進出門時的常用物件足夠了。
玄關柜與衛生間門洞緊挨著,二者共用一面玻璃推拉門。
衛生間內部做了干濕分區。
一進門左手邊是洗漱區,它被內嵌在墻體凹陷處,懸掛式浴室柜與兩側墻體平齊,視覺上整潔利落。
黑白灰的調調延伸到衛生間,所以馬桶也選用了黑色啞光款,既能與整體空間風格呼應,又能提升精致度。
整個房間里,大部分木作柜門都是柚木直紋貼皮的,浴室柜也是如此。
它的進深只有33公分,搭配超薄的內嵌水盆剛剛好。
干濕區之間沒有選用浴室門,直接由一扇玻璃隔開,進一步保證空間開闊。
壁龕沒有用磚砌,而是選用了黑色的成品金屬壁龕。
淋浴區的一面背景墻,鋪設朱紅色的小塊磚,營造出熱情浪漫的氛圍。
穿過玄關走廊繼續往里走,便能抵達餐廚區。
餐廳的布置簡潔又大氣,木質餐邊柜與木質餐桌的組合,帶來沉穩、內斂的氣質。
餐邊柜中間部分留空,專門用來放置咖啡機、面包機等小型廚電,這樣一來,餐廳區域也能兼具西廚功能,讓日常生活更加便捷。
細節上,餐邊柜的框特意加粗,嵌入黑條,與整個環境相搭配。
吊燈也是黑色直線的造型,簡約又美觀。
餐邊柜上擺放的小廚電也很有講究,鏡面不銹鋼質感的咖啡機和面包機,讓視覺層次更加豐富。
廚房雖然只有4㎡大小,但通過U型布局,不但放入了冰箱,還加入了一面電器柜,實用又美觀。
餐廳區域與廚房之間,用長虹玻璃推拉門相隔,透光不透人,還頗具復古腔調。
擁有兩扇采光窗的客廳,被一扇推拉門,分割成兩個不同功能的區域。
平日里推拉門敞開著,它就是一個明亮開闊的活動空間,沙發放置在中間位置,正面朝向電視墻,形成沙發+茶幾+電視的三點一線式布局。
沙發是活動的,可以挪動到收納柜處,騰出前面的空間作為活動區,如健身、主機游戲、交互式體感游戲等。
電視墻采用了極簡的處理手法,一條薄薄的電視柜將所有小電器收納起來。
沙發背后靠墻處,做了一整面通頂收納柜,長度有3.4米,用于客廳儲物。
柜體內部隱藏了一張折疊床,平時完全看不出來。
推拉門軌道正對兩個窗戶中間的墻體,當推拉門打開時,正好將兩個窗戶分給兩邊的房間。
兩個窗戶都做了外凸窗套,使窗台加寬,并嵌入了百葉窗,呼應客廳沙發的顏色。
推拉門關閉后,左側是獨立的小客廳。
拉出折疊床,右側空間便是獨立的小客臥。
電視墻左側,是通往主臥的門洞。
主臥門同樣是軌道推拉門,但將軌道隱藏到了門框內,「軌隨門動」,拉開和關上都看不到任何五金件。
這個無框門洞,特別符合極簡的設計語言。
床頭有一張3米長的懸浮書桌,由進深50公分,厚度3公分的實木板材,底部外置三角架來固定而成。
床左側,是一整面墻的衣柜,屋主個人物品不算多,這一面柜子足以滿足他的收納需求。
談起「如今最受歡迎的家裝風格」,極簡主義一定會榜上有名。
這種于上世紀80年代開始流行的風格,秉承著「less is more」的原則,用簡約、清爽、干凈、寬敞的空間,給居住者帶來極致舒適、放松的居住體驗。
所以說,它不僅僅是一種風格,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放下繁雜,將自己的小日子過得更加簡單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