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趣闻历史
民國轶事
三國風雲
歷史名人
野史分享
古墓文物
後宮秘史
历代皇帝
史料记载
韓劇韓星
民間故事匯
金庸武俠传
詩詞文化
全部
    
清朝十二帝在位順序表,及其生平簡介,你了解嗎?
2023/11/03

清朝(1636-1912),國祚276年。

一、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616-1626),謚號:承天廣運圣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

1583年,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父祖被殺,他以先人留下來的十三副盔甲聚眾起兵,化悲憤為動力,開始了他建國稱汗、征戰一生的金戈鐵馬之路。

誰也沒有想到,這位從失去了父祖的孤兒到後來威震四海的一代英主,僅僅經過了三十多年。

當時的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身邊僅有十來個步卒,想要抗衡有著血海深仇的擁兵百萬的大明王朝,顯然是不可能的,隨即他將其自己的目標放在了如何擴大自己的實力上面。

當時,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所在的遼東女真族一共分為三個大勢力群體,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及東海女真。

而努爾哈赤所在的建州女真是女真中實力最為強大的一個,又分為八部。在這八部之中,又有著自己的仇人且他的實力較弱。

所以努爾哈赤的目標很明確了,想要為自己的父祖報仇,就要有強大的實力,為了擁有強大的實力,就需要統一女真各部,想要統一女真各部,就要先統一建州八部,也要先攻打那個實力弱的,與自己有仇恨的尼堪外蘭部落。

加上尼堪外蘭的性格膽小怕事,得知努爾哈赤前來進攻時,不戰而逃,于是努爾哈赤就占領了他的地盤。

就這樣,努爾哈赤按著自己既定的目標逐步進行,通過幾年的浴血奮戰,終于在1589年統一了建州女真各部。

隨著自己實力的壯大,為了不受到明朝的注意,努爾哈赤不得不向自己的敵人俯首稱臣,為了表明自己忠于大明,還通過上供和退地等方法。

就這樣,努爾哈赤取得了明朝的信任,在自己壯大的三十多年中,沒有受到明朝的進攻。在這期間,努爾哈赤逐步吞并了女真各部。

雖然努爾哈赤的崛起吸引到了海西女真的注意,盡管他們派出了聯軍攻打努爾哈赤,但最終在古勒山之戰中,努爾哈赤取得了勝利。

此后努爾哈赤逐步統一了海西各部,隨后又花了三十年左右的時間,使得東海女真投降,至此,遼東女真的大部分領土都在努爾哈赤的麾下。

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后金,年號:天命。

此時的努爾哈赤,終于擁有了與明朝一較高低的資本,隨即在1618年,發布了「討明七大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搜一搜具體內容,這里就不過多贅述了。

努爾哈赤向明朝宣戰后,便出兵偷襲了明朝邊境,面對邊境的危機,明朝萬歷皇帝也決定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攻擊。

1619年,明朝與后金迎來了一場關乎國運的大戰——薩爾滸戰役。最終,后金取得了勝利。

162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在寧遠之戰中失敗后含恨病逝而亡。

二、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1626-1643),年號:天聰,謚號: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

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極的上位,也為後來的皇位之爭埋下了禍根。

雖然皇太極的個人能力十分出色,但在皇位的爭奪中,并不占據優勢。剛開始的努爾哈赤原本想立長子褚英,但由于他的心胸狹隘,囂張跋扈,私自結黨,最終被囚禁而亡。

此時的努爾哈赤想將汗位傳給代善,但由于被人檢舉揭發,說代善與福晉有私情,努爾哈赤十分憤怒,派人前去調查,結果發現事實屬實,隨即代善也失去了汗位的爭奪資格。

此時能與皇太極相爭的只有多爾袞,但是努爾哈赤去世時,多爾袞只有15歲,只要他的母親阿巴亥一死,就沒有人能夠與他爭奪汗位了,所以皇太極和其他幾個貝勒商議過后,說努爾哈赤去世時留有遺言,讓阿巴亥殉葬,最終皇太極取得了汗位爭奪戰的勝利。

皇太極即位后,勵精圖治,加強了中央集權,出兵征服朝鮮后,采用了漢族降將的建議,重用漢官,實行滿漢一體的政策,立志入關。

1636年,皇太極稱帝,改國號「大清」。年號:崇德。

崇德七年,清軍取得了松錦大戰的勝利,為後來的入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入主中原也成為了必然的趨勢。

崇德八年,皇太極去世,在位17年,廟號:太宗,葬于昭陵。

三、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1644-1661),年號:順治,謚號: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

福臨的皇位,可謂是皇權斗爭之后妥協的產物,那這是為什麼呢?

1643年,皇太極的突然去世,并沒有留下繼承人的人選,睿親王多爾袞和肅親王豪格,圍繞展開了爭奪,皇太極上位的隱患終于浮出水面。

按理說皇太極去世后,作為皇長子的豪格,擁有順位繼承權,加上跟隨皇太極這些年的南北征戰,擁有了足夠的威望。但是他還有一個必須打敗的對手——睿親王多爾袞。

劇照豪格

多爾袞年輕力勝,功勛卓著,他也為皇太極在稱帝的道路上立下了汗馬功勞,加上努爾哈赤去世后有想法要把汗位傳給他,但由于當時自己年齡尚幼,母親被殺害,汗位與自己失之交臂,在他看來,這個位置原本就是他的。再加上女真族有著兄終弟及的制度,所以他也有著繼承皇位的資格。

在豪格與多爾袞圍繞皇位爭奪的如火如荼的時候,其他的大臣卻想著他們將要入主中原,實力不能受損,加上中原有著父死子繼的傳統,此時的多爾袞的身份就不太適合爭奪皇位,但是他卻想到了另一層意思:新的繼承人必須是皇太極的兒子,但不一定是皇長子豪格。

最后在議政王大會中,多爾袞提出要讓皇九子福臨繼位,由他和鄭親王吉爾哈朗一起輔政,眾人面對這個提議,也就不再反對,這場奪嫡風波也就落下了帷幕。

福臨繼位后,1644年,清軍入關,同年遷都北京,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和緩解社會矛盾,福臨減少了諸王貝勒的權利和停止了圈地,也進一步緩和了民族矛盾。

在吏治方面,福臨尤為注意,他派遣監察御史去各地巡視,著重處理貪官污吏。

在經濟方面,福臨積極的采納大臣們的建議,實行屯田,同時鼓勵百姓開墾荒田。

面對全國出現的抗清[高·潮],福臨采取了懷柔政策,積極招撫,使得局面出現好轉,順治十六年,除了東南沿海的鄭成功,全國的抗清力量基本平定。

順治十八年(1661年),愛新覺羅·福臨去世,廟號:世祖,葬于孝陵,傳位皇三子玄燁。

四、清圣祖愛新覺羅·玄燁(1662-1722),年號:康熙,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順治帝去世前,由于生前沒有冊立太子,臨終時接受湯若望的建議,將出過天花而沒有夭折的玄燁選為繼承人,并以遺詔的形式冊立玄燁為皇太子。

順治皇帝還下遺詔,同時指派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位大臣為輔政大臣,輔佐玄燁處理政務,直至親政。

原本的局面一片向好,但是四位輔臣聯合輔政的局面并未維持很久,為了爭奪權利,很快他們之間的矛盾和斗爭便日益激化。

因為首輔索尼年老體弱,遏必隆膽小怕事,因此只剩下蘇克薩哈和鰲拜在朝中爭奪權利。

愛新覺羅·玄燁到了親政的年齡后,蘇克薩哈為了對付鰲拜,上疏皇帝應該親政,應該解除他們輔政的權利,面對手中的權力,鰲拜肯定不能束手就擒。

鰲拜指使他的黨羽反告蘇克薩哈,說他不想還政,然后逼迫愛新覺羅·玄燁殺害蘇克薩哈,更是誅其族。

面對日益囂張的鰲拜,玄燁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帶領了十幾個訓練有素的少年,用計生擒了權臣鰲拜。

至此,康熙皇帝掃除了他親政的最大障礙。

康熙十二年,康熙皇帝下旨撤藩,同年12月,吳三桂在云南反清復明,并殺害云南巡撫朱國治。吳三桂派人發布檄文,并于次年開始攻打湖南等地,隨后福建的耿精忠和廣東的尚之信相繼叛亂。

吳三桂

面對叛軍的來勢洶洶,康熙皇帝下令堅決打擊吳三桂,對于其他的反叛者實行招撫,用來削弱吳三桂的勢力。此后還下旨重用漢將、漢兵前去作戰。隨后福建的耿精忠和廣東的尚之信相繼投降。

此時的吳三桂偏于湖南,而清軍已成圍剿之勢,吳三桂的失敗已成定局。康熙二十年,清軍攻破昆明,三藩平定。

平定三藩后,收復台灣被提上日程。康熙二十二年,康熙皇帝下旨讓施瑯為福建水是提督,出兵攻打台灣,于澎湖水戰中取得勝利,并在台灣設立一府三縣。

除此之外,康熙皇帝的主要成就還有三次親征噶爾丹,收服蒙古各部,治理黃河以及編纂《康熙字典》等等。

這位清朝的第四位皇帝,清軍入關后的第二位皇帝,在位六十一年,于康熙六十一年,駕崩于暢春園,他的一生,波瀾壯闊,值得被稱為「千古一帝」。

廟號:圣祖,葬于景陵,傳位皇四子胤禛。

五、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1723-1735),年號;雍正,謚號: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誠憲皇帝。

愛新覺羅·胤禛的繼位可謂是驚心動魄,那麼胤禛是如何在九子奪嫡中勝出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712年,康熙皇帝的嫡長子胤礽第二次被廢黜太子之位后,從此,康熙再沒有立過太子,同時也拉開了奪嫡的序幕。

皇四子胤禛知道自己比不上「才學八斗」的皇八子胤禩,也比不過年齡占優的皇長子胤禔,也比不了父親喜歡的皇十四子胤禵,所以他知道自己沒有優勢,便不表露出自己爭儲的雄心。

胤禔

在其他皇子為了爭儲而鬧的不可開交的時候,他在一旁看熱鬧,吟詩作賦,看到了皇太子的廢黜,皇長子的囚禁,皇八子的削爵等等。

為了贏得父親的喜歡,在別人唯恐不及的時候,胤禛還在風頭上為皇太子胤礽求情,這讓康熙皇帝看到了他的兄弟之情,而且在皇八子結黨的時候,沒有前去依附,反正胤禛表現出一副對皇位沒有想法的樣子。

在討得了父親的歡心后,胤禛逐漸獲得了康熙皇帝的信任,因此被派的差使也越來越多,甚至在康熙登基60年的時候,還被派到了祖陵祭祀,甚至在冬至被派去了祭天。而這類大典,一般只有儲君才有資格主持。

即使胤禛做到了這樣,他也沒有表露出對皇位的覬覦之心,甚至在辦差的時候鐵面無私,以表自己沒有拉攏大臣的想法。除此之外,他還有一個鐵欄粉絲,皇十三子胤祥。

此時皇八子知道自己爭儲無望后,轉而支持老十四,原本支持皇八子的老八、老九、老十也都去支持老十四。

現在的局面是老十四占優,他的支持者也都紛紛制造輿論,仿佛儲君之位已成定局。如果康熙皇帝要傳位給他的話,就不會將老十四再次派到了西北,還讓年羹堯去節制他的糧草,年羹堯可是皇四子胤禛的家臣,而且他的妹妹還是胤禛的側福晉。

所以說,相比于皇十四子胤禵,康熙皇帝還是想將皇位傳給皇四子胤禛的。不僅如此,由于胤禛的生母身份比較低微,康熙皇帝還將傳位的遺詔交給了步軍統領隆科多,他手握禁軍,負責京城的守衛。

當康熙皇帝去世的時候,隆科多關閉城門,宣讀遺詔,表明皇四子胤禛是繼位皇帝,此次的九子奪嫡,皇四子胤禛最終勝出。

至于網上有的說胤禛的繼位充滿疑惑,比如說胤禛把遺詔中的「傳位十四子」,篡改成「傳位于四子」顯然是無稽之談,因為傳位詔書不只一種語言,是滿、漢,蒙三種文字,不可能只更改漢字的。

胤禛繼位后,面對西南等地的少數民族統治,他實行了改土歸流,除此之外,他還廢除了賤籍制度,實行攤丁入畝,減輕了無地百姓的負擔,緩和了社會矛盾,也增加了朝廷的賦稅。

為了解決鄉紳不用交稅的情形,雍正皇帝實行了官紳一體納糧。在政治上,創立了密折制度,用來監察百官,并設立軍機處來專一事權。

雍正皇帝從九子奪嫡勝出后,知道了奪嫡之爭的殘酷,還伴有流血犧牲,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他創立了秘密立儲制度,將傳位詔書放在正大光明匾后面,等到皇帝駕崩后再打開宣讀。

雍正皇帝為康乾盛世的發展,起到了過渡性作用,于雍正十三年駕崩,終年58歲。廟號:世宗,葬于泰陵,傳位于第四子愛新覺羅·弘歷。

六、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36-1795),年號:乾隆,謚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圣純皇帝。

1735年,雍正皇帝在圓明園突然離世,在這一天,雍正身體偶感不適,但依舊在圓明園辦公,還接見了大學士張廷玉。其實之前雍正就曾患病,不過自那以后,身體素質一直很好,這一次也就每當回事。

但在傍晚時分,雍正的病情突然加重,生命垂危,奄奄一息,在子時駕崩,這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

在雍正逝世的當天晚上,大學士張廷玉與鄂爾泰兩人告知在場的親王和大臣,雍正皇帝生前曾經將傳位的密旨透露給他們,除了他倆誰也不知道。

張廷玉

這道隨身密旨現在就藏在圓明園中,應當馬上找出來,以此確立繼承人,不一會總管太監將雍正皇帝親筆寫下傳位寶親王弘歷的密詔捧出。

之后,他們帶著雍正皇帝的遺體返回紫禁城,在正大光明匾后,找到了另一份密旨,再一次確立了弘歷繼承人的身份。

在1729年,雍正打算對準噶爾用兵時,為提高行政效率,特設軍需處,以此來處理軍機事務。1738年,乾隆皇帝將其更名為軍機處。

跟雍正皇帝軍需處不一樣的是,乾隆的軍機處不僅僅會處理軍務,還要協助皇帝處理日常的政務。

軍機處也由原來的臨時機構改為常設,成為法定的,跟外朝抗衡的內廷機構。

所以這樣的軍機處,比雍正時的軍需處更加招人注意,乾隆皇帝通過這種舉措,不僅強化了中央集權,同時還加強了自己的君主專制,使其權利達到了頂峰。

1747年開始,之后的近30年間,清王朝對川西嘉絨藏區的兩大地方土司——大金川與小金川進行了兩次武力征討。

阿桂面對數次都不能攻克的勒烏圍碉堡,阿桂堅定奉行了緩字訣,以九個月的時間步步推進完成合圍,徹底斬斷了勒烏圍周邊的交通聯系,最終于1775年8月攻破該寨。

之后,阿桂運用同樣的措施,通過合圍,斷水斷糧,還不斷的使用重炮攻擊,最終,索諾木率領兩千部眾出程投降,大小金川之戰結束。

雖然大小金川的戰役,耗費了清朝的白銀近億兩,但保證了由川蜀進入藏區交通路線的安定,進而穩定了清王朝對西藏的管轄。

除此之外,愛新覺羅·弘歷的成就還有平定準噶爾,平定大小和卓,清緬戰爭等等,他也自稱自己是「十全老人」。

在位六十年,禪位聽政三年的這位乾隆皇帝,使得「康乾盛世」達到了頂峰,他還編纂了《四庫全書》。乾隆皇帝于嘉慶四年,駕崩于養心殿,廟號:高宗。

七、清仁宗愛新覺羅·颙琰(1796-1820),年號:嘉慶,謚號: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

1799年,清太上皇乾隆皇帝去世后,他生前的第一寵臣和珅失去了靠山,被嘉慶帝逮捕處死。

嘉慶皇帝雖然當了皇帝,但大權依舊在乾隆皇帝手中,嘉慶皇帝也知道,圣祖康熙皇帝也有過二廢太子,就算現在自己是皇帝,但也有可能會被廢黜,所以嘉慶皇帝小心翼翼,舉步維艱。

但這種情況在寵臣和珅看來,這是懦弱,加上和珅是乾隆皇帝最為倚重的大臣,在乾隆晚年時,他把持著國家的財權、軍權和政權,這無疑是無視嘉慶皇帝的存在,所以在乾隆皇帝去世后,嘉慶皇帝立馬就開始了清算。

嘉慶皇帝真正親政后,通過清算和珅,緩解了民怨,另一方面更換軍中大臣,獎罰分明,通過剿撫并用,分化了各地的起義軍。

嘉慶二十五年,愛新覺羅·颙琰從圓明園前往避暑山莊,二十五日,突然病逝。廟號:仁宗,葬于昌陵,傳位愛新覺羅·旻寧。

嘉慶皇帝在位期間,處死和珅,平定叛亂,平反冤案,沒有大的功績也沒有大的失誤,算的上是一位守成之軍,與此同時,世界上也開始了工業革命,清朝也開始了由盛轉衰。

八、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1821-1850),年號:道光,謚號: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寬定成皇帝。

道光皇帝繼位后,勵精圖治,對漕運鹽政進行了改革,既解決了漕運的困難,也減少了財政的開支。

道光皇帝還整頓吏治,去除官員的奢靡之風,同時,還解除了部分的礦藏。

愛新覺羅·旻寧剛剛繼位的時候,就嚴令禁止鴉片的輸入,道光十八年,他采取林則徐的禁煙措施,頒布了《查禁鴉片煙章程三十條》,這項措施是清朝最為嚴厲周密的禁煙令。

道光二十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中國戰敗,簽訂了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道光三十年,愛新覺羅·旻寧駕崩于圓明園慎德堂,廟號:宣總,葬于慕陵,傳位四子奕詝。

九、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1851-1861),年號:咸豐,謚號: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圣孝淵恭端仁寬敏莊儉顯皇帝。

咸豐皇帝繼位后,著手進行改革,勤于政事,為了挽救統治,重用漢官曾國藩,依靠其掌握的漢族地主武裝,鎮壓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

咸豐六年,英法對清政府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咸豐十年,英法聯軍攻占天津,隨既向北京進發,咸豐帝逃亡熱河,不久后患病,于咸豐十一年病逝,廟號:文宗,葬于定陵,傳位愛新覺羅·載淳。

十、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1862-1874),年號:同治,謚號:繼天開運中居正寶大定功圣智誠孝信敏寬毅皇帝。

咸豐帝去世后,由年僅六歲的愛新覺羅·載淳即位,由于年齡尚幼,由慈溪與慈安兩位太后垂簾聽政。

載淳在位期間,清朝先后平定了陜甘回民起義、云南回民起義、貴州苗民起義,同時還積極求取復興之路。在兩宮太后和恭親王奕䜣的主持下實行了新政,稱「同治新政」。

同治十二年,載淳新政,但是他無法擺脫慈溪的掌控。同治十三年,載淳染上天花,去世于養心殿東暖閣,年僅19歲。廟號:穆總,葬于惠陵。

十一、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1875-1908),年號:光緒,謚號: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

同治十三年,載淳病逝后,年僅四歲的載湉被立為皇帝,由慈禧太后垂簾聽政至十八歲。

光緒二十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中國戰敗。光緒帝載湉主張抵抗,派劉永福到台灣布防,下令停止繼續移用海軍經費修建頤和園。《馬關條約》簽訂后,康有為連續上書,光緒帝受到啟發后,想要實行一系列的改革,但被慈溪阻止,最終不得了之。

光緒三十四年,光緒帝死于宮中,終年38歲,廟號:德宗,葬于崇陵。

十二、愛新覺羅·溥儀(1909-1911),年號:宣統。

三歲即帝位,由其父攝政。宣統三年,辛亥革命爆發,民國元年被迫退位,清朝統治結束,仍居住于清宮。

民國六年,張勛復辟,十二天后失敗。

1967年逝世,先葬于八寶山,后遷到崇陵附近的華龍皇家陵園。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

郭富城現身杭州,方媛超低調主動拉行李,默默貼牆走不搶老公風頭
2023/12/09
王祖賢曬視訊:皮膚白皙頭髮濃密狀態佳,聲音好溫柔
2023/12/09
男德標兵!TVB視帝深圳拍戲時刻與女性保持距離,曾被女搭檔暗戀
2023/12/09
80後白髮校長!用工資補貼學生餐費,只為百名留守兒童吃飽,被孩子親切稱為「校長爺爺」網贊爆:心中有大愛
2023/12/09
單親媽花光50萬開店「做10小時只賣2碗湯」她淚求「來幾個客人」,網友「看過菜單」狠心拒絕:我才不會去!
2023/12/09
68歲甄妮息影回歸田園,16年前買下1萬6千坪農場,親自開除草機,被酸「不當歌星當農婦」:令人嚮往的晚年生活
2023/12/09
野狗媽媽重傷被困在陷阱裡分娩,幸運的是遇到了一個善良的人 - Marotify - 生活網
2023/12/09
禮車開到一半!新娘突叫停「朝路邊行跪拜大禮」磕頭落淚 「背後真相超催淚」網卻酸:這樣不吉利
2023/12/09
要求太過分!新婚夜丈夫提「AA制生活」 妻子一口答應提3個「條件」丈夫慌了:是我太自私
2023/12/09
阿公「1千多萬全存郵局」孫苦勸:會被通膨吃掉!網急喊不要管「會犯1大忌」曝長輩心態!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