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趣闻历史
民國轶事
三國風雲
歷史名人
野史分享
古墓文物
後宮秘史
历代皇帝
史料记载
韓劇韓星
金庸武俠传
詩詞文化
民間故事匯
全部
    
李叔同出家前,弟子豐子愷問他忍心拋棄妻兒嗎?李叔同的回答絕了
2023/11/04

前言

你可曾想過,一個滿懷理想、事業如日中天的人,為何會在妻兒環繞的時刻,選擇遁入空門,一刀兩斷所有美好?

李叔同,一個在近代文化界頗具影響力的人物,他的一生可謂起起落落,跌宕起伏。

少年喪父,被族人所憎;求學歸來,立誓報效;娶妻生子,家室美滿;功成名就,弟子眾多;最終,他選擇了出家,離棄所有。

這突如其來的決定,讓周圍的人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但李叔同的內心,早已下定決心。

一 少年喪父,命運多舛

1876年,李叔同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父親去世時,他還只是一個10歲的孩子。李家族人并不喜他,因為他的生母只是父親的一個小妾。在他母親去世后被族人阻攔入祠,這讓還是個孩子的李叔同看清了人情冷暖,并下定決心要報效國家,改變自己的命運。

父親去世后,李叔同和母親相依為命,生活艱難。但是這個少年心性堅強,不甘受欺凌。一次,族人想要阻止他的母親入祠,李叔同憤怒地說:「我的娘必須入祠,不然就踩著我的命來阻攔吧!」少年的眼中透著堅定,讓族人不得不讓步。

李叔同從小聰穎過人,有天李鴻章路過李家,看到這個少年與眾不同,便與他談話幾句,贊嘆他「日后必成大器」。這句肯定,成為李叔同走下去的動力。李叔同沉穩內斂卻不乏堅強,讓李鴻章對他印象深刻。

為了改變命運,李叔同離開家鄉,只身赴日本留學。異國他鄉,沒有親人的陪伴,讓他更加懂得獨立自強。留學生活雖然辛苦,但李叔同孜孜不倦地學習,終獲得了法政大學的學士學位。在留學的歲月里,李叔同既克服了生活上的困難,也增長了見識,這為他未來的事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1898年,22歲的李叔同憑借自己的毅力完成學業,光榮業成歸國。當年那個在家族中備受冷眼的少年,如今已經成長為一個知識豐富、見多識廣的青年才俊。他下定決心要用知識報效祖國,改變中國經受列強欺凌的局面。歸國后的李叔同更加成熟穩重,有著服務國家的遠大抱負。

二 立業教書,從藝術入手

歸國后,李叔同先在南京女子學堂任教。他善于與學生交流,深受學生喜愛。李叔同認為,要改變中國,就要從啟蒙教育和文化藝術方面著手。于是他自學書法繪畫,并在教學中傳授給學生們。

1902年,李叔同與同為教育家的章太炎之女章瑞芝結婚。婚后兩人育有二子,李佐光和李伯光。一家四口生活幸福美滿。李叔同也在這段時間創作了大量詩詞,傳世作品有《憶江南》、《登黃鶴樓》等,在文壇上聲名鵲起。他的詩詞既有傳統意蘊,又不乏新意。

1917年,李叔同41歲時在上海創辦中華書局,任院長。他希望通過書局來推動古典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次年,他又創立國民音樂社,開設音樂研究班,積極推動新音樂運動,希望通過音樂教學培養民族自強精神。李叔同認為音樂是提升國民思想和精神的重要方式。

在李叔同的努力下,中華書局和國民音樂社的影響日漸擴大。越來越多有識之士加入,文化藝術界也沸騰起來。李叔同借助文化的力量,在啟蒙和民族自強的道路上堅定不移。看到中國文化藝術得到新生,李叔同由衷地感到欣慰和自豪。

三 人生閉關,選擇出家

事業有成之后,李叔同內心的精神追求卻未盡如人意。他發現名利帶來的虛妄,使他更渴望尋找到生命的本真。于是,在39歲那年,李叔同終于拜悟和尚為師,準備出家修行。

這個消息一出,立刻在文化界掀起軒然大波。弟子豐子愷第一時間來訪,希望挽留老師。「您對我們有恩如山,怎能就此離去?」豐子愷紅著眼眶哽咽道。李叔同卻淡定地說:「我的心意已決,請你尊重我的選擇。學業有成,你們也該獨立發展了。」

除了弟子,李叔同的妻子章瑞芝也帶著兩個兒子從天津趕來,在寺門前痛哭流涕,希望李叔同回心轉意。「您當年為何要娶我,生我們母子?現在又狠心拋棄,我的痛苦難道您感同身受嗎?」章瑞芝泣不成聲。李叔同面色堅決,選擇不予理睬。

李叔同第二任日籍妻子雪子得知消息也前來相勸。「您曾經答應我這一生不離不棄,如今卻要背棄諾言,我的痛苦于您而言就一文不值嗎?」雪子哭問道。李叔同面無表情,轉身就走,頭也不回。

李叔同的決心已定,任何人的挽留都無法讓他動搖分毫。他決意選擇出家,與世俗永別。因為他發現,名利地位并不能帶來內心的平靜,反而徒添煩擾。只有返璞歸真,方能觸及生命本質。

四 堅持信念,最終圓寂

李叔同出家后法名弘一,在寺中過起了與世無爭的生活。他打坐念佛,嚴守清規,對過往的一切不再看回頭路,只面向佛陀。李叔同整日沉浸在佛法之中,將心比心,站在他人的角度想問題,這樣讓他的內心得到了升華。

弟子和家人對李叔同的失望逐漸轉為了理解和接受。或許有人終其一生都無法理解李叔同為何拋妻棄子,但他們也明白,這是李叔同這個靈魂的呼喚,是他率真的聲音。李叔同的妻子和弟子們終于明白,讓他離開,也是對他最大的愛。

結語

1942年,李叔同將「悲欣交集」四字交給師妹,象征他對這一生的總結。他在佛門中安詳離世,享年65歲。李叔同此生跌宕起伏,但他始終堅持自己的信念。他將全部心力投入到佛法之中,最終達到了生命的圓滿。

我們不應妄加批判一個偉大靈魂的選擇,而要尊重和感恩。李叔同以自己的方式,詮釋了何為守正出新。他的一生,值得每一個有理想的人深思。李叔同給后人的啟示是,要勇于追求內心的呼喚,不被外在名利所累,才能生命不虛度。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

懷孕后,這幾種食物孕媽媽盡量少吃,或許會讓肉長在自己身上!
2023/12/01
6個月大的嬰兒被丟菜市場3小時,寶媽丟孩子的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2023/12/01
懷孕后,孕婦常做這4項「運動」,或許有助于順產,產后做辣媽
2023/12/01
八字最硬的小狗,雖然很脆皮,但是真的很難殺呀, 純純小倒霉蛋一只了!
2023/12/01
外星人真的存在?這些事件證明了這種可能性!地球上可能有外星人
2023/12/01
稱呼女王為什麼用Your Majesty,而不是My Majesty?
2023/12/01
郵差叔叔「每天帶點心」上門送汪 這天卻收到「難過回信」:牠再也吃不完了
2023/12/01
今明兩年,是「抓緊買房」還是「繼續存款」,3大現象已給出答案
2023/12/01
蔡少芬為蔣麗莎慶祝38歲生日,穿著土氣被吐槽:看起來像一個保姆
2023/12/01
楊丞琳曬潘瑋柏婚禮現場照送祝福,網友齊呼:期待你也穿上婚紗
2023/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