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5年8月5日,在今天的河北省柏鄉縣固城店鎮,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在城南的千秋亭設置了會場。然后在麾下將軍們的擁立之下,正式宣布登基,東漢自此開國!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千秋亭稱帝’。
劉秀稱帝這一年,僅僅只有31歲而已。放眼歷史上幾個大一統王朝的開國皇帝,劉秀是稱帝時最年輕的一個!相比之下,前面的劉邦,后面的楊堅、李淵、趙匡胤,基本上都是四五十歲才稱帝。
就連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他搞出皇帝這個稱號的時候,也已經是39歲了。所以從稱帝的時間上來看,秦始皇其實也比劉秀要晚。
而且,最夸張的是,就在劉秀稱帝兩年多以前,劉秀還只是一個光桿司令!而且隨時都有可能被人殺掉!當時他剛打完昆陽之戰后不久,然后他哥哥劉縯,因為權勢過大,被當時起義軍這邊的皇帝更始帝劉玄,直接給殺掉了。而當時的劉秀,也因為劉縯弟弟的這個身份,隨時都有可能被殺。
但諷刺的是,僅僅幾個月之后,劉秀就徹底擺脫了劉玄的控制。然后,劉秀孤身一人北上河北,此后僅僅花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統一了整個河北,并且最終順利稱帝!
相比現代網絡上很多營銷號所說的‘召喚隕石’,或者‘歷史氣運之子’,這個成績,其實才是最夸張的!因為前面那些稱號,基本上都是調侃。但是兩年之內統一河北,并且直接稱帝,這是真的!放眼整個中國古代史,這個成績,都是一個相當炸裂的成績!
那麼,在這兩年當中,劉秀到底都做了什麼呢?為什麼劉秀在劉縯被殺之后,能夠迅速擺脫更始帝的控制?在劉秀北上河北之后,為何他又能迅速建立自己的政權?這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這個故事,我們得從當年劉秀大哥剛剛被殺的時候開始說起。
在新朝末年的那場農民起義當中,劉秀最開始其實并不是自己獨自起兵的。最開始的時候,他其實只是自己哥哥部下的一個將軍。
和劉秀相比,劉秀的大哥劉縯,其實更像是真正的亂世梟雄。早在新朝剛剛開始混亂的時候,劉縯就開始變賣家產,并且開始在當地招攬門客。等到新朝很多地方爆發農民起義之后,劉縯直接在當地起兵。在起兵之初,劉縯就已經拉來了七八千人!
後來,為了和新朝軍隊對抗,劉縯率領的這支舂陵軍,不得不和旁邊的綠林起義軍聯合,雙方一起對抗新朝軍隊。而在這個過程當中,綠林起義軍那邊,因為忌憚劉縯過于勢大,所以就擁立了舂陵劉家的另一個劉家人劉玄,做了皇帝,這就是更始帝。
而更始帝被擁立之后,很快就引來了新朝主力軍隊的鎮壓。當時劉縯雖然沒有被擁立做皇帝,但是他卻掌握了更始政權的大部分軍隊,正在率兵圍攻宛城。而在劉縯圍攻宛城期間,王莽軍隊的主力,就逐漸抵達了。
為了給劉縯爭取時間,當時作為劉縯麾下部將的劉秀,就帶著自己麾下的少量軍隊,退到了昆陽城一帶堅守。結果後來,劉秀不但擋住了新朝的四十多萬主力軍隊,而且還順利以少打多,打掉了新朝主力的中軍大營!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昆陽之戰。
而幾乎就在劉秀這邊勝利的同時,劉縯那邊,也拿下了宛城。所以,昆陽之戰結束以后,起義軍這邊的主力,開始迅速追殺新朝軍隊,并且一路反推到了關中。最后在這一年九月,起義軍終于殺入了長安,干掉了王莽。
因為在之前的戰斗當中,劉縯和劉秀兄弟,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昆陽之戰打完之后,劉家兄弟的聲望,頓時暴漲。再加上劉縯劉秀兄弟,掌握了更始政權的大部分軍隊。如果劉縯想要廢帝篡位,幾乎就只是一句話的事情了。
這樣一來,當時作為皇帝的劉玄,顯然無法接受這個結果。所以,幾乎就在起義軍殺入關中的同時,劉玄就找機會殺了劉縯。
以上這些,就是劉秀的大哥劉縯,被殺的大致過程。
在劉縯被殺的時候,劉秀當時正率領麾下軍隊,在前線攻城掠地。此時的劉秀,其實也可以選擇直接帶著麾下的軍隊,回去給自己的哥哥報仇。但從當時的局面來看,如果劉秀真的這麼做了,最后多半會被迅速鎮壓。
這還真不是因為劉秀本人不能打,而是因為,當時舂陵劉氏的大多數劉家人,都比較支持劉玄。而劉秀當時的根基,恰好也來自于舂陵劉氏。同時,劉秀和劉縯不一樣,他并不是起義軍的創始人。雖然當時他打贏了昆陽之戰,聲望暴漲,但這種聲望,卻不足以讓他繼承他哥留下來的所有軍隊。
而且,就算劉秀當時能夠和更始帝分庭抗禮,新朝那邊,也會因為更始政權的內斗,迅速死灰復燃。最后大機率會趁著他們內斗,直接反推了起義軍。
所以,在這個關鍵時刻,劉秀做出了自己一生當中,最正確的一個選擇。
他放棄了手頭上所有的軍隊,只身返回了宛城,去找更始帝劉玄低頭認錯了。而且,當時劉秀表現的姿態特別低,他不但徹底放棄了手上的所有軍隊,還拒絕和所有劉縯的部下來往。同時,他還主動向更始帝劉玄低頭,并表示自己哥哥被殺,完全都是自己哥哥的責任。
如此一來,就算是更始帝對劉秀非常忌憚,暫時也找不到殺劉秀的理由了。因為更始帝的權力根基,同樣是來自于舂陵劉氏內部。貿然殺劉秀,很容易會引起舂陵劉氏內部的反感。這對他坐穩皇位,沒有任何好處!
相比之下,作為一個皇帝,更好的選擇,是先接受劉秀的投誠,然后接下來找機會暗中給劉秀使壞,找機會整死劉秀!這樣一來,就算是其他老劉家人,也挑不出任何錯處。
就這樣,劉秀賭對了自己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一個選擇。
而接下來,暫時安全之后,劉秀則是表現的像是徹底忘了哥哥被殺這件事一樣。同時,他當時還表現的非常平庸,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結婚生孩子,安享富貴這件事上。當時劉秀提出,自己只想迎娶出身新野大富豪家族的陰麗華,對其他的事情沒興趣。
通過迎娶陰麗華這件事,劉秀讓更始帝暫時對他放松了警惕。而且,劉秀娶了陰麗華之后,還得到了陰家在財富上的支持。這無疑對劉秀接下來的成功,也起到了不小的幫助。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劉秀出使河北,建立東漢政權的故事,開始了。
在迎娶陰麗華之后不久,劉秀就迎來了自己的下一個考驗。當時更始政權這邊,已經干掉了王莽。所以對于當時的更始帝劉秀來說,最大的外部威脅,已經沒有了。
所以接下來,更始帝需要面對的最大問題,就只有兩個。一是要收服那些割據勢力,之前王莽敗亡之后,很多新朝的地方官和起義軍,都直接擁兵自立。如何解決這些地方勢力,再次統一中原,這是擺在更始帝面前最大的問題。
和統一天下相比,當時更始帝更急于做的,其實是先統一內部。之前更始帝登基,只是各方權衡利弊的結果。但實際上,在起義軍內部,更始帝其實并沒有太多嫡系心腹。所以,如何理清更始政權內部的各個派系,真正大權獨攬,這其實讓劉玄更加頭疼。
而在第二個問題當中,劉秀的存在,無疑是最大的一個目標。
雖然當時劉秀表現的很聽話,但作為劉縯的弟弟,只要劉秀活著,劉縯的那些舊部,就始終不會真心聽劉玄的話。所以,如何找機會解決掉劉秀,這就是劉玄此時必須要想的。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有一個叫劉賜的人,給更始帝出了一個主意。
從史書記載來看,這個劉賜,應該是更始帝劉玄的心腹。但同時,他也是劉秀的親戚。只不過相對來說,他跟劉玄的親戚關系,要比跟劉秀更近一點。
所以這個劉賜當時就提出,要讓劉秀去作為使者,替更始政權,招降河北地區的割據勢力。
對于劉賜的這個主意,后世存在很大的爭議。有人認為,劉賜是更始帝的心腹,他很清楚更始帝在想什麼。所以他出這個主意,主要是想借此干掉劉秀。因為當時河北地區的幾個割據勢力,都非常強大,絕對不是單靠招降就能解決的。
所以,最好的結果,就是劉秀去了之后,直接被人家殺了。但是這樣一來,更始政權就有理由對他們開戰了。而且這樣一來,更始帝也能趁機除掉劉秀。
但也有人認為,劉賜出這個主意,其實是替劉秀做打算,希望劉秀能夠有一個表現的機會,徹底對劉玄表表忠心。畢竟大家都是一家人,也沒必要鬧到非死不可的地步。還有人認為,劉賜干脆就是一個狗頭軍師,他這麼出主意,其實就是單純看中劉秀的一些影響力,根本就沒想過其他的后果!
劉賜當時到底是怎麼想的,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只知道,後來劉秀統一天下之后,他很感謝劉賜出的這個主意,還給劉賜封侯了。
我們還知道,不管劉賜當時想沒想太多,作為更始帝的劉玄,他肯定想到了很多。
作為皇帝,劉玄對劉秀的忌憚,其實一直都沒消除。但同時,當時除了劉秀這個麻煩之外,劉玄更忌憚的,其實是那幫綠林軍的起義軍領袖。因為劉玄之前就是他們擁立的,而且他們手里也掌握了大量的軍隊,相對獨立。
而在這個關鍵的時刻,那幫綠林軍領袖,清一色反對劉秀出使河北。至于目的,恐怕也不單純。這幫綠林軍領袖的理由,是劉秀太優秀。他們擔心劉秀出使河北之后,很容易會做大。
但同時,除了這層意思之外,這幫人其實也怕劉秀出使河北之后,會導致劉家宗室的力量暴漲,導致他們這些綠林領袖的勢力被打壓。
反正當時更始政權這幫人,基本上是一個人一個心眼,就沒一個單純的。
而在這個關鍵時刻,劉秀顯然也知道這個選擇有多重要。而接下來,劉秀的一個部下馮異,就給他出了一個主意。當時馮異提出,劉秀可以巴結一下更始政權的左丞相曹竟。這個曹竟在史書上記載不多,但顯然,他應該是更始帝的心腹。他說的話,當時在更始帝面前非常有分量。
而接下來,劉秀顯然采納了馮異的這個主意。據史書記載,當時劉秀對曹家‘厚結納之’。至于說到底是怎麼個厚法,估計當時劉秀是用了陰麗華她們家的錢。畢竟,陰家不缺錢,幫劉秀稍微行賄一下,也不算什麼。
在這個關鍵時刻,陰家的財力,無疑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之前劉秀沒娶陰麗華,他不可能有這麼厚的財力,去搞定這件事,那估計後來也就沒有東漢了。但是有了陰家的幫助之后,最終,劉秀終于是搞定了曹家,讓曹家替他在更始帝面前說了話。
所以最后,公元23年十月,劉玄正式下令,讓劉秀代表自己,出使河北,招撫那些割據勢力。
就這樣,在哥哥被殺兩個多月以后,劉秀終于擺脫了劉玄的控制,只身北上河北。
隨著劉秀北上,劉秀的個人安全,算是暫時有了保證。但是接下來,如何徹底脫離更始政權,乃至建立自己的政權,這依然是一個巨大的難題。畢竟,當時劉秀北上的時候,幾乎就是孤身一人!
當時的劉玄,之所以派出劉秀,估計就是想讓他去送死。
但問題是,劉玄怎麼都沒想到,接下來的兩年里,劉秀將會用自己神一般的操作,孤身一人建立一個龐大的政權!最后徹底取代他。
而接下來的兩年里,劉秀的操作,大致可以分成五個回合。
第一個回合,我們可以稱作‘招撫幽州’。
劉秀北上的時候,雖然幾乎就是孤身一人,基本屬于必死之局。但當時的他,手里卻依然還有兩張很重要的牌。第一張牌,就是他在昆陽之戰當中,打出來的巨大聲望。當時整個天下的割據勢力,幾乎沒人不知道劉秀的名字。
光是劉秀這個名字,就是一塊金字招牌。
第二張牌,則是他作為更始政權使者的身份。雖然劉玄對他有那些算計,但是在外界眼里,此時的劉秀,就是代表更始政權。而當時的更始政權,也算是最受大家認可的一個政權。
這樣一來,劉秀就有狐假虎威,借力打力的機會了。
而在劉秀奉命北上之后,很快,有一個關鍵人物,迅速尾隨而來。這個人,名叫鄧禹。
如果要做一個對比的話,鄧禹對劉秀的重要性,基本上就相當于後來關二爺對劉備一樣。而且後來劉秀評定云台二十八將,鄧禹也是名列榜首。
至于說當時鄧禹為啥要來投奔劉秀,原因其實特別簡單,因為他倆之前是室友!
從史書記載來看,劉秀二十多歲的時候,他去長安讀過太學,而且讀了四五年。在這幾年里,劉秀在長安城內住的宿舍,很可能是一個四人寢。所以當時劉秀在宿舍這邊,有三個室友,分別是鄧禹、強華和嚴光。
在接下來東漢開國的故事里,這三個名字,都會出現。而這其中,尤以鄧禹的戲份最重。
因為當年做過室友,所以劉秀和這幾個人的關系都比較好。而且史記載,倆人上學的時候,還曾經合伙做過生意,一起賺過生活費。所以鄧禹對劉秀,那是相當的佩服。
因為室友的關系,所以劉秀北上之后,鄧禹第一時間就前來投奔他。不過,鄧禹過來的時候,應該沒帶什麼軍隊,只是孤身一人。
但就算是孤身一人,這對劉秀來說,依然是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因為當時劉秀身邊的人,幾乎都是劉玄派來的。估計他們當中有些人,還接受了劉玄的暗中指示。一旦劉秀有什麼不軌的舉動,他們估計會直接殺了劉秀。
可是鄧禹出現之后,情況就不一樣了。作為劉秀的室友,劉秀對他極為信任。所以在這之后,鄧禹就是開始親自帶人,保護劉秀的安全。如此一來,劉秀的個人安全,就有了保障。
如果當時鄧禹沒出現,估計劉秀後來也很難自立一方了。
而接下來,在鄧禹的保護下,劉秀很快抵達了今天的河北定州一帶。當時在黃河以北地區,情況其實非常復雜。這里不但有多支起義軍勢力,而且還有其他幾個劉氏宗親,或者當年新朝任命的太守或者縣令,割據一方。
在這種情況下,劉秀想要僅憑一張嘴,就拿下河北,無疑是癡人說夢。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又一個關鍵人物出現了。
在劉秀抵達定州之后不久,一個叫耿弇的年輕人,忽然前來拜見劉秀。
這個耿弇,後來在云台二十八將當中,排名第四。
耿弇此時之所以會來拜見劉秀,主要是代表他爹。耿弇他爹名叫耿況,在新朝末年的時候,正擔任上谷郡的太守。也就是說,今天的河北懷來、宣化、逐鹿,以及北京延慶一帶,當時都歸他爹管。
而王莽被殺之后,各地的郡守,一下子就沒有了上級。所以當時整個上谷郡,基本上都歸耿況管。但同時,這個耿況并不是一個亂世梟雄,他沒有自立一方的打算,而是想要找一個強大的勢力投靠。
當時在黃河以北,最強大的勢力,其實并不是更始政權,而是一個叫劉子輿的人,在邯鄲建立的割據勢力。這個劉子輿,自稱是當年漢成帝流落在外的兒子,所以當時追隨他的人很多。
而當時上谷郡這邊,很多人都傾向于邯鄲方面。但是已經有人去聯系了邯鄲那邊,隨時準備投靠過去。但同時,作為郡守的耿況,則是更傾向于更始政權,所以就派了自己的兒子耿弇,想要去面見更始帝劉玄。
但問題是,當時各地起義軍都在打仗,道路根本就不通。所以當耿弇聽說,劉玄派來的使者,已經抵達定州之后,馬上就前來拜見劉秀。
接下來,沒有人知道劉秀到底做了什麼。反正最后,耿弇很快就對劉秀心悅誠服,徹底成了劉秀的追隨者。此后,耿弇就帶著劉秀,返回了上谷郡。
而接下來,在耿弇的極力推崇下,他爹耿況很快就接受了劉秀的招撫,成了劉秀的下屬。當然,這時候耿況投降,其實并不是劉秀,而是更始帝劉玄。但不管怎麼說,在這之后,劉秀也算是有了暫時的基本盤。
與此同時,在耿弇的介紹下,劉秀又對上谷郡旁邊的漁陽郡,發出了招撫信號。當時漁陽郡的太守,名叫彭寵。彭寵這條線的故事比較復雜,簡單來說,之前他參加過昆陽之戰,所以對對劉秀的印象特別深。
不過,之前昆陽之戰的時候,他是新朝那邊的將軍,他是被劉秀打的那頭。
而昆陽之戰結束以后,他就來到了漁陽郡這邊,因為他爹當年就是漁陽郡太守,在這邊很有威望。後來,經過了一段很復雜的故事,在劉秀抵達之前,他就成了漁陽郡的新太守。
而當劉秀來招攬他之后,他很快就想起了幾個月之前,被劉秀暴打的恐懼。所以再之后,沒費多少力氣,他就直接投降了劉秀。
至此,整個北京地區周圍,上谷和漁陽這兩個郡,暫時都歸劉秀指揮了。當然,名義上這兩個郡,投降的是更始帝劉玄,而不是劉秀。而在這之后,第二個回合就開始了。
第二個回合,叫做攻略邯鄲。
拿下北京地區的兩個郡之后,劉秀手上有了一定的地盤,以及一萬多的軍隊。但此時在黃河以北,他依然算不上什麼強大的勢力。當時在黃河以北最強的,依然是邯鄲地區的劉子輿勢力。
所以接下來,當劉秀得到了這兩個郡的支持之后,他就勢必要和邯鄲那邊對上了。
這事說起來也挺有意思。其實之前劉秀北上之后,第一時間抵達的,就是邯鄲。只是後來,劉秀發現邯鄲那邊情況不對,所以才找機會離開,而后抵達了定州。并且靠著更始政權的威望,得到了當地幾個縣的支持,暫時占住了定州,這才有了后面的事情。
所以,當邯鄲那邊獨立之后,劉秀其實心里已經有了一副算盤了。但問題是,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更始帝那邊,派來了一個人,這個人叫謝躬。
更始帝之所以派謝躬過來,其實就是來摘果子的。本來更始帝派劉秀北上,其實是想給他挖坑,想要坑死劉秀。但沒想到的是,劉秀此時卻打開了局面,而且還拿到了兩個郡的控制權。這樣一來,更始帝自然接受不了,所以就把謝躬給派來了。
而謝躬出現之后,劉秀顯然也十分頭疼。如果要讓他把自己的勝利果實,就這麼交出去,劉秀肯定不愿意。但同時,謝躬又帶著劉玄的任命,劉秀當時不聽話有不行。
交權,必死無疑;不交權,同樣必死無疑。
這個問題,看似是無解了。
但此時的劉秀,卻依然找到了解決方法。
他想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叫劉楊。
和劉秀一樣,劉楊也是老劉家的宗室后裔。不過在這個時候,劉楊并不是更始政權的人,而是邯鄲那邊的人。而且,在邯鄲方面,劉楊屬于是大股東的存在,他麾下有十多萬人!
而接下來,劉秀就開始了一個最神奇的操作。他派人找到了劉楊,然后經過一番很復雜的說服工作,最后竟然真的說服了劉楊,脫離邯鄲方面,改投劉秀這邊。
當然,作為交換,劉秀得娶劉楊的外甥女,郭圣通。
這件事發生的時候,距離劉秀娶陰麗華,其實只過了半年時間。可是此時對于劉秀來說,除了娶郭圣通之外,好像也沒有其他選擇了。所以最后,劉秀只能接受了這個交易,娶了郭圣通。而後來,東漢開國之后,郭圣通也成了東漢的開國皇后。
但同時,因為劉秀更愛的,還是陰麗華。所以後來,劉秀又不得不廢了郭圣通,這也成了劉秀一生當中,唯一的一個污點。
當然,即便如此,這樁婚事也讓劉秀這邊實力大漲。劉楊的支持,對此時的劉秀來說,意義其實是決定性的。一方面,有了劉楊的支持,就算謝躬想要摘果子,也沒這個能力,因為他不可能接收劉楊的軍隊。另一方面,劉楊支持劉秀之后,邯鄲那邊的力量,瞬間就衰弱了,一下子少了十幾萬大軍!
所以接下來,在劉楊的支持下,再加上之前劉秀招募的兩個郡,劉秀終于有了和邯鄲方面開戰的底氣。最終,劉秀在巨鹿旁邊的南欒,徹底擊敗了邯鄲方面的主力,一戰成功。
至此,第二回合結束。到了第二回合結束的時候,整個邯鄲地區,已經被劉秀徹底控制住。而且和之前幾塊地盤不一樣,這里是劉秀親手打下來的,控制力更強。
而接下來,第三回合,則是叫做自立一方。
拿下了幾塊地盤之后,此時的劉秀,其實已經有了自立一方的本錢。但問題是,此時在劉秀麾下,還有很多更始帝派來的官員。一旦劉秀忽然宣布獨立,他們肯定會造反。
就在這個時候,當劉秀還沒出手之前,那位更始帝劉玄,首先出手了。眼見劉秀打下了邯鄲,越來越脫離自己的控制。劉玄此時直接下令,讓劉秀回長安受賞,然后把所有軍隊,都交給謝躬指揮。
對此,劉秀自然不可能接受。但是如何擺脫謝躬這幫人,徹底獨立,也成了一個問題。所以接下來,劉秀就開始給謝躬使壞了。
對于謝躬這個人,劉秀其實還是很佩服的,因為謝躬能力確實很強。所以在攻略邯鄲期間,劉秀曾經想過要招攬謝躬,但可惜被謝躬拒絕了。
而拿下邯鄲之后,劉秀也曾經想過要暗殺謝躬,但結果,因為謝躬防備心一直很強,所以他也沒找到機會。
就這樣,拿下邯鄲之后,謝躬獨自帶著麾下幾萬大軍,退到了鄴城一帶。在鄴城這里,劉秀一點影響力都沒有。此時的謝躬,已經成了隨時懸在劉秀頭上的一把劍。
所以在這之后,既然招攬和暗殺都搞不定,劉秀就只能在戰場上使壞了。當時黃河以北,其實還有其他多支起義軍。所以接下來,劉秀就把主意打到了一支叫尤來的起義軍。
劉秀先是和謝躬約定,一起進攻尤來,結果開戰之后,劉秀只是努力把尤來往謝躬那邊趕。
最終,尤來和謝躬兩敗俱傷,而且謝躬為了擊敗尤來軍,只能出城迎敵。這樣一來,鄴城內部就極為空虛。在這之后,劉秀直接派軍隊,一舉拿下了鄴城。然后等到謝躬和尤來兩敗俱傷之后,順手干掉了謝躬。
就這樣,隨著謝躬戰死,劉秀順手收編了他麾下所有的軍隊。自此之后,在整個黃河以北,更始帝就再也沒法制衡劉秀了。同時,在對謝躬下手的同時,劉秀還通知其他地方,將更始帝派來的官員,直接處死。
就這樣,經過一番清洗之后,劉秀順利獨立,徹底擺脫了更始帝的控制。
而再之后,第四個回合,則是叫做統一河北!
干掉了謝躬之后,此時的劉秀,已經是黃河以北最大的一股勢力了。但同時,當時在黃河以北,還有其他強大的農民起義軍。
所以接下來,劉秀的任務,就是解決和收編這些起義軍。
打垮謝躬之后,劉秀手上大概有十個郡左右的地盤。而相對來說,當時其他雜亂的起義軍,其實地盤更多,而且擁有幾十萬軍隊,實力其實比劉秀更強。
但問題是,這些起義軍,始終沒有統一,內部派系極多。而且最關鍵的是,他們內部沒有太會打仗的。在劉秀面前,根本就不是對手。
所以接下來,當劉秀開始對付這些起義軍的時候,基本上就是降維打擊。在正史上,劉秀擊潰這些農民軍,甚至都沒有一個能稱得上是戰役的大戰。
在針對這些農民軍的時候,劉秀只是在清陽縣一帶,和這些起義軍的主力對峙了一個月。等到一個月之后,等到起義軍糧草耗盡之后,劉秀很輕松的徹底擊敗了他們。
而擊敗了這些起義軍之后,劉秀第一時間收編了他們。所以接下來,在極短時間內,劉秀麾下的軍隊,暴漲數十萬!
到了這個時候,隨著劉秀收編幾支起義軍,整個黃河以北的區域,基本上已經全是劉秀的地盤了。與此同時,因為之前擊敗的起義軍,多半都被稱作銅馬軍。所以在這之后,劉秀也被很多人稱作‘銅馬帝’。
此時的劉秀,已經有稱帝的資格了。
與此同時,在第四個回合里,其實還有另一條隱線。在劉秀攻略起義軍的時候,為了防止關中地區的更始政權,或者其他政權,從西邊偷襲他。所以在這期間,劉秀派鄧禹單獨領了一支軍隊,負責西邊的戰斗。
因為鄧禹的出色表現,在這期間,西線一直沒什麼壓力,所以劉秀這期間才能順利收編銅馬軍。
而接下來,就是第五個回合,也就是劉秀稱帝了。
收服銅馬軍之后,劉秀已經有了稱帝的資格。但問題是,此時劉秀如果稱帝,名不正言不順,后世也會說他背叛的更始帝。對于這件事,劉秀始終沒想好該怎麼解決。
但就在這個時候,劉秀的另一個室友,突然站了出來,替劉秀解決了問題。
之前劉秀一共有三個室友,其中鄧禹最早追隨劉秀,這時候已經替劉秀獨當一面了。而就在劉秀頭疼如何稱帝的時候,劉秀的另一個室友,強華,突然拿著一個《赤伏符》的東西,前來面見劉秀。
所謂的《赤伏符》,其實就是一個預言之類的東西。這個《赤伏符》上面說,劉秀當為天子。也就是說,如果這個預言是真的,劉秀其實就是天命所歸,他就應該做皇帝!
強華的出現,直接從根本上,解決了劉秀皇位合法性的問題。
在強華出現之前,如果劉秀強行稱帝,那叫叛逆!因為他的頭上,還有一個更始帝劉玄。可是當強華出現之后,這叫順應天命。
不得不說,有時候多幾個好室友,還是挺重要的。
就這樣,公元25年8月5日,在麾下部將的擁立下,又經過了強華的正名,劉秀終于在千秋亭舉行了盛大的登基儀式,正式稱帝!
這就是劉秀稱帝的整個過程。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