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科普
奇趣大曝光
趣味科學
    
為何萬物一定要走向死亡?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2023/08/17

死亡,是每個人都遲早都要面對的,雖然我們會下意識地選擇「掩耳盜鈴」,不想思考任何關于死亡的問題,但這一天總是要到來的。

日常生活中,無論干什麼事,我們都需要有序排隊,不能像前些日子浙江旅游的兩位那樣囂張跋扈:我們不是好惹的。

但是,唯獨死亡這件事上,你可以不用排隊,隨時可以「插隊」去會見死神,死神雖然很忙,但他一點也不介意你隨時插隊,別人更不會在意!

在走向死亡的道路上,我們是不能預約的,死亡總是隨時降臨,甚至沒有任何征兆。

于是,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既然生命終將走向死亡,那麼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或者說,為什麼生命一定要走向死亡,永生難道不好嗎?

如果你問死神這樣的問題,他或許會這樣回答:死亡,才讓生命擁有了意義。沒有死亡,生命也就失去了意義。

這樣的回答富有很深的哲理,但對于普通人來講,死亡就是死亡,死亡通常是痛苦的,而痛苦怎麼會是快樂的大結局呢?快樂與痛苦本來就毫不相干,快樂就是快樂。

沒有誰愿意讓自己的孩子變得皮膚布滿皺紋,骨質變得疏松,同時視線模糊,記憶力減退。沒有哪個父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被各種方式「折磨致死」,然后給出這樣荒唐的理由:死亡,是為了讓他們的生命更有意義。

由此看來,我們必須重新審視死亡和生命的意義,既然生命遲早有一天會走向死亡,那麼生命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對于大自然來講,意義本身就是沒有意義的,所謂的「意義」只是人類賦予的罷了,在大自然面前,生命本無意義。也就是說,在大自然眼里,人類與一塊石頭沒有任何區別。

這種觀點讓很多人難以接受:擁有豐富情感的人類怎麼可能與一塊石頭一樣呢?

如果你了解了宇宙的整個演化史,肯定會對上述觀點有更深刻的認知。不管是人類,一塊石頭,還是其他事物,都來自于億萬年前大片星云中誕生的原始恒星,原始恒星在核聚變的過程中會產生各種元素,然后在生命結束的過程中,把所有的原材料都拋灑到浩瀚星際空間。

而包括你我在內的萬事萬物都只是原始恒星死亡之后殘留下來的原材料形成的,也就是說,你我只是「核廢料」。

如今我們看到的宇宙萬物都來自大自然,最終也必將回歸大自然。所謂「塵歸塵,土歸土」!


某種意義上講,我們真的要感謝死亡。正是因為死亡的存在,因為對死亡的恐懼,所以我們總是想盡各種方法延長壽命,甚至是獲得永生。

同時,也正是因為我們知道死亡遲早有一天會到來,所以我們總是盡可能在有限的生命里「發光發熱」,不想浪費短暫生命里的每分每秒,每個人總是希望活得更加精彩。

想象一下,如果我們能夠永生,意味著我們用無限的時光可以浪費,如此這般人類就會失去不斷奮斗前進的動力,起碼遠不如現在這樣去全力拼搏,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有大把時光可以去揮霍。

如此一來,人類還真的就像一塊石頭,我們真的就如同一條「咸魚」一樣!

當然,道理雖然簡單易懂,但這種觀點看起來頗有「工資太高不利于奮斗」的味道,所以,人類總是盡可能地延長壽命,甚至幻想永生。

那麼人類真的能永生嗎?

現實中是不可能的,甚至理論上也很難實現。即便人類未來某天能夠永生,那時的人類也不再是「人類」了,會完全蛻變為全新的物種。

大自然本來就反對永生的存在,萬事萬物總是會逐漸凋零的,連宇宙本身最終都會走向死亡,何況我們渺小的人類呢?

同時,從生物學角度來講,任何生命都在不斷進化,來適應周圍的環境。而永生意味著進化的終止,沒有了進化,任何物種遲早有一天會不適應周圍的環境,最終也必將被大自然淘汰。

當然,人類憑借自己的智慧,在未來某天可以將意識復制到智能機器人上,從而實現某種意義上的永生,但正如剛才所說,那是的人類還算是「人類」嗎?每個人都會成為絕對獨立的個體,沒有了死亡的威脅,人類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

其實,我們不必對死亡有太大的恐懼,或許是時候重新定義死亡了。我們完全可以把衰老死亡看做是一種疾病,不同于普通疾病的「特殊疾病」,其他任何疾病的感染率都不會是百分之百,而死亡這種疾病的感染率是100%而已!

如此理解,或許更能心平氣和地接受死亡!

最後來講,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能「永生」,只是永生的方式不一樣罷了,我們永生的方式是「傳承」,說白了通過繁衍后代來實現「永生」。幾乎所有的生命都會把自己的后代看做生命的延續,在自己的后代遭遇危險時,可以完全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全,全力保證后代的安全!

吳尊現身羅浮宮,兒子逗趣搞笑,女兒顏值酷炫,與老婆親昵手拉手
2023/09/22
火箭開赴巴哈馬訓練:湯普森腳踝已經康復 隊記曬10人輪換陣容
2023/09/22
山藥田間表型的鑒定:種莖大小對枝生物量的影響
2023/09/22
56歲阿姨坦言:退休了就安心過自己的日子,遠離那些覺得我傻的人
2023/09/22
詹姆斯分享人生哲學!伍德透露加盟湖人內幕 新援幫范德彪練投籃
2023/09/22
胡歌攜妻女游三亞,生日后首談婚姻,凌晨工作看女兒熟睡淚流不止
2023/09/22
稻米胚乳發育的特點:水稻的內倍化和細胞大小的因果關系
2023/09/22
【瑜伽課上這4個體式,練好了美臀又開髖,練錯了膝蓋傷!】
2023/09/22
推薦5部甜蜜泰劇,瑪麗蘇霸總情節,看到根本停不下來!
2023/09/22
5位港星合體在天津走穴:有人娶嬌妻老來得子,有人48歲仍單身
202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