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親子宅中,最常見的就是各種有趣的設計了。比如樹屋、滑梯、球池等等,甚至有的家長都恨不得將「游樂場」搬進家中,從而讓孩子的成長環境充滿趣味性。事實上,影響孩子的不一定是成長環境,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才是關鍵。
像本期帶來的這套案例,雖說屋主也十分重視孩子的教育,以及成長環境,但在空間設計上,卻通過色彩與材質,強調了淳樸、輕松、溫馨的家庭氛圍。也正是這種最自然最和諧的生活畫面,讓無數網友圈粉了。
本案坐標廣州,面積117㎡,屋主一家為三代同堂的成員結構。對于空間的需求,就如上面說的那樣, 希望在設計上能強調家庭氛圍,并且要有理想的讀書區與休閑區。同時,還希望擁有四居室功能,以應對未來的居住變化。
結合屋主的需求,空間布局改造如下
1、南陽台一分為二,一部分納入客廳,一部分作為獨立的家政區。
2、衛生間向生活陽台延伸,提升內部的使用面積。
3、廚房向衛生間擴大,讓日常操作更加寬敞舒適。
4、老人房部分墻體內退,并以此擴大衣帽間,延伸出家里的第四個房間。
原戶型進門就是客餐廳,雖說視覺上有著極強的通透性,但也缺少一些私密性。因此,玄關柜采用轉角隔斷的方式來設計,再搭配一塊木色的隔板,不僅讓入戶動線產生了迂回緩沖,也讓入戶的功能性得到了完善。同時,柜體底部暗藏上燈光,也就此拉開了回家的序幕。
進門右側就是餐廳,整體做轉角卡座式布局,再搭配上吊柜,既擁有了餐邊柜的功能,又滿足了雜物收納,實用性非常強。
除此之外,半圍合式的結構,也一定程度上強化了互動與交流,讓生活畫面更加和諧。當然,亞克力材質的桌腿,也很好弱化小空間傢俱多的問題,讓視覺更加輕盈、時尚。
玄關隔斷柜的背面,就是一塊多功能的閱讀區,通體到頂的書墻設計,完全滿足了孩子每個成長階段的書籍收納。半弧形的原木書桌,也在減少磕碰的同時,方便了閱讀、畫畫、親子教育等。
閱讀區細節展示,考慮到孩子正處于喜歡亂涂亂畫的年齡,旁邊做可擦拭白墻板設計,也充分釋放了孩子好奇的藝術天性。
閱讀區緊鄰客廳,大人在客廳聊天、看電視,孩子在閱讀畫畫手工,好一幅其樂融融的生活場面。
客廳化繁為簡,并將外面的陽台納入了進來,進一步提升了空間的通透性與采光能力,并且還增加了一塊品茗休閑區,方便長輩們在此下棋聊天。
為了獲取更多的活動面積,取消常規的茶幾,并搭配一款小體積的直排沙發,既賦予了生活更加自由的形態,也讓孩子有了一塊寬敞的玩耍、運動區。
電視墻做了懸浮式儲物柜設計,并給一邊的柜門做了格柵處理,讓空間不會顯得太過單調。而底部一排的抽屜柜,則滿足了各種小物品的收納,繼而培養孩子從小收納的好習慣。
客廳看向玄關視角,雖說設計上是以簡單的留白+原木為主的,但也恰恰是這種簡單的處理方式,表現出了生活的歲月靜好。
廚房在原有的空間基礎上,向旁邊的衛生間做了擴大處理,有效改善了日常操作的舒適性,以及冰箱的空間需求。
墻面貼上防大理石飾面的瓷磚,櫥柜上下做分色設計,簡潔又有層次,并且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亮空間的作用。
主臥同樣以簡單的留白為主,再穿插一些灰藍色的元素,既在簡潔中彰顯出了一絲靜謐、安寧的氣息,又賦予了空間更多的想象。
衣柜以通體到頂的結構,設計在了床尾處,充分滿足了四季衣物的收納。而外面的弧形陽台,則擺放了一張黑色質感的書桌,方便臨時辦公。
老人房的布局強調了實用性,并以榻榻米的形式,最大化提升了儲物能力。同時,墻面與柜體統一的分色設計,也為空間帶來了一絲素雅的氣息,使其不再乏味。
兒童房采用了常見的高架床設計,并在臨窗處增加了一個榻榻米。這樣既讓兩個孩子在成長的階段中有了陪伴,也各自擁有了一塊私密的睡眠空間。
利用原主臥衣帽間改造的第四間臥室,既是一間客房,也為兩個孩子長大提前做的準備。由于空間面積比較小,這里同樣采用了榻榻米布局。
兩個衛生間設計都比較常規,不過也都規劃了獨立的淋浴間,增加了使用舒適性。
整個案例看下來,可以說沒有一絲的驚艷感,甚至還有一些簡樸,并且和想象中的親子宅區別很大。然而就是這種簡單樸實的設計,讓空間回歸了生活的本真,以及為孩子建立了起一個健康和諧的成長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